王畤拿著玉米棒子,看著金黃的,上面密集的排著飽滿的顆粒。他掂了掂,這一穗玉米,起碼有半斤。
他聽到吳歡說畝產有5,6擔,他是不信的,當初送紅薯紫薯的時候,也說是10來擔一畝,結果呢五六十擔的還是正常的,高產的居然有80多擔。
吳歡:“這玉米在你們那里只能種一季,所以產量不會很高。不過,可以和這個套種,這個土豆!”
王畤隨著吳歡指的方向看去,一個奇形怪狀的類似紅薯的疙瘩,只是紅薯是紅色的,而這東西是土黃色的,略微帶青色。
王畤拿起土豆,打量了一下問道:“這也是和紅薯一類的東西”
吳歡點點頭說道:“兩樣差不多,收成也差不多,只是這土豆更不怕凍,冷點的地方也可以種。”
王畤接過土豆,打量一番問道:“這產量也是10擔以上?”
吳歡點點頭:“這就有點不好,出芽了,這東西就有毒,人吃了會死。不過,紅薯不要能當糧食,這個可以,扛餓。”
王畤:“哦?發芽了還是毒死人?”
吳歡搖搖頭說道:“是的,只要不吃發芽的就沒有事情。”
王畤放下土豆,長長的嘆了口氣:“燕郡王,你為什么對我王家如此的好?”
吳歡也嘆了口氣說道:“如果當初沒有遇見老師,我也不會有今天。”
王畤:“居我所知,起潤并沒有教你什么,反而是你一路上保護他的家眷。不過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對他們的好,我理解。但對王家…”
吳歡:“其一,我在灤州,上萬下屬沒有御寒的衣物,是你低價出售棉花給我,要知道那時候的白疊布可是一個好價格,后面成全我和師妹,又派人來幫助我!東珠,給我買物資,這樁樁件件,我吳歡怎能忘記你王家?
其二,我沈陽孤垂北國,在朝廷里需要有人幫我們說話。其三,王家終究是我老師的王家!家主你明白了吧!”
王畤隨著吳歡的話,回想這兩年的事情,發現和吳歡的關系真的密切。又聽到后面的兩條,現在的王家,并沒有新朝得勢,不過這是暫時的,隨著國家的穩定。國家就不得不依靠自己這些世家門閥開控制天下。
王畤想到這里,心中也就了然了,這就是利益同盟。
不過,李淵已經暗示自己,王家一定要和沈陽疏遠。他自然不愿意拋棄沈陽的利益,也不愿意拋棄李唐的利益。
他沒有得到一方的利益絕對壓倒另一方前,王家是不會作任何決定的。當然,在這之前,雙方給的利益,他也不會拒絕,這是自己的賣身錢沒有理由拒絕。
王畤想想說:“那恭敬不如從命!我們兩家多走動走動。”
吳歡送走王畤,把崔家,盧家人叫來,把花生和向日葵,南瓜,豆薯分別分于兩家。
這是考慮到,崔家,盧家都在大平原上,糧食都不缺,所以吳歡選擇這些經濟作物給兩家。
向日葵,花生是經濟作物,這無可非議,但這南瓜和豆薯怎么也是經濟作物?
南瓜是蔬菜,這當然不錯,但這時候沒有經過馴化的南瓜,瓤薄而子多,所以炒南瓜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豆薯,則是另一種用途,上面的豆子是有劇毒的,雖然不能食用,卻是非常好的殺蟲劑,在這個沒有殺蟲劑的時代里,這豆子就是搖錢樹之一。
吳歡本來想留著自己發展,但想到自己的能使用的耕地很少,種糧食都不大夠,而且過于寒冷,不太適合豆薯生長。讓崔盧兩家種植的,豆薯上面這豆子收購回來就是。
處理好這些的時候,橡膠樹種子,輕木種子都要送往海南島,嶺南,以后橡膠的使用是一個天文數字,光光靠美洲野生的橡膠樹,是無法支撐沈陽的需求。
好在海南島已經交接,已經是吳歡的領地,想種什么,怎么種都他自己決定。
不過海南島并不是只有漢人,還有那些住在高山之眾的黎人。這些黎人生性野蠻,好勇斗狠,不服王化。他們在王朝更迭無暇管理的時候,也是最猖獗的時候,他們下山殺人竊掠,成為一方危害。
在馮盎接手嶺南,狠手收拾一頓黎人之后,黎人又退回山里。
吳歡看著手中的文件,這黎人和被自己同化的高句麗,契丹人,奚人不一樣。這些黎人排外,團體意識非常的強,同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對于這樣的民族,只有慢慢分化同化,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成功的。
當然,吳歡也可以使用次暴烈手段和暴烈手段,解決掉黎人這個難題。
次暴烈手段是遷界移居,把黎人從山里遷出來,移到南洋,和當地的土著爭地盤,這樣黎人因為人生地不熟,沒有補給而依靠自己。
或者干脆運回沈陽,打散分散到各個地方,讓他們成不了氣候。
至于暴烈手段,吳歡從來沒有想過,因為那是滅族。
次暴烈手段和暴烈暴烈依靠的都是武力。吳歡現在美洲大規模的駐軍,使他的兵力捉襟見肘,所以他對海南島只在縣城里部署了軍隊,還有就是種植橡膠樹和輕木的農墾場布置少量軍隊。
高雅賢敲響吳歡的辦公室大門,這是他擔任執政以來,第一次敲響這個辦公室大門。
不是說沒有大事發生,而是高雅賢的手腕高明,至少比王朔高上不少,特別是民政方面。
吳歡當初也奇怪,按理說,高雅賢擔任執政,應該軍政比較突出,民政一般般的。誰知道他處理民政起來,比王朔更加的有手腕,有溫度。
吳歡沒有問為什么,想也想明白了,高雅賢在叛亂之前,不過是一個一般地主的子弟,他了解民間的疾苦,也知道百姓需要什么。
而王朔則長期依附在王家這顆大樹上,他所思所想的,都是怎么讓主人賞識,或者是主人愉悅,根本就不會去想,百姓需要什么。這也是吳歡發現王朔不再可靠的時候,立刻拋棄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