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九十二章 針對俄國的策略

  莫斯科大學,俄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孟謙之所以要去莫斯科大學,這件事需要從年前幾天的一個會議說起。

  “對于所有從俄國這邊獲取的資料,大家結合公司的現狀,談談我們有沒有必要對這個市場進行深耕,談談我們從俄國這邊能獲取哪些東西?”孟謙在會議上問道。

  “俄國最大的優勢依然在軍工和航天領域,現存的大量人才同樣大部分集中在軍工航天等領域,這都不是我們公司會涉及的領域。”丁明遠第一個說話,“而在其他領域,俄國目前的高端人才存量都已經很少了,再加上新任剛上臺采取的一些措施,單純的去挖掘精英,可能確實已經錯過最好的時機了。”

  “我聽說我們國家從俄國挖了不少軍工和航天人才?”坐在他邊上的顧俊輝下意識問了一句。

  “是的,過去十幾年,在去俄國搶人這件事上,我們國家收納的基本上都是軍工和航天領域的人才。”

  孟謙做了個手勢示意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展開,丁明遠繼續道,“而且從資料來看,俄國早期大量的實驗室,設備以及資料該jiàn)賣的也都jiàn)賣了,現在再想去撿這些便宜同樣不太可能了。

  所以如果要從俄國找現有價值的話,我個人有兩點建議,一個是俄國精英人才策略到勞動力策略的轉變,另一個是對基礎科學人才的深挖。”

  “具體說說。”

  “俄國在類似軟件,民用硬件等領域現在的實力顯然是不如米國不如歐洲不如霓虹國的,但我們要承認的是,他們的整體水平在我們華夏之上。

  所以我認為既然大時代的背景已經改變,那我們的人才策略也應該隨之改變,從過去到俄國挖精英人才的思維轉變到去俄國利用他們的勞動力市場。

  隨著現在兩國關系的升溫以及我們華夏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俄國人給我們打工,已經成為了一個可能。

  大家之前都在考慮勞動力成本的問題不建議這么早在俄國成立分公司,但我們從兩國的人均收入趨勢來看,俄國現在不僅沒有往上漲,甚至有向下跌的趨勢,而且俄國科技行業的從業人員工資跌幅尤為嚴重。

  反觀我們華夏,國家經濟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整體人均收入雖然漲幅也不是很高,但我們要考慮到我們有很多低端制造業始終在壓榨人工成本,如果僅從IT行業來看,我們這兩年的人均工資漲幅達到了60。

  再加上現在IT員工缺口擴大,人工成本會持續上升,尤其是我們大風集團的薪資一直都在普遍薪資之上,從趨勢來看,未來幾年我們的薪資水平足以應付俄國的勞動力成本。

  但俄國從業人員的經驗和能力都在我們之上,這就成為了一個可以利用的點。”

  孟謙暫時沒有對這個問題表態,“再說說另外一個想法。”

  “俄國除了軍工和航天領域,另一個始終走在全球前列的就是基礎科學了,這些年各類數學物理大獎依舊是俄國的主舞臺。所以在精英人才這件事上,俄國的基礎科學人才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這個事我很認同。”蕭博識舉手示意,“俄國顯然不愿意摘去軍事強國的帽子,現在其實就算我們想對軍事航空領域的人才下手也很難。

  但俄國大量的基礎科學人才的都儲備在高校中,他們大多一邊做研究一邊負責教育事業,可是從數據中可以看到,俄國在教育行業的投入一年不如一年,教師工資逐年降低,高校教師的福利幾乎都被剝奪。”

  “既然俄國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如此之低,為何這么多教師依然留在俄國?”孟謙看了眼相關的數據,俄國高校教師的流失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因為大家對基礎科學的認識還非常短見。”丁明遠給出解釋,“長時間以來,大部分人始終不理解基礎科學在應用端的價值,甚至把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擺在了對立面上。

  很多人都提出將基礎科學變成應用科學這中間需要花費的時間或許是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所以很少會有企業大量儲備基礎科學人才,甚至連國家機構都很少會去大量儲備這樣的人才,包括我們華夏對基礎科學同樣是非常輕視的,基礎科學人才主要的留存點向來都是高校。

  但如果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我們應該意識到,基礎科學的價值將會隨著科技發展的進程不斷體現,現在看不到基礎科學的價值,不是因為基礎科學缺乏價值,而是因為應用科學的發展還處早期。”

  孟謙點頭表示贊同,作為重生者他太清楚丁明遠的看法是正確的,確實早期各大企業都不太在意基礎科學,但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開始清晰,量子力學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發投入開始增加,大家終于意識到基礎科學有多么重要。

  就像后世經常被媒體引用的一個例子,牛頓力學不會教你怎么造房子,但如果沒有牛頓力學,土木工程這門學科都搞不出來。

  大家逐漸意識到每一次工業革命其實都是基礎科學的突破引發的,這也是華夏后世非常后悔的一件事,前期太不重視基礎科學了。

  “那西方的高校為什么沒有去挖俄國的這些人才?”孟謙再次拋出一個問題。

  “從資料來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搞基礎科學需要環境,俄國高校雖然綜合排名不高,在基礎科學領域的學術氛圍和學術基礎是西方高校也比不上的,另一方面就是最現實的薪資問題。

  西方企業之前在俄國挖人才的時候,往往都會給出三到五倍的薪水,他們挖去的都是最精英的那一批人,這些人大多年齡教大,對國家感較深,要他們背井離鄉,離開熟悉的土地甚至需要離開家人,并不容易。

  不像年輕人,自己都巴不得想走。

  而西方即便是私立高校,在薪水方面給的也不是很高,米國的高校教師待遇還沒霓虹國好。”

  “如果這兩個原因確實很重要的話,那在科研環境的問題上,我們華夏就更缺乏吸引力了。”孟謙指出了自己這邊的弱勢。

  “確實如此,所以我建議,我們不要直接去挖俄國的老師。”

  孟謙抬頭看著丁明遠,“丁總監的想法是?”

  “我們跟俄國的高校談合作,這些年,俄國高校急缺科研經費,大量設備陳舊落后得不到更新,我們如果給他們提供科研經費,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很歡迎我們。

  作為交換,我們申請一些教學合作,他相信他們也不會拒絕。既然我們大風集團自己的民辦學校已經走在了路上,我們可以以學校合作為名義,引入俄國的基礎科學人才。

  而我們的目標,從長遠來看也不在于他們能為我們提供多少科研結果,而在于他們能為我們培養多少基礎科學領域的學生。”

  孟謙細細理解丁明遠的建議,“如果合作,他們就不可能為大風集團賣命,但他們可以為我們培養人才,我們大風集團能更多收獲的是,是教育資源帶來的人才培養機會。”

  “沒錯,在這個基礎上,再輔以重金挖掘合適的人才。”

  孟謙環視一圈,辦公室其他人都點頭表示認可丁明遠的想法。

  孟謙的內心目前還是比較支持這個想法的,“那就這樣,以丁總監的建議為作為主要方向,去俄國高校進行溝通和了解,回來之后我們爭取能敲定最終的方案。”

  “好的孟總。”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給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大熊貓文學    重寫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