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三十一章 潛力無限

  當孟謙跟詹姆斯溝通的時候,潘云跟幾所高校的校長也聚在一起,他們正圍坐在一臺電腦前看著風信熱搜上關于世界數學家大會的消息。

  風信采用的也是50條熱搜加一個置頂的模式,而現在熱搜上置頂的自然就是2002年世界數學家大會。

  進入置頂話題后,可以看到幾個主流媒體,這次借助世界數學家大會的舉辦,人人日報等6家主流媒體入駐了風信,先不說別的,光是這6家主流媒體入駐風信都引起了一陣熱議還上了一個單獨的熱搜。

  很多網友表示了震驚,畢竟現在的風信已經被人定義為了一個偏娛樂性質的產品,雖然風信熱搜沒有開通買熱搜這一功能,但每天的熱搜同樣更多的都是偏向娛樂性的東西,所以風信現在也在經歷著后世類似抖音微博那樣的遭遇,被不少人罵是摧毀年青一代的精神鴉片,這也是MSN還能在華夏生存的重要原因。

  MSN甚至在華夏渲染一種輿論,MSN服務精英,風信摧毀精英。

  其實為了能讓有影響力的官媒入駐風信,孟謙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氣游說,不斷的跟相關部門描述其中的好處和優勢,這也才勉強在這次大會的基礎上讓6家媒體做了一次試水,現在的入駐并不是以一個長期入駐的形式,如果這次試水感覺效果不好他們就撤了。

  2002年的大環境如此,孟謙也是無能為力。

  好在網友們的意外對于事件的關注度來說是個好事,大家既然意外就會好奇,既然好奇就會去看一看這些官媒都說了啥。

  而在孟謙的建議下,這次大家大多采用了以圖片為主的宣傳方式,6家官媒加上一些入駐的數學期刊,數學平臺等一起為這個話題帶來了大量的信息。

  比如現在看傳統報紙的報道,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的世界數學大會在燕京順利開幕,誰誰誰出席,誰誰誰得獎,后面的日程安排是什么,常見的新聞通稿,提不起一點看下去的興趣。

  而在風信上就完全不一樣了,內容包括數學之美,數學冷知識,數學趣聞,數學的未來應用,帶你了解世界數學家大會歷史,數學界顏值擔當,數學小科普,華夏數學家一覽,數學的前世今生,親民的科普類書籍推薦等等。

  在數學之美中,不斷更新著各種有著完美比例的風景和人物照,在冷知識和趣聞中提及了很多大家不了解的事情,比如為女人格斗而死的數學家伽羅瓦,在數學應用中,既提到了一些日常應用,也提到了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業問題,其他的內容中也都不斷更新著對應的內容。

  數學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而隨著大會的進行,內容也就越來越多,21日開始了大會演講,今年的菲爾茲獎得獎主跟田鋼都被安排在這一天進行演講,而風信上很快就更新了對于大會上那些深奧的數學理論的科普,以一種讓普通人都能聽懂的方式被大眾理解。

  而隨著話題關注度不斷的提升,很多風信用戶也開始主動在相關話題下提供自己的素材,尤其是大學生開始在風信上進行數學原理的討論,一種互聯網獨有的自發酵現象開始出現。

  與此同時,一些特定熱門事件會引發的特定現象也逐漸出現,就比如這一次的學渣自嘲風,隨著在網上探討數學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發出了類似的評論:

  “感覺自己現在有點飄,居然跟燕大清華的博士一起討論數學問題。”

  “蹭一蹭,這是我這輩子離清華最近的一次。”

  “感謝風信,讓我知道自己也是可以進入學霸圈的男人。”

  “我雖然學習不好,但手速快,學霸圈的沙發我槍定了!”

  22日晚上,看到這兩天網友的各種回復,潘云不禁覺得很有趣,“你們說,如果咱們學校的教授能下到平臺去跟這些年輕人一起交流,會不會更能促進知識的傳播?”

  “那得找幾個張的帥一點的教授才行吧。”

  “我看老潘就不錯,要不作為江大校長親自上場,我相信年輕人一定會很喜歡你的。”

  “哈哈哈哈。”

  潘云的房間里一片笑聲,大家對于孟謙的提議顯然已經出現了一種思想上的轉變。

  23日,風信上關于此次大會又出了新的話題,人物介紹,最先上線的就是霍金和納什,其實納什在科學界的地位并不比霍金低多少,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霍金,知道納什的卻寥寥無幾。

  這就是媒體的力量,霍金的行為常受媒體報道,大家也就知道了,納什很少被媒體報道,大家也就不知道了,就像長光所第一任所長王大巖,他的成就絕對擔得起國士無雙這四個字,可華夏人知道他的能有幾個。

  而在人物介紹的下面,自然少不了網友的議論。

  “我就說我是來這個世界湊數的。”

  “我做錯了什么讓我看這些,我現在感覺自己活著都是一種罪過。”

  “大家不要氣餒,大家一起努力,只要努力,我們總能成為更成功的綠葉。”

  雖然調侃很多,但在評論中也已經出現了一種聲音,“好希望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

  24日,按照大會流程,今天上午有一個活動,青少年與數學面對面,眾多參與大會的數學家將在燕京國際會議中心與一大批青少年面對面交流,為青少年們解惑。

  而與曾經那一世相比,這一世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改變,那就是風信同步上線了線上青少年與數學面對面活動。

  那些不能到現場的人可以通過線上的活動專區提出自己的問題,大家對問題進行投票,票數靠前的問題將會由大風集團的代表在燕京國際會議中心提出,并將專家們的回答貼在網上。

  與此同時,現場的答疑經過官方授權后,也都會陸續發布在風信上。

  這么一來,曾經那一世的提問和回答幾乎都留在了現場,網上的新聞稿也就是找了幾個關鍵性問題提一嘴,但現在所有的問題和答案都將通過風信傳遞給每一個感興趣的人。

  而且得益于20號開始的事件發酵,大家提出的問題更有意義,很多問題都是關系到個人到底能通過數學得到什么樣的發展,很多困惑了華夏學生幾十年的問題或多或少通過這樣一次會議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

  曾經的2002年,90的華夏學生都不知道學數學到底能干嘛,現在,90玩風信的學生至少能有個基本概念,至少知道學數學不僅僅是拿來買菜算數的。

  當天晚上,潘云等人又聚在了一起,“這幾天這個大會在風信上的關注度很高啊,每條新聞下面能有小幾千的回復。”

  “我聽說現在年輕人只要上網就都有風信號。”

  “孟謙有沒有說過現在有多少風信用戶?”

  “年中公布過一次,好像注冊量已經突破3億了,但很多都是一人多號的,關鍵是現在網民數量是多少?”

  “網民數量剛突破5000萬吧,而且用戶主要以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學生是最大的用戶群體。”

  “這可是個不小的數字,而且國家推動互聯網發展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以后網民數量一定還會不斷增加。孟謙說的沒錯,互聯網確實是一個可以好好深挖的教育輔助工具。”

  “現在才剛過四天,等這次大會徹底結束,風信連續八天的置頂宣傳確實能讓很大一部分網民對數學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短短的八天,或許比過去八年我們所做的宣傳效果都好。互聯網這個東西,真的是潛力無限啊。”

  聽大家交流著,潘云的眼神逐漸深邃起來,“你們就沒人覺得,孟謙這個年輕人才真的是潛力無限么。”

大熊貓文學    重寫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