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滿滿的疑惑,諸葛亮他們四人來到了劉備所在,結果就見到了還一臉興奮高興地不得了的自家主公。
眼見著主公有些不太正常,諸葛亮等人心中的那點疑惑卻是更加的撲朔不解了。
直到劉備將劉禪的急信扔給他們四個人一看,這殿中的畫風頓時就變了個模樣。
“瑞獸?”
“貔貅?”
“幼崽?”
“我的天啊!”
自諸葛亮起到糜竺收尾,一個人一句話,搞得劉備還以為自己這四個臣屬在這玩什么三句半呢。
十分對稱還壓在了調上,這也就是劉備清楚他們幾個事先并不知情,否則還沒準就以為這是早就排練好了的呢…
過于突然的消息傳到諸葛亮等人的腦中,所帶來的影響跟驚嚇便是這樣的結果。
也是至此,他們才算是明白了自家主公為什么會出現剛才那一幕,為什么會莫名其妙的傻笑還是一臉激動的不像樣,敢情還是因為南中那邊的少主鬧出了些大的動靜啊!
只不過任憑諸葛亮他們幾人想破了大天,也完全是對這次的消息始料未及,甚至是根本就從來沒有過這方面的設想。
傳說中的生物并非是僅僅存在于書簡當中,諸葛亮博覽群書眼界自是不低,所以他很清楚周時春秋戰國乃至更前時期的留史傳記中,真真假假都是互相摻雜的,并非是完全的假象也不一定全都是真實。
可要說他在荊州帶了十數年的時間,也一樣是沒有聽說過這瑞獸貔貅之名流傳,更別說見到貔貅的實體面貌了。
甚至別說是諸葛亮這個外地人了,就算是益州本土的士人地方的百姓,說實話也是極少有能夠得窺這傳說中瑞獸真容一面的。
或許有些山野之民曾經見過瑞獸的身影,但想必憑借他們的見識,恐怕就算是瑞獸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也無從得知其真正的身份吧。
由此轉念一想,諸葛亮差不多就明白了,十之八九在民間傳說中的某些奇怪生物,便有可能是瑞獸在民間的化身,也便是普通百姓對他們不了解生物的自擬之名。
若想考證這一點,只需要下到益州地方的縣府乃至鄉鎮間去調查他們本地的鄉野志記,十有八九便是能夠有所收獲的…
劉備自知這份消息能夠給幾位手下帶來多大的震驚,所以雖然心里吐槽了一下諸葛亮等四人的反應,但還是很耐心的給了他們四個消化平復的時間。
畢竟在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就算是劉備自己都是一時難以自持,那就更別說其他人了。
大家都半斤八兩的樣子,沒必要在這件事情上斤斤計較,也沒必要有什么優勢心理,作為主公豁達一點讓下屬們消化消化自己的丑態不好嗎,反正也都看過了,再多看幾眼也算不得什么事…
眼看著場面穩定了,心情也平復的差不多了,確實是該到討論正事的時候,劉備這才收斂了幾分難掩的笑容,正色道:“咳咳咳!諸位,這信你們也看了,事情也知曉了,那各有什么見解卻也明說無妨。”
劉備這問題看似不明不白,但在坐的哪個人又是省油的燈,紛紛都明白了他話里的深意,無非便是討論瑞獸幼崽的問題。
祥瑞出現瑞獸入城,怎么迎接怎么對待怎么安置,種種問題方方面面可都是值得深思的。
草率行事自然是不可,要知道這瑞獸的出現所代表的含義可遠遠要比之本身能夠帶來的價值打出太多。
所謂政治影響力,名聲擴張力,正統確定性,等等等等不知有多少都可以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加持。
而且這貔貅瑞獸的幼崽本身還不僅僅是對己方勢力的正面影響,還有對敵對勢力的負面影響,兩者自是并存。
這其中需要種種操作,得當處理后,讓瑞獸的影響發揮到最大的效果,那么對于己方而言,簡直不亞于是打贏了一場決定性相當關鍵的戰役啊!
有這一點的關系在,那尚且還未抵達蜀郡境內的貔貅瑞獸幼崽,便是已經確定了他獨立而高然的地位,價值更是無可估量之數,在整個益州境內能夠比他還要重要的存在便已經不多了…
“主公所慮,無非便是對于瑞獸的迎待安置問題,然而以亮所見這些不過是小道,雖前無舊例但卻也有跡可循,我等只需要依遵禮法不做差池即可,讓有心人挑不出半點的毛病便是極好!”
果然不愧是知魚之水,諸葛亮說的話就是劉備最想聽的話,但很明顯這話才只說了一半尚且沒有全盤托出。
“而依亮拙見,貔貅瑞獸幼崽真正的價值所在,卻恰恰不在其本身,而知在于這份消息!不論是主公治下荊益二州之地,還是江東孫權中原曹賊,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乃至南極交州也不可避免!”
“所謂深遠長久,瑞獸寓意,正統之論彰顯體現,種種皆可成為主公之臂助而為他人之弊處!故而主公真正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將貔貅瑞獸幼崽的消息傳遞出去且傳的有模有樣,傳的有根有據才是!”
言罷一禮退后入列,諸葛亮這番動作這番話語那是一氣呵成,好像根本沒有半點考慮的時間,就等著主公劉備發問一樣。
知道的是清楚他諸葛孔明腦子轉得快反應靈敏,能夠迅速清楚了解前前后后的關聯干系,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跟應對。
但要是不知道內情的,怕不是要當場給諸葛亮跪下大禮參拜言道奇人神圣了吧…
諸葛亮這一番操作看似精絕,但實際上不管是劉備還是簡雍孫乾三人,實際上都是一副面無表情果然如此的樣子,好像完全沒有被諸葛亮的這番言論給震驚到一樣。
這卻不是諸葛亮說的有什么錯漏,也不是他們幾人對諸葛亮有什么意見,實乃經歷的久了,這再多的驚訝震撼怕也都是早就習慣了吃膩了。
試問唱遍了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美味佳肴的人,再去吃所謂珍稀名菜恐怕也是再尋常不過的味道。
無他,唯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