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章 六尚

第六章  中國古代女官的稱呼,最早的記載始于《周禮·天官》。

  “周制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其內則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供宮中之職,外又有典婦功,典絲,典枲掌女工之事;內有司服、縫人掌王后之服,外又有染人、追師、屨人供服飾之物。皆統于天官冢宰。”

  在外廷,“天子立六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九嬪以下既是嬪妾,也是各方面的女官。

  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帥女宮滌溉;女御掌御敘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女功,又是各種儀式中世婦的助手;女祝掌后宮祭祀、鑄詞以及有關鬼神之事;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是王后內治的輔助和秘書。低等的還有在宦官領導下的女酒,女漿,女鹽等。

  秦漢時存在女官制度,但史書記載不詳,一般是存而不論的。參酌周禮,女官制度自然承襲。

  北魏孝文帝時,女官秩序與外官相對。最高領導人內司,官比尚書令。其次是作司、大監、女侍中,官比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官比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官比四品。青衣、女酒女餉、女食、奚官女奴,官比五品。

  唐宋時,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后來又直接改為改為六尚局管二十四司,形成定制。

  明代女官規制以洪武后期最為完善,其機構設置為“六局一司”,下轄二十四司及彤史共二十五個分支機構,女官總數約300人。分別掌管著內宮的禮儀、戒令、寶璽、圖籍、財帛、羽仗及衣食供給等諸多宮廷事務。

  所以內廷女官制度并非李自成、李過和李來亨的創造發明,而是歷史上古來有之的東西。明朝女官多稱為尚宮,順軍士卒護送江南的備選女官北上開封時,自然都以尚宮稱呼林貓貓等人。

  女官制度的最盛時期,便在隋唐時。

  從隋文帝開始,隨著宮廷生活的日益規模化,大批的妃嬪和貴族生活品質越來越被強調,為了便于管理,內廷仿照前朝,開始設置六局,并由女官擔任,即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每個職位有三人,職位低下,相當于從九品。直到隋煬帝時代大加擴充,依照外朝官職,設置了二十四司,并將當時前朝隸屬于外廷門下的殿內局,擴建為殿內省,用于統轄六局女官。

  到了唐朝,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唐代的女官,最高的職位可以坐到正三品,譬如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兒,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權傾朝野,不下于宰相大臣。

  到明代時,理學進一步發展,朱元璋為了遏制女官的勢力,才大改了唐宋的六尚二十四司制度,將最高女官等級定為正四品,并廢除了六尚總管一職。

  當然,朱元璋對于太監制度也是如此,同樣將最高等級定為正四品而已。

  只不過從朱棣開始,明朝歷代皇帝就對這項“祖宗法度”不斷進行破壞。明朝的皇權雖然強大,但只有朱元璋那種精力超級旺盛的強人,才能將所有皇權握于一君掌中。

  明朝多數皇帝,不論是出于制衡文官武將的考慮,亦或者是出于掌握皇權的考慮,都不得不配置閹宦作為自己的分身與皇權的延伸。

  既然大順的太祖李自成已經宣布徹底廢除了太監制度,使這一項不人道的體制埋葬歷史之中。李過也好,李來亨也好,都認為沒有違反、破壞“大順祖制”的必要——

  即便一些新晉的朝廷官員,百般聲言宦官制度如何不可廢除。但是只要有人搬出太祖遺訓來,在大順立國未久、太祖尸骨未寒的局面下,任何反對順太祖遺訓的做法都是不可接受的。

  既然太監制度已經徹底不復存在,那么不管如今開封的朝官們有多么反對李來亨復辟唐代女官體制的做法,也很難提出有力的反對意見。

  李來亨給出的選擇,只有兩個:第一個便是違逆太祖遺訓,復辟太監制度;第二個便是復辟盛唐時的女官制度,以彌補十二監的缺失。

  要知道順朝初代平章政事牛金星,他在田牛之變后雖然自殺,但李來亨只是宣布牛金星由于獲鹿之戰順軍大敗,憂慮病死而已。牛金星的兒子牛銓,也還擔任著河南節度使的要職,牛金星的許多門生故吏,依舊在順朝六政府內占據要津。

