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騎具裝,也就是人馬都披甲的重騎兵,本就是專門用來對付列陣而戰的重裝步兵的。
在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奪取了北中國地區,并獲得了大量的漢人人口,這其中自然有著大量的工匠。
他們由此獲得了強大的生產能力,在和南方政權的戰爭中,為了發揮自身騎兵對南方步兵的優勢,這些政權都不約而同的,發展出強大的裝甲騎兵,也就是甲騎具裝。
南北朝時期的甲騎具裝在隋朝發展到了巔峰,但在隋之后的唐朝,甲騎具裝卻消失了。
難道更強大的唐朝養不起甲騎具裝?當然不是,是因為唐朝人的敵人變了,變成了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昂貴但笨重的甲騎具裝,根本追不上游牧民族的輕騎兵,在草原戰爭中毫無用處,自然就被淘汰了,取代他們的是快速重騎兵,也就是人披甲,而馬不披甲的重騎兵。
在漢人和北方草原上的游牧名族的戰爭中,漢人軍隊中的騎兵很難成為主角,因為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漢人生產騎兵的代價要遠遠大于游牧名族,所以在這兩者的戰爭中,漢人騎兵大多數時候都只能是配角。
就拿唐朝對抗游牧民族的通常戰法來說,都是以步兵抗住對方騎兵的進攻,在防守中依靠步射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等到對方承受不了傷亡而退卻的時候,再派出近戰騎兵對對方進行追殺,以擴大戰果。
所以,當敵人是草原騎兵的時候,己方騎兵的裝甲就不在是最重要的方面,速度才是。
只有當敵人是精銳重裝步兵的時候,騎兵的防護才會超過速度成為最重要的方面。
陳憲建立自己的突騎兵,定位其實和唐朝騎兵差不多,并不完全依靠它打敗敵人,而是要依靠它追殺敵人,擴大戰果。
就比如金軍和宋軍的戰爭,宋朝軍隊有著堅固的盔甲,數量高達六成的弓弩投射部隊,如果以輕騎兵去對付這樣的軍隊,基本和送死無異,所以遼金時代的北方軍隊才會最終發展出鐵浮屠這種終極重騎兵。
陳憲這些觀點在現代來說,并不新鮮,許多對古代軍事有興趣的人都知道,但放在這個時代,這種從宏觀角度去分析軍事技術的方式無疑是極為震撼的。
楊妙真看著眼前這個相貌堂堂眼神深邃的男人,說著振聾發聵的言論,想到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夫君,眼中差點就冒出星星來。
最終楊妙真成功的被陳憲說服。
她也沒問為什么陳憲會將主要假想敵放在北方游牧民族身上,她以為陳憲和他哥哥一樣,做著反金的打算。
除了以步兵方陣和快速重騎兵配合的方式,陳憲心中還有另外一個對付草原騎兵的方案,那就是后世的后金八旗軍的作戰方式。
后金八旗的作戰方式很有意思。
死兵在前,銳兵在后這兩句話可能很多喜歡看歷史的人都知道,但死兵是什么樣子,銳兵是什么樣子,有些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很多人都以為,八旗的死兵就是重甲步兵,銳兵就是投射輕步兵。
實際上,八旗的死兵和銳兵分野并不明顯,死兵肯定是重甲步兵,但他們和普通重甲步兵并不完全一樣,因為八旗的死兵也會配備弓箭,而且他的射術并不比所謂的銳兵差。
八旗的銳兵肯定不是傳統意義上輕步兵,他們一點也不輕,因為八旗的銳兵也披甲,只是相對于死兵普遍身穿鎖甲和棉甲(內襯鐵甲)兩層甲來說,稍微輕一些罷了。
八旗的銳兵也是穿著厚實的綿甲的。
除了穿甲,八旗銳兵還會配備虎槍或者關東大掃子之類的中長兵器,他們并不是單純的投射步兵。
除了死兵和銳兵,八旗軍在作戰時還會以最精銳的巴牙喇在后方督戰和作為預備兵。
無論是死兵,還是銳兵,或者巴牙喇,所有的八旗兵都裝備著弓箭,而且都是弓力極大的硬弓。
當你和八旗軍作戰是,你會發現,遠戰時,你的敵人全都可以當精銳弓箭手使用,近戰肉搏時,你的敵人全都是近戰肉搏兵,他們騎上馬,還都能當不錯的騎兵使用!
八旗軍和明軍作戰時,經常會整隊突進到距離明軍二十米左右遠的地方,然后突然停下腳步,全軍一起向明軍陣地開弓攢射,這時候,八旗軍的軍隊會形成一個大概十排的軍陣,前三四排為重甲死兵,他們稍微錯開后,就會對著前方的明軍面們進行精準的直射,而后面六七排的銳兵會比死兵落后十幾米,利用這個空隙,對明軍陣地進行小角度的拋射。
前后十余排,一起射擊,形成的投射密度是非常可怕的,而且因為將隊伍突進到距離敵人只有二十米左右的距離,哪怕是最后一排的銳兵,距離目標也只有五六十米,而這正是八旗所用的長梢弓使用重箭射擊的最佳射程!
明軍因為裝備有大量的火器,而火器無法拋射,為了發揮所有火器的威力,他們不得不排出一個比較寬大的橫面。
八旗軍會在其寬大橫面上,選擇一點或者多點,集中兵力進行攻擊。
明朝時代的落后的火器,產生的火力密度,自然是無法和十排八旗射手的投射密度相抗衡,一旦在對射中失敗,八旗軍就能將全員從投射步兵轉化為肉搏步兵,對混亂的明軍進行突擊,而一旦明軍的寬大橫排被一點,或者多點突破,他們就會被分成數段,八旗軍突破薄弱的明軍陣線之后,就能繞道他們的背后進行攻擊。
在薩爾滸之戰中,八旗軍就是靠這個辦法,打敗了杜松率領的明軍主力。
除了對付步兵,八旗軍人人都是強弓手的這個特點,在對付游牧奇兵時也具有很大的優勢。
游牧騎兵在對付步兵時,有一個用了一千多年的經典戰術,就是利用輕騎兵的速度優勢,在敵方軍陣一個方向環繞奔馳,在奔馳過程中,對準敵人軍陣某一個范圍集中覆蓋射擊,以攪亂該區域的步兵陣型,一旦敵人陣型動搖,他們就會投入沖擊騎兵,對該處進行突擊,進而撕開敵人的密集陣型。
而這種戰術最怕的就是大量密集的強弓硬弩。
為了保證騎射的威力,這種騷擾騎射一般都會在距離敵人軍陣五十米以內的范圍,而這個距離也是八旗長梢弓的最佳射程內。
想想看,當草原騎兵用他們的經典戰術去騎射八旗軍陣的時候,卻發現敵人向他們射來的箭雨比他們射去的還要密集數倍,這仗還怎么打?
再加上八旗軍馬步皆宜,機動力不比草原騎兵差,對付草原騎兵自然是無往不利。
所以后金軍遠征草原,次次都能大獲全勝。
當然了,明清時代的蒙古騎兵,和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騎兵不能相提并論,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騎兵更堅韌,更有紀律性,更有執行力。
但不管怎么說,八旗軍的組成和戰法,在戰術層面上,對草原騎兵是有著相當不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