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十五章?眾生相

  寢殿、書房、演武場、靈堂、花圃、靜室、乃至于一些暗門隱室…

  神魂似水,流來赴往。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反過來說,人也是會影響到他居住的環境的。

  如此細致地觀察這座宮殿,亦是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姜無棄。

  往日之明朗,今日之哀清,皆系于一人。

  一人,一世,一縷精氣神。

  姜望觀察得非常認真。像姜無棄這種以一步洞真為目標的絕世之人,對這個世界必然有他獨特的認知。這些認知未必能夠統一,但一定是值得了解學習的。

  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思內省。”

  進一步了解姜無棄的過程,也是一種啟發自我的過程。

  在紅妝鏡的幫助下,姜望幾乎沒有錯過什么細節。

  所看到的有價值的信息也不少,但可能跟雷貴妃遇刺案有關的信息,卻怎么都找不到。

  看著依舊在眼前忙碌的兩位青牌捕頭,姜望將一聲嘆息咽在心底。

  他明白還有一種可能——或許他已經看到了相應的線索,只是并不知道那跟雷貴妃遇刺案有關。

  畢竟對于元鳳三十八年的那一場大案,他所知也只是只言片語。

  牽涉到誰,當年誰的嫌疑最大,最后為何成為懸案…一概不知。

  可能線索擺在面前都不認識,之前想的,還是有些天真了。

  畢竟術業有專攻,或許只能等林有邪或者鄭商鳴的搜查結果…

  姜望借助紅妝鏡漫無目的地胡亂掃視著,注意力忽然回轉,落在前殿的那座照壁上。

  那天馮顧送他離開的時候,就是停在這座照壁前,說了幾句話。那也是馮顧和他最后的交流。

  彼時馮顧問的第一句話是——“爵爺,您相信十一殿下嗎?”

  現在想來,那個問題是否有深意?

  他特意停下來的地方,會不會有什么隱藏的信息?

  馮顧既然在遺書里希望自己來監督案件的進程,按照常理來推斷,也應該給自己留了點什么線索才是…就像林有邪收到的那柄小刀。

  但姜望仔細回憶過很多遍,不曾有什么特別的發現。

  馮顧話里的確透露了他想要做點什么,但更具體的細節卻是一點都沒有提及。

  這座照壁姜望進出長生宮已經見過好幾次,照壁背面是一幅很精巧的畫,右側題名為“眾生相”。

  落款是“長生宮主”。

  姜無棄本人字畫詩書皆通,在宮中留下不少墨寶。姜望已是見過很多了,雖然知道很好,但實在地說,對于這些東西的鑒賞能力,暫時還只停留在拍掌叫好的層面。具體哪里好,也難能說出來…

