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都在大肆報道“兩漠水庫東線工程順利通水”的新聞之際,一篇《嘉谷也開始崇洋媚外了》的報道橫空出世,奪走了不少熱度。
現在這個時代不同十多年前,大多數民眾每天能夠接觸到的媒體,數不勝數。如果不是能戳中民眾爽點或淚點的新聞,甚至不會引起一絲波瀾。
但是這篇關于嘉谷的報道,注定不會悄無聲息。
作為一家占據了民眾小半食譜的企業,嘉谷的一言一行經常被擱在了放大鏡下,只不過,以往幾乎都是正面形象。
而這一次從標題就透出濃濃的不友好氣息的報道,讓不少人“耳目一新”。
報道開頭對嘉谷培育的肉牛品種“三秦牛”極盡夸獎如果不看標題只看開頭,肯定以為又是對嘉谷吹的彩虹屁。
然而后面話語一轉,“遺憾的是,這樣的頂級牛肉,在國內注定是沒法享受得到的,因為迄今為止,‘三秦牛’只投放海外市場…”
報道中有當時嘉谷與沙特方簽約的新聞,還有中東美食評論家對三秦牛牛肉的極高評價:你們評判一份牛肉的時候,不能以它的國籍作為評判標準,你們要了解它的產地,以它的口感來判斷它的等級。關于中國三秦牛牛肉的評價,我想說,這毫無疑問是世界頂級的牛肉這不是我的夸張溢美,如果你們像我一樣,對中國三秦牛牛肉的了解再多一些,你們就會為之沉迷…
報道的最后,還用無比遺憾的語氣感慨:“曾經的嘉谷是反崇洋媚外的先鋒,現在的嘉谷,終究也選擇了向錢看…”
嘉谷,與“崇洋媚外”聯系在一起?
很多人是不信的。
外國人重金求嘉谷牛奶而不得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這樣的嘉谷,會墮落得這么快?
但網上很快就有人翻墻扒拉出中東美食評論家的個人網站,印證了報道的真實性。
一時間,網上熱鬧得無以復加。
“合著嘉谷也欺負自己人了?”
“也就是說,我想吃國內最好的牛肉,要跑到中東去?”
“有了自己的世界級頂尖牛肉,我挺欣慰;但嘉谷的選擇,我很心碎…”
“呵呵,這就是民族的驕傲?”
有些人是真的痛心,但助推網上輿論洶涌之勢的,依然是無處不在的噴子。
網絡噴子這種生物,在現實里或許跟正常人沒什么區別,但在網上,喜歡通過各種負能量來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對方的痛苦之上。
樹大招風,嘉谷這棵樹太大,對于噴子來說,越是強大的存在,越是希望能看到它的倒閉。在噴嘉谷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其實在說,“這個墮落的對象值得我去貶低”盡管他們可能還喝著嘉谷牛奶和啤酒,吃著嘉谷大米和食用油。
幾乎所有大型品牌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嘉谷并不是特例。
然而,大型品牌之所以能成為大型品牌,就在于它們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各方面的能力都經得起考驗,包括公關能力。
嘉谷公關部并沒有找什么水軍,也沒有面紅耳赤地反駁媒體的報道,甚至沒有召開發布會解釋,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官方微博、官網上公布了一份數據 “…嘉谷對阿拉鄯盟騰格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治理,共治理開發了600多萬畝初步具備農業耕作條件的綠洲;而截止去年,共投入資金210多億元其中國家補貼資金24億;國家銀行貼息貸款50億;與國投集團聯合成立的阿拉鄯沙漠基建基金39億元;嘉谷自行投資97億元…”
“收入方面,同樣是截止去年,最大的一筆就是綠洲出產的三秦牛的海外訂單,先是一份價值5億美元的牛肉貿易協議,后面沙特方又追加 了5億美元的訂單,合計10億美元;其次是嘉谷沙漠風電場與兩漠水庫工程施工方的電力貿易,不到10億元人民幣;除此以外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
嘉谷沒有辯解什么,但一切盡在不言中。
好多網友想說點什么,可是突然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都知道沙漠治理成本高,但只有具體到數字,才知道有多高。
單單是嘉谷自行投資,就差不多上百億;這還沒完,貸款總是要還的吧,產業基金也不是白用的吧…真正“白用”的,也就國家直接補貼的資金,但也就十分之一出頭。
換言之,如果治沙失敗…不,不用失敗,只要沒有產生效益,嘉谷相當于扔了近兩百億到沙海里。
簡直喪心病狂。
老實說,這樣的“賭博”,也就是嘉谷敢接。
換成其他任何一家的公司,都不一定有這樣的魄力。
所以,嘉谷的選擇也很好理解了不盡量追求效益,這個無底洞怎么填?
尤其是不知道哪位土豪,發了一張沙特豪華酒店菜單的照片,上面標示中國三秦牛牛肉,一小塊定價2300沙特里亞爾,折合美元是近600美元。
輿論開始轉向了…
一部分網友公開道歉說自己“不該人云亦云”;一部分網友看了海外定價后調侃“反正在國內銷售也吃不起,嘉谷還是先賺老外的錢,補補資金缺口吧”;另外一些網友則隊形整齊地玩起了接力,接力內容是“我想給嘉谷捐款”…
當然,如果噴子就此偃旗息鼓,也就不叫噴子了。
很快,網絡上又出現一批質疑聲音。
質疑主要分兩點:
第一,三秦牛牛肉如果真的有傳說中那么好,在國內不同樣能賺到錢?好歹肉還落到國人肚子里,為什么要便宜老外?
第二,質疑嘉谷治理沙漠的必要性。投入這么資金,還有重新沙漠化的風險,哪怕大部分是嘉谷的錢,那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啊。
可是很快,他們發現自己的言論越來越沒市場。
原因之一,在于一位大學生志愿者發布的一個視頻。
視頻并不長,不到14分鐘。
開頭是風沙咆哮,天地不分的阿拉鄯盟沙漠區。
十幾秒后,一幫又一幫治沙人出現在鏡頭里。
視頻里,第一天挖好的樹溝,一夜之間就被風沙填平了;前一天剛種下的樹,第二天有的根部已經裸露,有的已被風連根拔起…治沙人沒有放棄,也沒有抱怨,他們日以繼夜的奔波,種樹用的鐵鍬、鎬頭、樹剪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的膝蓋磨破了,手指裂開了,腳掌起泡了,血汗淚融在了一起,滋潤出不斷向沙海深處舒展腰身的綠色。
然后,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綠色像一塊毯子,在沙丘上鋪展開,曾經的荒漠變回了綠洲。
視頻的最后,是一個個治沙人的身影,背著樹苗的身影,拄著鐵鍬的身影…同時下方有字幕 “自從作為志愿者參加嘉谷的阿拉鄯盟的治沙后,我再也不將嘉谷看作是一家私人企業,而是一家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基石作用的民族企業。”
“如同救人救物的消防兵,每天一睜眼就在刀刃上走的邊防軍,又或者是在我們身邊守護安全的武警和公安,這些被風沙吹打、被烈日蒸烤的嘉谷治沙人,同樣是一道又一道堅固的防線,是守護者,也是民族脊梁。”
“即使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我們不能忘卻他們所作出的貢獻,要學會感恩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看了這段視頻,大多數人心頭都是一暖,一些感情充沛的,甚至眼眶都紅了。
更有不少人想到:這下好了,誰要是再不開眼地誹謗嘉谷,說不好會成為全民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