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07章 載入史冊的演講

  初夏時節,天氣漸漸有了些熱意,設立在香河市(波薩達斯)的后勤總醫院內,受傷的士兵們換上了輕薄的短袖、長褲,圍坐在一名身著灰色軍裝、頭戴大檐帽、沒有佩戴任何軍銜標識的軍官跟前。

  軍官不是別人,正是李明遠,他特地抽出半天時間,從前敵總指揮部來到后勤總醫院,對受傷官兵進行慰問、表彰,了解他們的恢復狀況和個人家庭情況。

  “周家棟,我記得你是在秘魯杜拉亞礦場參軍入伍的,那一批參加起義的老人,剩下來的不多了,好好養傷,傷好出院后,多享享福,政府當初分給你的土地、牲畜、房屋,也夠你后半生吃喝不愁了。”

  李明遠笑著跟一個年齡40余歲的軍官打著招呼。

  “蒙陛下恩典,1868年從秘魯遷移至南里奧格蘭州,分了300畝地,也娶了一個印第安、白人混血的女子做媳婦。

  1879年打阿根廷那會,戰爭結束后,政府又分了1000畝牧場,光憑陛下賞賜的土地、牧場,和家里養的幾百頭牛羊,足夠三輩子吃喝不愁了。”

  周家棟拄著拐杖,坐在一條板凳上,黝黑的臉上滿是笑意和滿足。

  “家里現在幾口人?孩子都怎么樣?”

  “家里現在一共8口人,抵達南里奧格蘭州的第二年,搭船回了趟遠東老家,把爹、娘、弟弟、妹妹都接了過來,聽說我在南美本土分了300畝地,過上了好日子,兩個堂兄、三個同族兄弟,還有遠方二叔公的兩個小子,都跟著移民到南美本土,后來,他們又把家里人全部接了過來,前年,老爹因年邁去世,家里還剩一個老娘,娶的印第安、白人混血媳婦,3個兒子、兩個女兒,老大今年20歲,沒能考上陸軍軍官學校,兩年前入伍當兵,在帝國陸軍第8師服役,目前是個班長。

  大姑娘18歲,在國營紡織廠工作,正準備給她找個婆家,

  二小子17歲,考上了海軍軍官學校,正在讀預科一年級,其他兩個姑娘、一個小子,年齡還小,都還在學堂念書。”

  “孩子們都不錯,你也可以放心享享福了。”

  李明遠拍了下對方的肩膀,試探道:“傷好之后,準備退伍復員嗎?”

  “陛下,我今年42歲,還能再拼10多年,左腿只是被炮彈碎片劃傷,小毛病,很快就能好了。”

  “吳大夫,周上尉的腿傷什么情況?”

  “回陛下,炮彈碎片傷口不大,修養兩個月便能痊愈,但是周上尉身體留有暗傷,不再適合野戰軍高強度的作戰。”

  “老周,吳醫生的話你也聽到了,你為帝國奮戰了21年,也是時候享享清福了,傷好出院后,按照醫生的建議,辦理退伍復員手續,帝國該給予的勛章、榮譽、獎勵,一個都不會少。”

  “陛下,我的身體我清楚,真的沒事,不信您看!”

  聽到要求自己退役的消息,周家棟神情激動,掙扎著想要站起身,向李明遠表示自己身體依舊健康。

  “丁少校,扶著周上尉坐下。”

  李明遠對身邊的侍從軍官吩咐一聲,然后轉頭看向吳姓中醫大夫,問道:“如果是警備軍、民兵預備役呢?”

  “如果只是負責警備軍、民兵部隊的指揮和訓練,影響不大。”

  “好了,老周,野戰軍是不合適了,警備軍、民兵預備役部隊,你愿不愿意去?”

  “愿意,陛下,在部隊服役21年,除了當兵打仗,其他的也不會干,我想去警備軍部隊,繼續服役,繼續為陛下、為帝國效力。”

  “那等傷好出院后,拿著調令,去警備軍報道吧,軍銜嘛,在升一級,當個警備軍少校團長,秘魯時期起義的老人了,還是個上尉軍銜,有點低了。”

  “謝陛下恩典!”