  因而先時對照壁上的這幅畫,也只是隨意掠了一眼,并未在意。現在打起精神來細細觀察,不由得為之驚嘆。

  此圖上販夫走卒、王侯將相,千人千面,俱都栩栩如生。

  更兼雕欄畫棟,車水馬龍。有遠山黛影,靜水流深,花鳥碧樹,老叟頑童。

  細細究之,真是“一畫盡眾生”。

  也不僅僅是人們各司其職,在一些地方還發生了一些故事。

  嬉戲打鬧的,勾肩搭背的,迎來送往的…

  比如這幅壁畫的左下角,有一個穿著干凈得體的人,左手食指輕輕點著耳朵,右手指著身前桌面上的紙…很顯然他的聽力不便,正要求與人文字交流。

  而在他對面仰著頭侃侃而談的那人,穿著補丁衣服,兩眼無神,一只手還拄著盲杖,顯然是個視力有礙的…

  聾的與盲的交流,前者指手畫腳,后者滔滔不絕,真是奇也怪哉。

  比如有一位農夫擔糞在河岸上走,路過的人紛紛掩鼻。

  唯有一釣叟持竿不動,神態自若…很顯然他的鼻子壞了。

  因為這丟失的嗅覺,他失去了一些精彩,也避免了一些困擾。

  如是種種,不一而足。

  這樣一幅壁畫,越是細看,越覺妙不可言。

  真是無處不精彩,儼然是描盡了“人”,繪盡了“人生”。

  姜望這一路走來,見過波瀾壯闊,也見過清風漣漪,觀人頗多,識人不少。獨創人字劍,見眾生,演化眾生。

  超凡之后短短幾年,見識了很多人一生都不曾見識的精彩。

  但畢竟只有“幾年”。

從來不敢說這人字劍已經圓滿,更不敢說自己看盡世人  此時細察此畫,就像是經歷了一遍畫者的經歷,在畫者構筑的世界里,觀看了千百種人生…收獲頗豐。

  正在以秘法搜查每一本書里暗記的鄭商鳴,一驚之下猛然回頭,已是察覺到姜望身上那股恐怖的劍意,含而未露,已有摧山之威。

  他是早就知道姜望的實力強大的,也堅定認為姜青羊就是齊國第一天驕。

  畢竟趕馬山那一次交手的教訓足夠深刻。而后姜望更是一日千里,每一次戰績傳來,都幾乎令人失語,一步步打破傳說,創造歷史。

  但那些戰績畢竟遙遠。

  此刻就在他眼前,這人往門口那里一杵,站了個半天,劍術就有進益?

  這就是絕世天驕?

  前有姜無棄靠喝藥壓制自己修行進度,后有姜青羊站一會崗就悟劍。

  鄭商鳴看著手里拿的那本兵家典籍《點將九論,選兵八法》,忽然覺得人生索然無趣起來。

  若將天資比為兵將,只怕姜望姜無棄這些人,就是一論之將,自己可能在五論六論了…

  視線的重量瞬間觸及姜望,他不動聲色地收斂劍意,也暫時放開了對那幅《眾生相》的觀察,看了看鄭商鳴和同樣目露驚異的林有邪,輕聲問道:“找到線索了?”

  他險些分別傳音去問,好在狀態還清醒,沒釀成尷尬場面。

  鄭商鳴搖搖頭:“馮顧的死疑點重重,線索又很零散。雖然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卻也不能確定是否有用,還需要回去比對一下口供才能確定…林副使呢?”

  “跟你差不多。”林有邪淡聲道。

  鄭商鳴商量著問:“那咱們是先回去,還是繼續?”

  林有邪道:“先回吧,我驗驗那碗藥湯。”

  藥湯的查驗肯定只能在巡檢府里進行,林有邪說是自己驗,也不可能沒有其他人監督。故而鄭商鳴也不很在意,只小心將手里的兵家典籍放回遠處。

  “那我們先回去,明日再來。”他看著姜望:“姜大人是先回去,還是跟我們回巡檢府?你現在有權利檢查馮顧的尸體,以及調查相關卷宗,提審相關人員。”

  姜望看著這兩個人,完全無法判斷他們有沒有得到想要的線索…

  這倒也好,免生煩憂。

  “去巡檢府吧。”他說。

  馬車已經駛動,身后的宮門再次緊鎖。

  長生宮歸于冷寂。

  姜望仍在想著那塊照壁。

  這一座照壁的位置,距離長生宮大門已是不遠,且壁畫是姜無棄親筆所繪,當然能夠代表姜無棄的一些理念,或者說傾向。

  一筆盡眾生,當然很見格局。

  但這一幅“眾生相”,是“得見眾生、包容眾生”之意嗎?

  還是說“統治眾生,先識眾生”呢?

  那些王侯將相販夫走卒正在經歷的事情,是否代表了姜無棄對時局的看法?

  馮顧當時停步于此,是否有什么玄機?