  牛相親手撰寫的《永昌儀注》中,可是寫明了:“一切條記官制、補服、朝見儀節,以及各官往來禮柬之類,悉遵唐制”。

  雖然順朝三圣,沒有任何一人曾說過李自成家族或者李來亨家族,同歷史上存在的李唐皇族存在有什么血緣聯系。

  但在大順統治區的民間內,還有大部分新任的順朝文官武將內部,認為三圣皆系李唐之后的觀點,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共同的潛規則認識。

  所以在順朝,雖然從徐州大捷以后直到現在,能夠讓文官們安穩在朝堂上恢復前明作風互相攻擊的時間不多。但不少諫議大夫和直指使——也就是明朝的科道官們——已經迅速掌握清楚了語言上的技巧,一般而言,若是監國殿下透露出想要改革某項法令舊制的時候,只要搬出唐代時的先例,必能使殿下大為滿意。

  在順朝,恢復盛唐很快就成為了一種政治上絕對的正確立場。

  其正確性,不亞于明朝的主戰、清流之風。

  但聰明的官員,都應該和方太師學習學習。唐制很正確,可監國的意旨更為正確。

  例如《唐六典》中明確規定,后宮妃嬪屬于女官的一部分,宮女也同樣屬于女官的一部分。

  可從監國殿下曾經幾次下令旨要求,地方進獻甄選女官時,不得以相貌為甄選標準。最初還有些前明降官以為這是殿下在沽名釣譽,于是暗中進獻大批相貌秀美艷麗絕倫的少女入宮,結果全被降職一品。

  大家這才弄明白,監國竟然是真的要用女官,徹底取代宦官的十二監機構。

  監國不僅將光中天子和太后宮中的嬪妃,和一般女官區分出來。而且就連宮女,無論是管理宮中日常事務的宮女,還是有官職和身份地位的高級宮人,都不不屬于內廷女官之列。

  一般有官職的宮女,皆改稱宮官。

  明朝原有的,而被大順繼承來的女官,就都被改為了宮官。

  在李來亨的規劃中,今后女官是將要徹底取代太監制度,所以不少高級女官的權勢地位,也勢必就像明朝中后期的那些權閹一樣,走到一個極高的地位。

  為了防止這些高級女官與外廷的串聯勾結——徹底防止是絕無可能的,但既然李來亨是準備用女官集團作為一種制衡文官、武將、勛貴的工具,便至少要在制度層面,增加女官和其他官員集團合流的可能性。

  同樣,為了避免后宮干政造成的混亂,也必須在制度上徹底隔離后宮與內廷。必須保證,順朝的皇帝們,絕不能以后宮妃嬪出任女官,也絕不能將女官們納入后宮之中。

  林貓貓回到屋中,晚間夜幕已經降臨。她閉上眼睛,也想起了在金陵參加甄選考試的時候,龍衣衛金陵鎮撫司的那位李大人曾經說過的話。

  “通過甄選以后,你們所有人的名字就將永遠從各自的族譜之中消失,從此與原先的一切宗族脫離關系。”

  林貓貓尚未婚嫁便已喪父,福建民風保守,以她這樣的條件若回鄉聽從宗族安排嫁給他人,本來就很難獲得名列族譜的資格。

  所以對林貓貓這種孤兒,還有其他一些宗族人丁興盛的少女而言,剝奪她們的宗族關系,并不像剝奪一個男子的宗族關系那樣不可接受。

  林貓貓用被子蒙住了自己的頭,忍不住笑了起來:

  “鄉里宗族本就面目可憎,即便運氣好嫁與一個好人家,死后入族譜也不過是入夫家的族譜。真不若聽鎮撫司那位主事大人的話,入宮做一個女官,將來名字是一定會留在宮中典冊之中。”

大熊貓文學    明末不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