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八章 名利相依

  不過孟謙并沒有去刷QQ號,起碼目前來說沒有這個必要,隨機了一個QQ號,雖然數字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的,但孟謙欣然接受。

  把QQ掛在一邊,緊接著自然就是打開郵箱看看有沒有新的回復了,讓人驚喜的是,孟謙注意到有七封回信,但讓孟謙情緒快速轉變的是,這七封郵件中有五封都是警告郵件。

  甚至其中一家企業直接表示已經報警,果然,在這個年代用這種方式去吸引企業的注意還是比較冒險的,大家對這種行為的接受度并沒有后世這么高,思想也沒有后世這么開放。

  好在讓孟謙慰藉的是,另外兩封回信的態度是積極正面的,他們都對孟謙發出了邀請。

  算了算,現在總共發出了25封郵件,五個拒絕,兩個約見面,一個已經達成了合作關系,這個比例孟謙已經知足了。

  更重要的是,在給出積極態度的兩家企業中,有他非常在意的一家企業,瀛海威。

  瀛海威這個名字,了解過華夏互聯網歷史的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它是華夏互聯網發展的引路人,更是ISP概念的先鋒軍。

  瀛海威在華夏互聯網歷史上有很多響當當的名號,包括華夏因特網的黃埔軍校,華夏公民網絡意識啟蒙者等等,其創始人張樹新女士更是被標榜為華夏互聯網行業的開拓者。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偉大的企業,卻偏偏沒有偉大多久,從1995年到1997年短短兩年的時間,瀛海威經歷了奇跡般的發展速度,可也在短短的兩年后,瀛海威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開始快速走下坡路,張樹新更是在1998年被迫辭職,這些東西孟謙通過現在的網絡新聞都能搜索得到。

  不過大概是因為底子厚實的原因,瀛海威在經歷了98年的種種變故后,于99年底獲得了一大筆融資,從現在網上的報道來看,有點涅槃重生的意思,因為很多媒體都用上了王者歸來之類的詞語。

  然而作為重生者,孟謙卻跟清楚,用不了多久瀛海威又會開始走下坡路,而且孟謙雖然記不清具體的是時間,但他大概記得沒幾年的時間瀛海威就會徹底倒閉,一個傳奇的企業即將在幾年后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

  這就說明,對于后世分析的瀛海威沒有正確決策的說法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次的融資也不過是強行輸血續命罷了,否則就孟謙在這個年代看到的大家對瀛海威的這種敬畏和認可程度來說,后面大概不過一兩年就走向窮途末路的情況不太應該發生。

  現在的瀛海威內部一定很混亂,而這,正是孟謙很在意瀛海威這家企業的原因,可以說,就目前華夏所有的企業來說了,孟謙最想合作的三家企業之一,沒有BAT,但是有瀛海威。

  因為這是一家一旦有人可以撥亂反正一下,就極有可能大放異彩的企業。

  在孟謙看來,不管是現在的三巨頭三大門戶,還是未來的三巨頭BAT,自己的出現都只能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存在,因為他們本身的發展問題都不大,自己很難去通過什么方式實現類似于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畢竟自己不能過分的彰顯出對未來局勢的把控和熟悉。

  但對于瀛海威這樣的企業來說,因為內部的問題太多了,偏偏實力又有,自己如果能從一定的核心做出一點改變,就會有機會引起正向的蝴蝶效應,一旦這個事情成了,自己對瀛海威來說就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雖說這也是孟謙的一種美好的設想,但還是那句話,作為有重生掛的人,很多事情是有資格去妄想一下的,哪怕不成功,自己反正沒什么吃虧的地方。

  權當試一試了,反正自己不干預的話,過不了多久瀛海威也要倒閉了。

  可一旦成為了瀛海威雪中送炭的救世主,孟謙就可以從瀛海威身上得到他現在特別想要的第二樣東西,資源。

  作為一個正常工作到39歲的中年人,就算一直從事的是技術工作,但在信息大爆炸的后世孟謙也很清楚,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資本,離不開項目,離不開團隊,更離不開資源。

  人脈資源,行業資源,市場資源,俗話說的好,創業拼到最后,拼的就是資源,誰的資源多,誰就更容易成功,這話在一定程度上是沒有毛病的。

  這個道理在全世界通用,在把人情看的更為重要的華夏,更適用。

  而瀛海威這家企業,上有國資背景,下有同行認可,還有當下來說相當龐大的用戶基數,論資源,瀛海威絕對算是行業里數一數二的了。

  孟謙不在乎在瀛海威身上賺多少錢,但他很在乎能從瀛海威身上賺多少資源。

  因此,瀛海威的回應讓孟謙直接無視了那五家企業帶來的負面態度,他很認真的措辭了一番,跟瀛海威約在了兩周后見面,因為那個時候學校放寒假了,阿里這邊的系統前期搭建工作肯定也完成了,他可以有時間去趟燕京。

  正好另外一家給自己正面回應的企業是同樣在燕京的新浪,到時候可以一起見了。

  回復完這兩封郵件之后,孟謙開始著手阿里的CRM系統搭建事宜。

  孟謙并不想在這個事情耽誤自己太多的事情,調整了一下狀態,孟謙準備搭建系統架構,然而就在孟謙重生后第一次正式開始敲代碼的時候,又有了新的發現。

  在這個時候,孟謙后世比較常用的JAVA編程軟件IntelliJ IDEA竟然還沒有被設計出來...

