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

闖軍攻打裕州的戰事雖然有郭君鎮、李好、劉汝魁三名將領負責,但由于劉汝魁是左標副哨,地位最高,所以名義上的指揮權是捏在劉汝魁手中的。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  好在郭君鎮也是闖營的老兄弟之一,他同“皂鷹”劉汝魁相識多年,總算說服他接受了自己提出的一套作戰方略。

  當時裕州本身沒有什么守軍,官軍距離裕州最近的一支兵力,是留守在葉縣的左鎮將領劉國能和李萬慶。

  劉國能和李萬慶原本都是起義軍中的豪帥,一個號稱“闖塌天”、一個號稱“射塌天”,兩人親密無間、配合默契,絕非尋常易于之輩。

  因此郭君鎮便向劉汝魁提議,以輕兵劫取裕州城,以重兵在舞陽縣、葉縣、裕州的交界地帶阻擊兩個“塌天”的援兵。

  李好也贊同郭君鎮的部署,因為他是在裕州廣有人脈和名望的地方豪杰。李好很容易就從裕州城內找到了一大批愿意幫忙打開城門的內應,他同裕州城內的內應約定,到時候內應守軍全部反著衣甲,放火并開城門,呼喊“城破也”來迎接闖軍便可。

  三人一拍即合,便議定了由李好詐城、郭君鎮阻擊葉縣援軍、劉汝魁作為后援預備隊的兵力部署安排。劉汝魁又擔心郭君鎮兵力不足,令自己部下的驍將張洪率領二百騎兵助戰。

  從裕州到葉縣有一百二十里,中間有一個地方叫作保店。這保店距葉縣和方城都是六十里,到清代發展起來,改稱保安鎮。

  保店西南二十里處有一個只有二十來戶人家的過路店,因為這過路店的街旁只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人們就將這地方叫作獨樹。

  這兩個地方雖然都在宛、葉大道上,為行人必經之路,但是直到清朝中葉以后,太平日久,人煙逐漸增多,才修筑了堅固的土寨。又過了若干年,保安鎮筑成了兩座土寨,互為犄角。

  但在崇禎年間,這一帶地方但見崗嶺起伏,村莊殘破,人煙稀少,滿目荒草,狐兔成群,一片凄涼景象。

  郭君鎮就選中了保店附近的山嶺,作為阻擊葉縣官軍增援裕州的防線。由于連年的天災人禍,這一帶人煙十分稀少,郭君鎮也不擔心他布置的伏兵會被官軍發現。

  他估計劉國能和李萬慶側翼被小袁營牽制,不可能派來太多兵力,至多有一千人到兩千人的援兵。而郭君鎮自己手上掌握有步兵九百人和親軍騎衛五十人,再加上劉汝魁加強給他的張洪所部二百騎,在兵力上并不比葉縣方向可能的援軍少多少人。

  所以郭君鎮十分自信,他同張洪講道:“張老洪,你留一支騎兵掩護我的側翼,暴露給葉縣官兵看到。騎隊的主力,就還是按照我們之前計劃的那樣,隱藏在伏牛山山區的東翼余脈馬頭山里。”

  張洪其實年紀只比郭君鎮稍大五六歲而已,但他長了一副特別顯老的相貌,所以軍中都不呼他的本名,而管張洪叫做張老洪。

  劉芳亮左標之中,雖然比較缺乏那種具備軍事靈感的將才。但是有闖營總教頭劉芳亮的親自調教,左標里一點不缺武藝驍悍過人的騎將。

  張洪體格健壯,臂膀上的肌肉像巖石一樣崎嶇峭立,比之前標的頭號猛將郝搖旗也不遑多讓。他將一支紅纓黑漆長槍單手握住,槍尾插在馬鞍右邊安裝的鐵環子上維持平衡,然后雙腿夾住馬腹,戰馬便載著這員具裝整齊的斗將奔馳了起來。

  還有二百多名劉芳亮親手訓練過的精悍騎兵,緊緊跟在張洪身后。這些騎兵按照劉芳亮設立的建制,分為三隊,每隊騎兵都穿著不同顏色的罩衣,共有紅、白、黑三色。

  這三隊軍勢威嚴的騎兵,根據罩衣顏色的不同,具體作戰任務也不同。

  有的騎兵負責趕在我方主力之前,突然對敵方發動進攻作為試探和牽制;如果敵軍不夠堅強,則憑借三隊精銳騎兵在沖殺下將其消滅;如若敵軍戰斗力很強,不能用騎兵將其擊潰,三隊騎兵就會在主力到來之前分別對敵方正面中的薄弱處,也就是對空隙、不夠嚴密或者是稍微暴露的側翼,以及戰斗力相對較弱的部分發動沖鋒。

  沖鋒的具體戰術是,一隊沖鋒后撤退,另一隊又上。如此多次,盡量打亂敵方陣型――畢竟戰斗中保持完整的正面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步兵的配合,這些騎兵就會趁著兩軍之間的空隙,踩準時間奔向敵軍的兩翼或后方迂回攻擊。

  郭君鎮看著張洪所部騎兵的背影,想起當年闖軍殲滅延綏鎮官兵的時候,延綏總兵俞沖霄震撼地稱闖軍精銳騎兵為“三堵墻”,口中不禁感嘆道:“自從洮河、漢水之敗以后,闖營不復有精騎。如今縱橫中州,屢有斬獲,這算是把‘三堵墻’騎兵重建起來了吧!”

  原來太陽本來被幾片烏云遮擋,顯得慘淡無光,似乎山山崗崗、枯草寒林,到處都染著凄涼的黃色。但在三堵墻騎兵鎧甲和長槍槍尖的映照下,郭君鎮突然看到一切景色都變了:太陽是嬌艷的,而大地呈現著鮮明的色彩。

  “準備好鹿角和傍牌,務必等射塌天靠近以后,再一齊放銃!”

  郭君鎮率領著步兵隊伍以最快的速度布置著防線,他在隊伍前列依靠地勢,擺好鹿角和傍牌等野戰工事進行防御――鹿角不必解釋,傍牌是一種帶有支架的大盾牌,一般為五方形,即通常所說的擋箭牌。

  而在兩道土崗之外,郭君鎮看見漫山遍野盡是官兵的旗幟和人馬,“射塌天”李萬慶親自舞動鐵戟,向保店的陣地沖殺過來。

  郭君鎮一聲令下:“放銃!”

  前標中受過方以仁和李世威嚴格訓練的銃手們,有條不紊地裝填好火藥和鉛彈后,幾乎同時射擊。在銃手的隊伍里還有三門百子炮和兩門滅虜炮,也在同時放射出了對步兵殺傷力驚人的霰彈,比孩童拳頭略小些的鐵丸和炮子飛射而出,立馬放倒一片官兵。

  但李萬慶號稱“射塌天”,他在農民軍中時就是一位有名的虎將,投靠左良玉后,更被左良玉夸贊為有萬夫不當之勇”,倚為軍中長城。李萬慶悍不畏死,帶著心腹家丁,硬是沖過了銃手造成的火網,一口氣奔到了鹿角前面。

明末不求生明末不求生

大熊貓文學    明末不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