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顫顫巍巍的朝著前面走了兩步,因為身體原因,他差點一個趔趄摔倒,可隨后,他倔強的站穩了。
這一下,讓他的面色更加難看了,看起來,他隨時都會倒下一樣。
他站穩后,抬頭望著門外的天空,回想起自己的一生。
孫大儒這一輩子走來,得到了兩朝天子的青睞,并且能成為三朝元老,如今,就算是他對當今的楚皇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可楚皇依舊不敢對他說什么或者做什么。
這樣的人,肯定是給大楚皇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要不然,誰會給他這樣尊崇的待遇?所以,他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值得了。
天家對于自己的賞識與青睞,他用了自己的一輩子去回報,他覺得自己已經答謝了前兩任天子的知遇之恩,可唯獨這一任皇上出了這么個幺蛾子,變得人不人魔不魔的。
可他不怪當今楚皇,他怪自己,怪如今的滿朝文武,如果在當初,他們能將楚皇心中的魔念就給消滅的話,如今的楚皇也不會做出這一系列讓天下之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所以,他想在自己離開之前再為大楚皇朝和當今楚皇做些自己最后能做到的事。
想到這里,眾人看到孫大儒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隨后,他的面色逐漸恢復了紅潤,眼中再次冒出精光,隨后他看起來風一吹都能倒下去的身體,再次變得挺拔起來。
眾人知道,這是回光返照,他們什么也不敢說,只是用尊敬的目光看著這個值得他們尊敬的老人,看著他逐漸走向那一步。
孫大儒的幾個女兒和孫女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流出了淚水,可隨后卻被當代家主說:“父親這一生走來,不容易,我們應當讓他笑著離去,給我將眼淚收起來。”
她們聽到命令后,一個個強忍著淚水,露出了笑容,可臉上的淚水卻依舊流著。
隨后,孫大儒從扶著自己之人的手中把自己的手臂抽了出來,他自己走到了庭院當中,眾人緊跟在他的身后。
孫大儒來到庭院當中,從自己胸口拿出自己的正氣之劍,他用手輕輕的撫摸了一下它說:“老伙計,我們該走了。”
正氣之劍似乎是聽懂了他的意思,發出陣陣嗡鳴聲回應著孫大儒。
隨后,孫大儒將自己渾身上下所有的浩然正氣注入到正氣之劍當中。
正氣之劍得到浩然正氣的滋潤,光芒大盛,正氣之劍上的光芒似乎直通天地一般,將天地給連通了。
眾人不知道孫大儒要做什么,但他們也只能看著。
隨后孫大儒開口說:“吾,乃大楚皇朝大儒孫齊正,吾這一生,匆匆百十來載,在朝為官七十五載,這七十五載來,上對得起天地,下對得起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今日,以吾孫齊正之名,燃吾之心血,吾在此向蒼天祈求,望上天能佑我大楚皇朝國運昌隆,一切災難都能安然度過,吾不勝感激,為表達吾對于天地的感激,以吾之魂,祭天地,慰蒼生。”
孫大儒用盡全身氣力說完這段話,只見他的身上冒出火焰,孫大儒真的就這么燃燒了起來。
一旁他的子女、孫子孫女還有吏部的一眾官員瞪大了眼睛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一個吏部的官員看到這一幕后說:“這…這是…孫大儒居然用自己的身體與靈魂去祭祀蒼天?”
他們都沒有想到,一個人居然為了自己的皇朝做到這一步,居然不惜燃燒自己的一切去祈求,祈求自己的皇朝能夠國運昌隆,祈求自己皇朝的百姓能夠平安。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大儒,為了社稷與黎民,能做到這一步,這得需要多大的氣度和錚錚鐵骨?這才是我等讀書人的楷模,這才是皇朝的脊梁。”
人族大地有一個傳說,那就是一個人如果以這種祭祀的方法將自己祭祀了,那么,這個人將會從輪回中消失,從此,真的就徹底消失了,因為,他永遠都不會出現在輪回當中。
當然,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這樣子祭祀的,得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這個人必須是大儒或者大儒之上的人,還有一個是這個人必須一輩子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天地,下對得起社稷黎民,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一個吏部的人開口說:“起風了!”
孫大儒的身軀在烈火之中燃燒著,天地間不知從何處刮來了一陣大風,吹著人的衣袍獵獵作響。
隨后,孫大儒的后輩們齊齊跪了下來,對著孫大儒燃燒的身軀磕起了頭。
隨后,孫府的當代家主開口說:“我等后輩子孫恭送先人,請先人一路走好,后輩不肖子孫定會按照先人的吩咐走下去的。”
吏部的一眾官員也不由自主的對著孫大儒燃燒的身軀跪了下來,平日里,他們見到天子都沒有跪過的人,卻對著孫大儒跪了下來。
因為,這樣的人值得他們去跪,值得他們將其記在心里,試問大楚皇朝的眾人,有誰能做到孫大儒如此?
“我等吏部官員,恭送孫大儒,孫大儒一路走好。”
眾人看著孫大儒的身軀在火海中逐漸模糊,他們心中百味雜陳,眼中的淚水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最后,孫大儒的身軀總算是燃燒完了,他的骨灰被大風帶走了,帶到了大楚皇朝的各地。
這個可敬的老人最后連骨灰都沒有留下,就這么消失在了眾人的眼前。
這才是真正的無私之人,這才是一個給時代照亮前進之路的人。
“請孫大儒放心,本官日后定會痛改前非,做一個真正合格的吏部官員。”
吏部的眾人聽到自己的頂頭上司都這么說了,也只好跟著說了幾句話,至于有多少人是真心說的,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清楚。
孫府的當代家主起身,對著吏部的官員說:“諸位大人今日前來看望家父,我代家父感謝諸位大人,只不過家父如今已經走了,我們孫府要開始忙著籌辦喪事了,就不留諸位大人了。”
“好,明日,我等會再次前來,一同為孫大儒送行。”
“那就多謝諸位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