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九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

  說起熊廷弼此人,柳安倒是有幾分了解的,他身為遼東經略是在薩爾滸之戰后三個月,在遼東近兩年的時間里,把努爾哈赤氣的差點沒犯了腦溢血,無論如何也攻不下遼東寸土,遼東一直穩若泰山。

  在這之前,他跟東林黨交好,朱由校還是皇太孫,也就是萬歷年間,當時的熊廷弼身為南直隸學臺任上,主持科舉考試,秉公錄取,淘汰了一批不學無術卻企圖走關系的官紳要人子弟,而這些子弟大多是東林黨后人。

  熊廷弼因此得罪了東林黨,從此陷入無盡的黨爭之中。

  這時候,因為打死了違規學生事件,熊廷弼遭到彈劾,停職審查。他返回江夏老家,避見官府,不問政事,只是終日游山飲酒。

  表面優哉游哉,其實內心十分痛苦。國事不堪,正是用人時,而他卻被“廢置”居家。他在一首詩中抒發了滿腹憂愁:

  歸來無事樂無休,手倦拋出臥小樓。

  百囀鵲鸝驚午夢,數聲燕語破眷愁。

  數年后,發生了薩爾滸之戰。這次戰敗,是明朝與后金戰爭態勢的一個標志性的轉變。明軍在遼東軍事形勢急轉直下,形勢大壞,由攻勢變成了守勢,由優勢變成了劣勢。

  如何收拾遼東殘局,成為一塊燙手山芋。

  蟄居老家多年的熊廷弼,才被人想起來。

  熊廷弼救國心切,帶病每天晝夜兼馳二百余里,奔赴遼東。當他抵達遼陽,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戰敗后的慘狀:弱兵羸馬,朽甲鈍戈。

  檢查軍中武器,竟然發現“刀不能刑雞,棍不堪擊犬”。

  更可悲的是,遼東民心渙散,“家家抱怨,在在思逃”。

  面對困局,熊廷弼采取了持久的防御方針,招撫流民還鄉生產,同時整肅軍紀,處死了一批臨陣逃脫和貪贓枉法的將領。

  他上疏彈劾罷免了李成梁的兒子、總兵李如楨,說他“徒知拼死,而不能滅賊”。有勇無謀,會壞了大局。

  經過一年的整頓和治理,熊廷弼在遼沈要地構建起一條依托軍堡、積極防御的戰線。

  萬歷四十八年,努爾哈赤曾率重兵來攻,結果被明軍打得狼狽而逃。熊廷弼固守的遼東,一時固若金湯。

  然而,這一年,在京師朝堂的核心,一場前所未有的權力重組正在進行。

  這年七月,萬歷皇帝死去,泰昌皇帝即位,僅僅一個月后,又死于紅丸案。緊接著,天啟皇帝朱由校上位。朝中黨爭激烈,你死我活,遠在關外的熊廷弼未能幸免。

  當初,熊廷弼接手遼東殘局時,最怕的不是敵強,也不是兵弱,而是御史言官的牽制。

  現在,他的擔憂終于成真。天啟皇帝上位后,朝廷中主張速戰的一撥人,聲稱看不慣熊廷弼的防御戰略,指責為龜縮戰略。他們要的是戰爭的結果,而不是為戰爭做準備。

  于是乎楊漣上奏彈劾他:“功在支撐辛苦,得二載之幸安;咎在積衰難振,悵萬全之無策。”

  意思是說他雖然鎮守有功,但卻沒有作為,致使后金氣焰囂張,他難辭其咎。

  隨后,大批大批的奏疏狀告熊廷弼“無謀”和欺君。

  熊廷弼自我辯解道:“矮人觀場,有何真見?”

  好嘛,這一下東林黨人彈劾的更兇了。朱由校當時剛剛即位不久,移宮案中又是東林黨將他救了出來,他的手中沒有大權,只好下命將熊廷弼從遼東經略的位置上擼了下來。

  可就在同年,遼東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

  熊廷弼下臺后,袁應泰替他出任遼東經略,可袁應泰不懂軍事,一意迎合朝廷中速戰速決的叫囂,盲目進攻后金。同時,為了標榜仁德,大肆收容關外饑民,讓努爾哈赤的奸細輕松混了進來。

  而努爾哈赤知道他向來視為畏敵的“熊蠻子”被調走了,也喜不自勝。

  袁應泰上任僅三四個月后,遼沈之戰開打,奸細們輕松打開了沈陽城門。被熊廷弼稱為“神京左臂”的沈陽,很快淪陷。

  緊接著,遼東首府遼陽也被努爾哈赤攻占。

  明軍一路向西,退守到了遼河以西。袁應泰見大勢已去,舉家自殺。

  朝廷上下,一片悲觀、恐怖的氛圍。

  他們,又想起熊廷弼了。

  這時有朝臣說:熊廷弼守遼一載,未有大失,換過袁應泰,一敗涂地。

  朱由校沒辦法,只得再啟用熊廷弼,然后把當初彈劾熊廷弼的言官都罷免了,同時對東林黨心生不滿。

  上任后,熊廷弼繼續堅持他原來的防御戰略,以時間換取空間。但矛盾隨之而來。

  他在京師時,就向朝廷求兵、求餉,結果到出發時,仍無一著落。這讓他的計劃實施陷入被動,用他的話來說,“持空拳而與賊搏”,我沒有這個本事,相信也沒有哪一個大臣有這個本事。

  明朝的財政困境此時暴露無遺。加上四川發生奢崇明叛亂,朝廷分身不暇。首輔葉向高正好趁此哭窮,說這些年來為了遼事不斷加餉,民力早已困竭,再拖下去,內亂恐怕要比邊事更棘手了。

  與熊廷弼搭檔出任遼東巡撫的王化貞,不僅積極主戰,還向朝廷傳遞了一個信號:讓我來,不給錢也能打勝仗。

  好了傷疤忘了疼,袁應泰的教訓不遠,但朝中大佬一聽到經濟廉價的方案,就很來勁。

  而且,王化貞是首輔葉向高的舊日門生,又得到兵部尚書張鶴鳴的贊助。

  這樣,熊廷弼雖為遼東經略,卻陷入手中無兵、徒有其名的境地。王化貞則獨率大軍,駐守廣寧,被朝廷寄予厚望。

  天啟二年五月。正當兵部尚書張鶴鳴奏請撤掉熊廷弼,而王化貞則高喊秋天即可聽捷報的時候,努爾哈赤親率五萬大軍,渡過遼河,輕松拿下遼西重鎮廣寧。

  王化貞倉惶往山海關方向逃竄,途中,遇到率兵前來救援的熊廷弼,痛哭流涕。

  熊廷弼譏笑他說,說好的六萬大軍一舉蕩平遼陽呢?

  說罷,熊廷弼帶兵殿后,護送潰散的軍民撤到山海關。

  廣寧之戰潰敗,結果是熊廷弼和王化貞都被下獄。

  雖有少數正直官員為熊廷弼喊冤,說他處處受掣肘,不得施展,不應為戰敗負責。但此前力撐王化貞的葉向高、張鶴鳴等東林黨人,為了擺脫罪責,不斷將臟水潑向熊廷弼。

大熊貓文學    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