  周家棟拄著拐杖站起身,用右手敬了個軍禮,感激道。

  “行了,趕快坐下吧。”

  李明遠揮揮手,招呼他坐下。

  “羅總長,統計下野戰軍、警備軍、民兵預備役各部隊中,秘魯時期參軍的老人還剩下多少,軍銜職務和待遇分配情況怎么樣,他們是帝國建立的元勛,雖然因為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原因,部分人不適合擔任中高級指揮職務,但是該給予的待遇,還是要給的。”

  “秘魯時期的老人是不多了,因為陣亡、傷病、年齡過大等原因,還在服役的人數,預計一兩千人左右,具體服役人員數量、名單,讓軍務司負責統計、整理,等統計完成后,再呈交給陛下。”

  陸軍部總長中將羅林山回復道。

  “嗯,具體事務讓下面的人負責去辦。”

  李明遠點點頭,然后站起身,繼續巡視、慰問傷兵。

  “中士,你是哪里人?年齡多大了?”

  “報告陛下,職下徐州人,今年19歲,帝國陸軍第一混成旅二團三營一連中士班長劉德榜。”

  一名左手負傷的瘦高士兵站起身,大聲回答道。

  “在哪里負的傷?”

  “進攻姆博卡亞迪敵軍戰壕時,被敵軍冷槍擊中,受的傷。”

  “陛下,劉中士作戰英勇,在比亞里卡戰役中,擊斃4名敵軍,俘虜5人,是第一批突進至敵軍戰壕的士兵。”

  后勤總醫院,一名負責傷兵管理的軍官補充道。

  “好樣的,是個英雄,帝國復興與強盛,需要的就是劉中士這樣英勇無畏的戰士!”

  李明遠贊賞得點點頭,繼續道:“劉中士的戰功,達到破格提拔的標準嗎?”

  “按照帝國陸軍軍功獎懲條例規定,劉中士達到了授予個人三等復興勛章和提拔為軍官的標準。

  戰爭結束后,錄功授予準尉軍銜,再進入陸軍軍官學校,進修兩年,畢業后,根據學習表現,授予少尉、中尉軍銜,擔任正排級或者副連級職務。”

  “劉中士,你還年輕,未來發展機會很多,好好養傷,傷愈出院至陸軍軍官學校進修,多增強文化知識學習,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帝國軍官。”

  “謝陛下激勵,職下絕對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李明遠一個又一個得對身前的官兵進行慰問,其中,有不少傷兵,能直接叫出他們的名字,慰問持續了兩個多小時,臨近下午,李明遠從傷兵人群中走出來,站在一處高臺上,身邊持槍警戒著數十名士兵。

  皇帝出行,警備措施嚴密,即便是在后勤總醫院內,負責警備防衛的第一師士兵們,仍然沒有掉以輕心,警惕得觀察著四周,認真排查掉每一分可能存在的危險和漏洞。

  臨離開前,李明遠準備對傷兵們說幾句話,當侍從軍官確認周邊環境安全無誤后,李明遠上前幾步,看著七八米外,圍繞著的傷兵、醫護人員,鄭重開口:

  “傷兵營內的各位帝國軍人、醫護人員、輔助人員,在踏入南美本土之前,可能有不同的身份,有的是苦力、人力車夫,有的是佃戶、農民,有的是商人、小販,有的是工人、技師,有的來自閩南、兩廣,有的來自江浙、湖廣,有的來自齊魯、江淮,無論各位之前出身、地位、籍貫有多少差異,但是,現在,在南美本土,在傷兵營內,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漢國國民、帝國將士!

  在這里,不論出身、地位,不分軍銜職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人平等,大家都是為帝國復興、強盛而努力的熱血男兒、華人英雄!

  大家身上的傷來自于巴拉圭戰場,或許有的人不清楚,為什么要遠赴巴拉圭境內,和巴西人打仗?漢國本土資源豐富、地廣人稀,只是守著本土,便能過上好日子,為什么還要賣命和巴西人打仗呢?

  今天,我明確告訴大家,因為帝國需要更多的土地,養活漂泊萬里而來的同胞、親人,因為帝國需要為遠親的殷人討回公道,把他們從西方白夷手中解救出來,因為血脈中五千年的文明傳承告訴我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故步自封、安于現狀,只會被敵對國家欺凌、消滅!

  華夏文明5000年的歷史,本就是一段先輩披荊斬棘、熱血奮戰的開拓史,當今大漢帝國要做的,就是繼承并恢復祖輩的熱血、開拓精神,用手中的槍炮,為帝國、為自己、為同袍、為父母妻兒、為后代,奪取生存的土地和資源!

