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教室不大,但是已經坐滿了人,蘇萊曼是造物塔林的一塔之主,徒子徒孫也有好幾百人,加上一些主動過來旁聽的學生,這個能夠容納百人的教室部坐滿了。
當然前排的座位還是空了下來,這是留給蘇萊曼的親信弟子的,剛剛在會客室的那幾個弟子就坐在這里,他們都用玩味的眼神看著高恩,等待他上臺出糗。
一個海軍部的大老粗,連基本的煉金術原理都不懂,還想給滿屋子的煉金術師上課?
這是不少人的想法,在他們看來,高恩這種軍官和半文盲沒什么區別,所謂的顯微鏡恐怕也只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根本不指望他能講出什么東西來。
一個和高恩年齡相仿的男人坐在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個頭不高,樣貌還算是不錯。他穿著一身黑色呢子的西裝,在一群打扮隨意的煉金術師中算是比較得體的一位了。
這個年輕的煉金術師名叫費曼,年紀輕輕已經是2級煉金師了,他是蘇萊曼塔主還沒畢業弟子中煉金術造詣第一人,日常的課程都是他代替老師給其他學徒上課的。
所以費曼沒有去會客室迎接高恩,在他看來,發明顯微鏡的高恩和發明老花鏡望遠鏡的玻璃匠人一樣,都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不知道蘇萊曼老師是怎么想的,竟然邀請這樣的家伙來神圣的課堂和大家交流。
好歹不是講課,費曼想著,他看著穿著西裝的高恩,沒由來的產生了一股厭惡的情緒,沒辦法,費曼就是這樣,從小到大他都不愿意和比他笨的人說話,而很早的時候他就沒有了朋友,因為偉大的天才費曼怎么能和白癡交朋友呢?
高恩在前世見過比這個更大的場合,走上講臺的時候也不怎么怯場,不過看到下方那些躍躍欲試的年輕學徒,他也明白今天是沒辦法輕松過關了,輕輕嘆息了一聲,看來要拿出點東西來鎮住這些家伙了。
蘇萊曼塔主走上講臺,他清了清嗓子,將講臺上的擴音裝置啟動,老塔主說道:“安靜安靜,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顯微鏡的發明者,海軍部的高恩先生,來給大家交流一下發明顯微鏡的心得,現在我們有請高恩先生!”
簡單直接的開場白,蘇萊曼塔主是個注重效率的人,他直接進入主題,就鼓掌迎接高恩上臺。
一米多高的講臺,背后還有一塊可以上下互換的黑板,這讓高恩想到了大學的教室,他走到了講臺前,和蘇萊曼塔主握手后,送老塔主回到下排的座位上,他環視了教室一圈,這才說道:“大家好,我是海軍部的高恩,應邀和大家交流一下顯微鏡發明的心得。”
臺下響起稀稀疏疏的掌聲,費曼冷哼一聲,就算是高恩的態度再謙卑,講錯了他也要公開噴他的!
“那我就開始了,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為什么人能夠看見東西?”
臺下一下子安靜了,學徒們面面相覷,很顯然這是個很基礎的問題,但越是基本的問題越是難以回答,大家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到底人為什么能夠看到東西。
故作玄虛!費曼冷冷的想著,但是他也在思考這個他覺得理所當然,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人為什么能夠看到東西?
沒有答案,費曼知道看東西需要眼睛,但是眼睛是如何看到東西的,他一點都不清楚。
維達妮卡則坐直了腰板,她一雙明眸落在高恩身上,期待他能夠給出答案。
高恩笑了笑,走到黑板前,他用粉筆花了一個長方形,然后在長方形的一端畫了一個小孔,笑著說道:“那我們要從這個實驗開始,我叫它小孔成像的實驗。”
“大家都知道,在黑暗中是看不見東西,可是有人想過為什么黑暗中看不到東西嗎?現在我告訴大家,黑暗中看不到東西,是因為沒有光!”
“哈哈哈哈!”臺下哄笑起來,這個答案簡單的讓人發笑。
高恩卻頓了一下說道:“我們能夠看到東西,是因為物體會發光,而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其實是物體射入我們眼睛中的光線。”
這個答案讓教室安靜下來,蘇萊曼塔主這些知識淵博的人若有所思,而維達妮卡則眼睛放光的看著高恩。
“那有人會繼續說,我又不是火石燈,我的身體不會發光。但是我要說只要在有光的環境里,每個人的身體都會反射的光線,對于用眼睛看的我來說,大家都是在發光的。”
臺下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開始思考,高恩笑著說道:“那就回到了一開始的問題上,眼睛為什么能夠看到東西?因為眼睛可以接收到物體反射的光,所以能夠看到東西。”
這下子教室喧嘩起來,這個答案是從來沒有人提過的,大家都習以為常眼睛能夠看到東西,什么光啊怎么就和看東西有關了。
煉金術里對于光有不少研究,一些煉金儀式也需要用到光,但是沒有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人能夠看到東西是因為東西能反射光,恐怕大家都會質疑的。
眾人竊竊私語,高恩卻不理會,他指著黑板上小孔成像的圖說道:“具體起來,我們來看這個圖,這是一個裝置,可以驗證我說的,光線是我們能夠看到物體原因的實驗。”
高恩在小孔前畫了一個蠟燭,然后指著小孔說道:“這是一個盒子,在盒子上鉆一個小孔,我在盒子前放一根蠟燭。”
接著高恩畫了一個蠟燭,他又指著蠟燭說道:“我們都知道,光線是沿著直線傳播的,這個大家都很確定吧?”
眾人立刻點頭,光線只沿著直線傳播,煉金術師們自然是明白這個原理的,這個世界還有不少和光有關的法術,也都是射線類的,所以大家對于這一結論并不陌生。
“那么,蠟燭頂部發出的光,是這樣通過小孔的。”高恩畫了一條從蠟燭頂部到小孔的直線,然后延長到了盒子的另一端。
“蠟燭底部的光是這樣通過小孔的。”高恩又畫了一條交叉的直線,落在合理另一端的上部。
“好了,我們只要在盒子的另一端蒙上比較薄的紙,就能看到一個倒立的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