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牢之是東晉末期的北府軍一個重要人物,在淝水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惜最后在歷史上,走的非常窩囊。每每讀史至此,筆者常扼腕嘆息。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門閥政治時代。
門閥政治,說到底,就是君弱臣強,跟東周時期相比,非常的相似,這種統一,只是名義上的統一,與之相對的,便是“中央集權”。
一個王朝初興的時候,創始者往往擁有極大的威望,這個時候文臣武將相互平衡,國力強盛。但當和平到來,治理國家(內政)所投入的精力便會大過對外擴張(外交),對應的,就是文臣在朝堂上的勢力壓過武將。從光武建立后漢開始,就埋下了這種隱患。劉秀能在西漢末的爭鋒中獲勝,是因為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這種支持是要有回報的。反映在政治上,朝廷以經取士,導致世家占據朝堂,出現了弘農楊氏、汝南袁氏這樣的名門,皇帝慢慢被架空。這種情況延續到三國,兩晉,一直到唐朝初。李唐王朝為了限制這種情況,出臺了限制世家相互婚姻的政策,以期削弱世家的影響。真正解決門閥問題的,是封建時代的高考——科舉制度。正是科舉制度為寒門學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那些傳承幾百年的世家才漸漸沒落,退出歷史舞臺。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國家的概念并不被人們認同。所謂的忠誠,就是取決于端誰給的飯碗。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家推崇的“關公”,這個被三國演義神化了的人物。劉備、關公等人以漢室忠臣自居,其實并未有為朝廷、為天子效忠的想法,關公的忠,是對劉備的。當然這并不是說關公不忠,而是這個“忠”,是當時大家普遍的認同的。
現在說劉牢之。
劉牢之是猛將,這個不容置疑。淝水之戰讓劉牢之攢夠了軍功和威望,謝玄也是通過劉牢之來控制北府兵的。謝氏之后,北方兵的實際掌控者是劉牢之,所以王恭要對司馬元顯有所行動,也只能依賴劉牢之。
但是劉牢之最大的標簽卻是“一人而三反”。說的是劉牢之先后反王恭、反司馬元顯、反桓玄。
王恭出兵攻擊執政的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這是以臣伐君,妥妥的叛逆。但是劉牢之投了司馬元顯就是不忠,這種不忠不是敵人硬加給他的,劉牢之自己的黨羽(參軍劉襲)就是這么認為的。要知道劉牢之可不是王恭的家臣,他在淝水之戰之后便就被封為龍驤將軍,朝廷官員。
不要小看這種武將依附門閥的觀念,這種觀念使得劉牢之在占據軍事優勢的時候,依然不敢更進一步,而是選擇了投向桓玄;因為他覺得自己取代不了世家門閥的地位。這也是劉牢之失敗的根本原因。劉牢之的繼任者劉裕,吸取了他的這種失敗的教訓,意志堅定,終于代晉成功。但是等劉裕取代了司馬氏,北方的亂局他已經收拾不了了,這才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是劉牢之做這件事呢?
再說說劉牢之的其他缺點。
一是軍紀敗壞。劉牢之出身將門,掌管的是流民組成的軍隊。這樣的軍隊作戰勇敢,但是軍紀敗壞也是其缺點。比較典型的,一個便是鄴城之戰,劉牢之的北府兵因哄搶輜重,被慕容垂所破,這是劉牢之在軍事上少見的大敗。還有便是平孫恩的時候,劉牢之的部下因為哄搶財寶而放跑了孫恩,使得孫恩勢力能夠再次為禍,直到被劉裕所滅。
二是劉牢之沒有根據地的意識,自始至終,他關心的都是權勢變化。說到底,他做的只是一群軍頭的盟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