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憲覺得,目前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趁著金國還沒有徹底失去草原上的牧場的時候,趁著金國境內馬匹還算充足的時候,趕快大量收購馬匹。
一旦等到蒙金戰爭爆發,金國將會失去草原的馬場和那里數十萬匹馬,到那時,就連金國朝廷都缺馬,民間就更不用說了。
在最缺馬的時候,金國皇帝用官爵換馬,都只換來了一千多匹馬。
雖然陳憲并不希望,有朝一日和被傳說的神乎其神的蒙古鐵騎對抗,但戰爭這事情,不是你不想就能不不發生的。
既然未來陳憲最大的威脅是蒙古鐵騎,那他就要做好和蒙古鐵騎對抗的一切軍事準備,哪怕用不上,也比到時候沒得用要好上百倍。
要對付一支純騎兵,光有步兵,哪怕這支步兵多強大都不行,因為再強大的步兵在面對騎兵時,最多也只能保持不敗,沒有追擊的能力,就沒有收獲勝利果實的能力。
對于騎兵來說,和步兵的戰斗中就算不利,也能輕松脫離,再重整旗鼓。
一支以步兵為主的部隊,要徹底打敗一支純騎兵部隊,就必須有一支能夠出擊收割勝利果實的騎兵部隊,以陳憲此時的三四百騎兵的規模,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要建立騎兵,對于陳憲來說,戰馬比人更重要。
所以,陳憲打算要不顧一切的收購馬匹。
但要收購和養活馬匹,就需要大量的財富。
陳憲沒有銅錢,就算有,他也會優先用來鑄造大炮,而盤算手里的東西,肥皂屬于奢侈品,大量生產,只會跌價,火藥的市場還沒有打開,而且這東西的產量受到硝的產量限制,也沒辦法通過爆產量換來大量財富。
而陳憲手中唯一有著極大潛力可以挖掘的產品就只剩下鐵器,更準確說就是兵器、盔甲,這個時代的軍火生意。
目前,金國朝廷正日益清晰的感受到了來自草原的壓力,完顏承濤被召回,被派往北方防線,就源于此,今天的金朝雖然腐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金國朝內也不會沒有有識之士,這個國家銹跡斑斑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緩緩轉動。
如果這時候能打通和金國朝廷的貿易通道,那么用優質盔甲換取戰馬,應該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渠道…陳憲相信,只要肯找,肯鉆,總會有的。
經過這幾年的積累,陳憲已經培養出了數千人的熟練工人,只要有足夠的鐵料供應,有足夠的水力鍛錘,生產足夠的軋鐵機,陳憲就能以這個時代人瞠目結舌的效率組織生產扎甲。
但要敞開生產扎甲,陳憲還需要做一些準備,比如修建更多的水力工場,復制更多的扎鐵機。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鐵料。
這個時代的豎爐煉鐵,一爐下來只能練一兩千斤生鐵,全部抄成熟鐵,也不過千斤左右,折疊鍛打再浪費一些,最終能做鐵甲的都不足八百斤,一身甲騎的重甲動輒五六十斤,一爐鐵下來只能鍛甲十幾副。
這個時代的豎爐煉鐵,并不能持續生產,往往是建一個爐子,只能出一爐鐵,從建爐,到出鐵,再到抄鐵,下來往往要十多天時間,以陳憲的水力工廠的效率,怕是要幾十上百個爐子才能供應的過來,更不要說陳憲還打算進一步擴大水力工場的數量和規模。
一個豎爐和抄鐵爐,至少需要十幾個人伺候,一百個就需要上千人的煉鐵工人。
霍家的鐵場攏共也只有兩百多號人,別說人不夠,就算是夠了,陳憲也不會把人力都浪費在這上面。
所以,陳憲必須對現有的煉鐵技術進行改進,才能將他水力工廠的優勢發揮出來。
在改進煉鐵技術的同時,陳憲也對采礦技術進行了一些改進。
宋代開采鐵礦銅礦,多采用水火法,也就是先用火燒,然后用冷水猛激,冷熱突變之下,礦石就會因為熱脹冷縮而自動開裂。
陳憲嘗試著將黑火藥用在開采中,大幅度加快了采礦的速度。
只是用火藥開礦,危險性極高,陳憲親自監督觀察,大半個月時間,制定了一套安全規則,比如放炮前的情場和點名等制度,并派兵監管礦場,用罰款和皮鞭來讓礦工牢記安全守則。
可惜陳憲畢竟不是神仙,他制定的安全守則其實錯誤百出,火藥開礦還是發生了災難。
但陳憲不可能因為災難就停止用黑火藥開礦,他只能用“這就是時代進步的代價,這樣蹩腳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他只能在每一次事故和災難之后,將每一次血的教訓都寫進安全守則中去…
火藥運用在采礦中之后,如何將炸出來的礦石運出礦坑就又成了問題。
這個時代開礦,大都是露天礦坑,要靠人將礦石從礦坑底部背上來,不但慢而且危險,松散陡峭的坑壁常常摔傷礦工。
陳憲讓人制作了木軌礦車,用絞盤繩索牽拉,一下子加快了礦石運輸速度,采礦方面的瓶頸算是解決了。
煉鐵技術的改進卻并不順利。
陳憲打算用那位網絡寫手手機資料里的簡單的現代高爐資料在這個時代復原出能夠連續生產的高爐。
原本陳憲覺得這沒什么難的,他又不是要復原那種十多米高的大型高爐,只是打算復原三米左右高的土高爐,只要能達到連續生產就行了。
但當他開始試驗之后,發現問題一個接一個。
首先是高爐內部的耐火材料。
這個時代的一次性豎爐,只用一次,只需要將爐壁修厚一點,就算內部被燒融了,只要外層撐得住,就沒關系,但要建設能夠連續使用,內部填料能夠流動的現代高爐,爐子內部就必須有高強度的耐火材料來支撐填料的流動。
為了制造耐火磚,陳憲動用了楊妙真娘家的關系,派人去平度鎮尋找石墨。
此時楊妙真的哥哥楊安國正在萊州擔任刺史和防御史,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
萊州距離平度鎮不遠,為了使楊安國用心尋找,陳憲答應楊安國,如果能找到石墨,就以三十斤一幅甲的價格跟他交換。
陳憲在給楊安國的信中非常詳細的介紹了石墨的性狀,以便于尋找。
好在平度的石墨儲量極大,埋藏很淺,有不少地方都有露天礦,而且石墨的性狀又比較特殊,所以楊安國第一次送來的楊品中就有真正的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