  在這樣一幅千人千面的圖繪中,姜望默默回憶著,其中停步的那些人像,觀察他們在做什么,以期尋找有可能的聯系。

  這是細致且漫長的工作,難以分心。

  馬車停了下來。

  “到了。”鄭商鳴率先下車。

  林有邪緊隨其后。

  三個人各懷心事,并無交流。

  姜望跟在他們后面,再一次走進了北衙。

  這樣一個掌握了巨大權力的衙門,占地極廣,姜望來過好幾次,所見仍然單薄,心中未有北衙之全貌。

  今日還是第一次看到北衙監牢——

  一座鐵屋矗立在光禿禿的平地,四周都沒有旁的建筑,石板無遮無攔。鐵屋本身只是守衛核驗身份的地方,真正的監牢在地底。

  鄭商鳴自去提審長生宮那些侍女太監,林有邪則是先一步去查驗那碗藥湯了。

  姜望兩者都不跟,直往停尸房而去。

  北衙有專門的停尸房,就在北衙監牢不遠處…

  當然免不了會給人一些恐嚇的意味,好像牢中用過刑,就會直接拉停尸房里去似的。

  但其實這種事情還是比較少見的。

  北衙對于殺人有嚴格的審查程序,今日濫殺者,明日就是北衙牢中客。未令而殺人者,必受其責。

  與打更人所管轄的天牢相比,北衙的監牢可溫和得太多。

  像長生宮那些侍女太監被臨時關押在這里,也只是為了案件的隱秘,一旦結案,就可以出去,所以基本也不會受什么傷害。

  當然,北衙監牢內部亦是有不同級別,對應不同犯人。所謂“溫和”,也只是相對而言。

  如馮顧這等身份的死者,在北衙停尸房里自也算是級別頗高,獨享靜室。

  門口有專人看守,非得北衙印文不許出入。

  即便是姜望進去,也有一名北衙捕快隨行,默默杵在房間里,例行監督事宜。

  種種措施之下,要想在馮顧的尸體上做手腳,非常困難。想做完手腳還不被那些資深青牌發現,更幾無可能。

  孤零零的一座石棺,停在房間正中央。

  這種停靈石棺珍貴非常,自也不是誰都配用的。石棺本身刻有陣紋,不使尸體腐爛,最大程度上保留死時的狀態。

  所以姜望看到馮顧的時候,這具尸體還沒來得及發生什么變化。

  身上是赤裸的,有一些極細的刀痕,已是被青牌們檢查過不知多少遍了。

  姜望認得出來,有幾條是林有邪留下的。他親眼見過林有邪解剖尸體,認識她的獨特手法。

  輕輕閉上眼睛,再睜開時,左眼已經轉為赤紅。

  在乾陽之瞳的狀態下,檢查這具尸體,捕捉細節…

  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

  沒有找到脖頸勒痕之外的傷,也沒有找到誰動過手腳的痕跡。

  姜望本也沒指望自己能發現什么,檢查之后,又暗暗運用追思之術,想要看看能不能復刻一點馮顧的神魂氣息…

  但他是死得很徹底了,神魂散得干干凈凈,一點痕跡也沒剩下。

  看著馮顧死后仍然圓睜的眼睛,姜望在心里問道:“你知不知道,你想要的可能永遠也不會實現?”

  這個問題當然不會有答案。

  姜望收起乾陽之瞳,轉身離去。

  陪姜爵爺進來驗尸的青牌捕快,是一個約莫四十余歲的中年男子。

  看起來很是內斂可靠。

  從頭到尾,都一聲不吭。

  直等姜望出門后,才跟在后面,快步往外走。

  經過石棺的時候,平伸手掌,在馮顧尸體上方迅速掠過,手捏成拳頭,似是抓住了什么。緊跟姜望之后,踏出這間停尸房,順手將門帶上,掛了鎖。

  整個過程毫無煙火氣,行云流水般自然…

  應是不會被任何人發現的。

  他有這樣的自信。低調垂眸,一言不發。

  但他沒能看到的是…

  正在長廊中往外走的姜望,左手一翻,一支小巧的梳妝鏡,已經悄然收了回去。

  姜望用紅妝鏡覆蓋這間停尸房,本意是為了幫助自己尋找有可能的線索。自己看一遍,通過紅妝鏡再察看一遍。

  沒想到卻“看”到了這有趣的一幕。

  這個隨行監督的青牌捕快,是哪方的人?

  其人想做什么,已經做了什么?

  姜望不覺得那是北衙例行對尸體的檢查,如果只是檢查,沒必要做得那么隱秘,甚至也根本不該瞞著姜望這個前去驗尸的人。

  失去監督的檢查,本身亦是不公平的。

  姜望不動聲色地往外走。

  現在沒有必要揭穿,一則這種出來做事的,暴露后很容易被掐斷后續線索。二則哪怕是他以紅妝鏡觀察,也沒發現這人到底對馮顧的尸體做了什么。即使現在鬧起來,將這人抓住,興許也拿不住“贓”,反而打草驚蛇。

  倒不如等一等后續。

  照足規矩,在停尸房的負責人那里簽字畫押,確認自己來過停尸房,完成了對馮顧尸體的監察。

  然后才離開。

  從頭到尾,姜望沒有多看那名隨他進停尸房的捕快一眼,但心中已經牢牢記下這人的面容——

  眉粗,眸深,大鼻頭。

  眼睛看起來很溫和。但那只右手,絕對是撕碎過很多人的手。

  太舒展,而又太穩。

大熊貓文學    赤心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