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

  大順在西域三疆中,對東疆的控制力最強,但是最重視的地區則是北疆。

  因為北疆畢竟是衛拉特人長年的游牧地,大量草場便于蒙古人繁衍生息,一旦稍有放松,就可能使得蒙古諸部重新崛起,成為順朝邊患。

  所以雖然東疆和南疆的農業條件,都比北疆好。但李來亨還是力排眾議,將安西大都督府的治所設置在了北疆的伊犁。

  歷代中央王朝統治西域,為了養兵,莫不興辦屯田。但是,像順朝統治西域以后后,天法皇帝如此大力提倡興辦,卻前無古人;而屯田規模之大、地域之廣、形式之多、成效之顯著,更是歷代所不及。

  漢朝首創西域屯田,其功自不可沒,但主要是兵屯,規模也較小,目的也僅僅是為了解決駐軍和過往行人吃糧的問題。

  唐朝在西域駐軍較多,在天山南北屯田規模也較大,但唐代在西域屯田的總數還不及大順在北疆一區屯田之數。

  世祖朝時期,西域有兵屯、民屯、犯屯、回屯和莊屯等多種屯田形式。與歷代中央王朝統治者不同,李來亨更加重視民屯,而以回部為主的“回屯”和由內地大商人出資建設的“莊屯”則是歷代中央王朝統治西域時所未實行的,實屬創新。

  大順收復后的西域地區,由于長期戰亂,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生產遭到極大破壞。李來亨認為“武定功成,農政宜舉”,把恢復西域的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當作主要任務。

  為了解決大批駐軍的糧食供應,李來亨與歷代中央王朝統治者一樣,首先在南北疆各地組織遠征軍將士就地屯田。

  當時在西域的大順暫留駐軍一萬五千余名中,“屯田之兵居其大半”,可見,屯田規模一開始就較大。到安西大都督府時期,僅北疆兵屯已達二十二萬七千余畝之多。

  但是,與歷代中央王朝統治者不同,李來亨更加重視組織農民屯田。兵屯雖有見效快、組織容易等優點,但廣大屯田士兵對土地沒有任何權利,收獲糧食也全部上交國家。因此,士兵生產積極性不高,國家往往得不償失。

  為了自己的長遠統治,李來亨一再對下屬官吏說“西域屯政屢豐,如伊犁等處糧貯甚為饒裕,且其地泉甘土沃,并無旱澇之虞,如令甘肅接壤居民,量其道里近便,遷移新屯居各處,則腹地資生既廣,而邊隅曠土愈開,實為一舉兩得”,要地方官吏設法開導內地窮苦農民到西域屯田安家。

  為了鼓勵內地農民到西域屯田落戶,首先,允許北疆屯田士兵移家居住,在當地直接安家。

  對安家落戶的士兵,朝廷規定在四年之內“除原食錢糧外,復支給鹽菜銀兩。加恩賞給雙份,使伊等生計有資”,進行鼓勵。

  先后到西域落戶的屯田士兵和他們的子弟,逐漸遍布西域各地,都慢慢成為當地居民,為開發邊疆作出一貢獻。

  其次,也是更主要的,是直接遷移內地窮苦農民到西域屯田。西北經略使周祚鼎在安西、肅州二處,“招得貧民百戶,情愿攜眷”到伊犁屯田。周祚鼎對這批農民,“給以車輛口糧衣服,派員照料起程”,沿途給以各種方便和照顧。

  李來亨對楊應琚這一措施,特在其奏折上批“好”字,大加稱贊。

  對到西域屯田的農民,朝廷大多給“每戶地三十畝,官給籽種、牛具”鼓勵進行生產。一般五年或六年土地升科交賦,畝交糧八升至九升六合不等。

  在朝廷的鼓勵下,內地農民大批到西域安家落戶,開墾種地,把往日一片片荒涼的原野變成了一塊塊肥沃的良田。

  另外朝廷還允許一部分發配到西域服罪的犯人攜帶家眷,增加西域屯田力量。大順對隨犯人一齊到烏魯木齊的家眷,“酌給地五畝,自行開墾,其未收獲以前,官為養贍家口”,作為臨時性措施進行安置。

  回屯則是組織大批貧苦的東疆回部土著,前往北疆開墾荒田,組織生產。

  莊屯,則是由內地的富豪、大族和大商幫直接投入資金組織生產。由于朝廷在內地對于土地兼并,往往設置了大量限制性條件,所以在內地投資土地甚為不便。

  但是在西域地區,朝廷不僅沒有限制富戶兼并土地,反而出臺大量政策吸引內地富商到北疆組織莊屯。

  莊屯生產出來的糧食,也由安西大都督府和本地順朝駐軍直接收購。

  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吸引來了陜西、山西兩省,甚至是一部分遠在浙江的紳商,西出玉門經營牟利。

  世祖朝的民族遷徙,改變了西域的整體面貌,破壞了過去西蒙古諸部對北疆地區的壟斷權力,便于大順朝廷采取分而治之的管理手段。

  西域的地理位置,由東北而西南,先后與喀爾喀蒙古、甘肅、青海和西藏為鄰。這些地方,除甘肅之外,均為少數民族居住區,農業比重很小。

  甘肅地方,多年供應順軍,民力極其疲憊,平定準噶爾,該省人民雖除掉挽運之勞,而其本身糧食不能自給。

  朝廷若從外省調撥糧食,須經河西走廊運送,路程幾近上萬里。那時西域地區路程,從北疆巴里坤到南疆葉爾羌就有六千里。順朝即使財物充足,客觀條件也不允許,朝廷深知西域駐軍糧食必須自力更生,唯有大興屯田。

  那時的情況,可以說先種糧食后駐兵,或者說有多少糧食決定駐多少兵,所以,朝廷自然希望生產糧食愈多愈好,反對減少種地畝數。

  甚至出現過伊犁駐軍守將因當地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奏請停止由內地派往伊犁屯田士兵,結果被李來亨大加斥責。李來亨明確說“西域地方,開墾地畝以備積谷,甚屬緊要。積谷雖多,不患無用,且多墾土地自必多需兵丁,即稍有費用亦屬無幾。今卿等如此奏請甚屬煩瑣,伊從前不致如此糊涂”

  李來亨鼓勵屯田多多益善,才促使天山北部屯田星羅棋布、四處開花。從東部的巴里坤到西邊的伊犁,北至塔爾巴哈臺,南抵庫爾喀喇烏蘇,從蒙古牧民到回回農民、漢族移民、遣犯、商人,都投入到墾荒的熱潮中。

  結果北疆的糧食生產不僅大大滿足順軍設防之需,而且開始外調。西北經略使周祚鼎就因為西域糧食充裕,商販稀少,提出在烏魯木齊、巴里坤、哈密等地區準許商民報監捐糧,就是向朝廷交納一定數量糧食獲得監生資格。周祚鼎計劃于烏魯木齊、巴里坤、哈密三地,各收監糧十萬石;濟木薩、奇臺、穆壘、昌吉等處,各收監糧五萬石,總計為五十萬石。大量糧食儲備除滿足軍事需要外,還為移民開發西域準備了條件。

大熊貓文學    明末不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