  開拓土地的過程中,避免不了戰爭、犧牲,但是,難道因為戰爭、犧牲,我們就害怕、退縮、放棄嗎?

  不!絕不會!

  1868年,身處暗無天日的礦洞、每天有干不完的危險工作,秘魯監工的欺辱、毆打,疾病、傷痛的折磨,滿目絕望、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宛如煉獄一般的環境下,我們放棄了嗎?

  沒有,即便身處絕境,也當心懷百折不撓、不畏犧牲的信念,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我們奪取了礦場的控制權、打敗了圍剿的秘魯軍隊、將更多的華工同胞,從死亡的絕地中拯救了出來!

  心懷希望、意志如鋼,正是在不屈的反抗和戰斗下,起義部隊從數千人壯大至十余萬人,并且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艱難得一次遠征和遷移!

  傷兵營內,便有親身參與秘魯起義戰事的功臣,劉永生,你為大家講講,在秘魯礦場內,華工過得是什么日子?”

  “每天早上八點開始上工,夜里十二點回到工棚,不僅沒有休息的時間,得了病,秘魯人也不給醫治,有四個跟我同一個工棚的華工,就是因為挖礦,得了肺癆病,干不了活,不給醫治,最后被活活病死。”

  “羅元發,你再說說。”

  “秘魯礦場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地下幾十米、上百米的礦洞里,全是雨水、粉塵、老鼠,碰到秘魯監工催促趕工,防護措施做不到位,很容易發生礦洞坍塌事故,1868年2月,有一次就因為連續大雨,礦洞滲水,秘魯監工強迫勞動,導致事故發生,30多名同胞被埋在礦洞里,連尸體都沒能留下。”

  “秘魯監工動輒毆打工人,跟我同村的李大江就因為沒有跟監工打招呼,被記恨上,活活打死了!”......

  劉永生、“羅元發兩人的話,勾起幾名秘魯勞工出身軍官,深藏在內心的悲慘記憶,紛紛咬牙切齒道。

  “漂泊至秘魯、南洋、古巴、美國等海外地區,掙扎求生的華人同胞們,他們不努力嗎?在礦場、種植園、鐵路上,如同牛馬、牲畜一般被白夷、土著肆意驅使、打罵,但是又得到了什么?

  是埋骨礦洞、投水自殺、充做路基還是帶著一身傷痛,被剝奪做人的基本身份,驅逐出境?

  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不!絕不是,世上沒有所謂的金山!即便有,西方白夷也不會施舍給我們,只有依靠我們自己,團級起來,抱著一個共同的信念、理想,自強不息,才能把南美本土打造成屬于全體國民的金山!

  李明遠掃視了一眼圍繞在周邊,聚精會神聽講的傷兵,以及認真執行警衛工作的士兵,繼續道:“擊敗巴西共和國,占領巴拉圭全境只是第一步,帝國復興的道路上、地上天國建設的道路上,還有更多的阻礙和艱難,需要克服,

  我們應該怎么做?

  華夏民族沉淪近三百年,是時候覺醒了,

  是時候把我們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失去的榮耀和光輝,綻放出來!

  全體國民、將士應當團結一致,努力將大漢帝國建設成為華人世界的明燈和磁鐵,用我們的犧牲、鮮血,用一場又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不斷喚醒沉睡的華人,讓他們覺醒過來,恢復祖輩的熱血和意志。

  用鐵和血喚醒國民之精神,用自強不屈的意志重塑國民之品格。

  集中所有國民的力量,實現帝國的最終復興與強盛。

  明遠愿意與諸君一起,為建立強大之帝國而努力,你們愿意嗎?”

  “愿意、愿意、愿意......”

  傷兵營內傳出震天的吶喊聲,受到情緒感染,警衛的士兵們也一同發出堅定的聲音。

  “銘記英雄鮮血、烈士犧牲,大漢帝國如紅日一般的國旗,是烈士鮮血染成的,是戰士生命鑄就的,只要帝國存在一天,便不會忘記將士的犧牲和努力,只要帝國存在一天,便不會辜負將士的熱血和付出,

  只要帝國存在一天,便將永遠銘記今日的光輝和榮耀!

  我宣布,所有傷兵營將士,無論軍銜、職務,皆獎賞5畝耕地,戰后兌現!”

  “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高呼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在激揚的吶喊聲中,李明遠帶著警衛的部隊,低調的離開了傷兵營。

大熊貓文學    重生南美做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