  孟謙現在正在嘗試使用剛剛找到的MyEclipse,這個時候的MyEclipse還是IBM的私人物品,并沒有貢獻給開源社區,至于IBM是什么時候把MyEclipse貢獻給開源社區的,孟謙很努力的在回憶,以前好像是看到過這個新聞,貌似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

  他現在唯一確定的就是,IBM私有時代的這個MyEclipse非常生澀簡陋,至于功能上更是跟后世沒得比。

  而且除了編程軟件本身,一些在后世被廣泛使用的東西現在好像也都還沒有,就比如要做企業程序,孟謙下意識準備使用到的Spring架構,這個時候也沒有!

  “我到底是重生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啊...”孟謙不由的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重生的這個時代了。

  一開始感覺沒能重生到七十年代那個計算機行業的黃金時代,孟謙還覺得錯過了很多機會,但最近這段時間的各種發現讓孟謙意識到,2000年這個時代,好像并不比那個時代差。

  那個時候是計算機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而現在則是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面對眼前的新發現,孟謙又一次陷入了沉思,在這個黃金時代,自己能做的東西太多了,只怕這樣下去精力都不夠用了。

  而且...相比于單純的去各種獨立開發,內心愛玩的孟謙腦中冒出了一個別的想法。

  現在不管是去設計編程軟件還是開發一些好用的架構,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自己,如果不依托于有背景的企業的話,光是一個市場檢驗,市場接受再到市場傳播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依托企業的話,說實話,現在的華夏企業沒有一家能承擔得起計算機和互聯網行業基礎向產品的運營能力,也沒有一家企業有這個全球影響力。

  自己創業,一點點往上爬,自然也需要時間。

  至于賣給國外的大佬,遇到有眼光的應該還是能賺不少錢,但孟謙覺得太短利,以孟謙對他們的了解,他們如果真的看上了,一定會一次性買斷,絕對不會給自己發展壯大的機會。

  然而在孟謙看來,自己完全可以靠著這些東西來發展壯大自己,如果自己現在還沒有實力,短期內可能也分不出去精力去搞這么多東西,也找不到合適的依托企業,又不想先壓著,畢竟這些東西應該在不久后都會面世,那么孟謙便想到了另外一種玩法...

  原本不想碰平臺的孟謙突然就覺得真香,“如果我在這個時候搞一個開源平臺,自己拿出一些后世有影響力的技術到平臺上去吸引關注...”

  知道互聯網馬上會發展起來的孟謙,自然知道這個世界上傳播速度最快的途徑就是互聯網,與其通過常規手段推出產品,不如直接搞個開源平臺,要知道,從后世穿越而來的自己腦子里有一大堆可以開源的東西,因為自己以前經常逛開源平臺...

  一旦把這個平臺給做起來了,孟謙在業內的知名度肯定就起來了。

  而且這個東西做起來還方便點,不用去運營不用去管理不用去維護,孟謙只管純粹的分享,然后前期把網站把控好就行了。

  雖然相比寫論文,掛企業,等創業等方式,這個做法的風險是最大的,利益的獲取從表面上看也是最小的,還很容易造成技術浪費,但孟謙認為自己現在已經布局了合理的“正道”,可以把路走的不這么過分穩健。

  畢竟活到孟謙這個歲數的人都明白,哪有什么決定是絕對正確的呢,只要主路別走太歪,很多路都是可以去嘗試的。

  要知道,自己如果打造出一個全球范圍內的超級開源平臺的話,那影響力杠杠的,自己也可以順其自然的獲得跟利并駕齊驅的另外一個東西,名。

  而且圈內的人都明白,開源,一直都是這個行業里一股特別重要的力量,開源平臺也被稱作科技行業的慈善機構。

  去了解一下世界幾大慈善基金的影響力,大概就能明白打造出一個全球知名的開源平臺會有怎么樣的影響力了。

  只要不跟自己的手機市場占領計劃出現矛盾,對孟謙來說,少賺幾筆專利費又如何,這一世,除了要活的成功,更要活的瀟灑啊...

  更何況,名利相依,有時候賺了名,可比賺了錢更值錢...

大熊貓文學    重寫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