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典當行的掌柜李陽噤若寒蟬,屁股上傳來的巨痛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這是現實而不是夢境,李霸的所作所為他自然是知道的,但他沒想到這個小兒子會如此愚蠢,竟然敢說出這么大逆不道的話,如果楊靖民想的話,完全可以給他扣上個謀反的帽子拿下,先斬后奏,只要有這份供詞在,再稍微偽造些證物,這罪名他們就算是坐穩了。
這種事情李陽可是見得多了。
商人就是沒有地位,他之前雖然拒絕了楊靖民的請求,但也是好言好語,從來沒有說與他針鋒相對。
然而今天的楊靖民不太一樣。
“人犯李陽!本官再問你一遍,你可知罪?”
“草...草民知罪...”
李陽不敢再矢口否認,他確信楊靖民是有備而來,自己若是一再否認,那只會罪加一等,此時李陽心中隱隱反應了過來,楊靖民可能是在殺雞儆猴,而自己,就是那只雞。
楊靖民揮了揮手,從旁的記事便拿起一張寫好的供紙放在木盤中遞到李陽面前,說道:“簽字畫押。”
李陽粗略的過目了一遍供紙,心中微緩,上面闡述的是自己的罪行,雖然看起來嚴重,但是模凌兩可,可以用教唆造反來解釋,也可以用管教不嚴來搪塞。
是大是小,全看主審的官員怎么判,也就是楊靖民。
簽字畫押后,楊靖民一拍驚堂木,高聲道:“將人犯李陽帶下去!明日再審!”
沒有當堂宣判,李陽就知道轉機來了。
果然,當天下午,李陽坐在稻草上吃著干澀的雜糧飯時,大牢外傳來一陣鐵鎖的響動,厚重的牢門被推開,楊靖民走了進來。
“楊知府!楊知府!”
李陽趕忙沖到牢門旁,抓著潮濕的木柱叫喊。自他進入牢中之后已經過了約摸三四個時辰,他沒有見到自己的小兒子,想必是被分開關了。
楊靖民就是來找他的,聽到他的叫喊聲后走到近前,沉聲問道:“李陽,你可是要訴冤?”
“不不不,草民不敢訴冤,不敢訴冤....”
李陽急忙擺了擺手,訴冤雖然是律法里給他們這些犯人的權利,但一旦你要訴冤,就是在質疑主審官,除非是有天大的冤情,否則一般人是不會訴冤的。
楊靖民問道:“既然不是訴冤,你喚本官為何?”
“草民...草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哦?何事說來聽聽。”
李陽擺出一副痛心的樣子說道:“草民犯了律法,原本沒有資格說這些事情,但眼下外面百姓遭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知府大人您又日理萬機,還得抽出空閑來處理草民這些瑣事,草民心中實在過意不去,聽聞府衙眼下缺賑災銀款,而草民自付家中略有薄財,愿意盡綿薄之力,也算是積功造德了,還望知府大人成全!”
楊靖民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他最喜歡的,就是李陽這種識相的人了,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什么話,這樣大家都好過。
“哦...原來是這樣啊...不過此事本官還要再考慮考慮,畢竟你的案子還沒有判決,此時收了你的銀子,難免會叫人說本官被你收買去了。”
李陽誠惶誠恐道:“草民哪里敢做出這種害人害己的事情啊!草民的罪過本就不重,若是還想著收買上官,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更何況知府大人素來清正廉明,愛民如子,是一等一的好官啊,草民也是相信知府大人,才會捐銀給衙門啊!”
“嗯,那不知你欲捐出多少銀子?不論多少,都是你的一份心意,本官事后會將你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以茲獎勵。”
楊靖民撫須說道。
“臣愿捐銀三萬兩....不!五萬兩!!”
李陽本想著少花一點是一點,三萬兩銀子已經是極多了,可看到楊靖民有些不悅,連忙再加了兩萬兩。
楊靖民面色稍緩,笑道:“好,李大掌柜果然是心系朝廷,為國為民的商人典范啊,如此大的手筆,可是一筆不小的功德了,那你就給家中修書一封吧!”
有人端上來筆墨紙硯,顯然楊靖民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著李陽主動開口了,李陽倒也釋然了,提筆就寫,寫完后將信交給一旁的衙役,小心翼翼地問道:“楊大人,草民還有一事不解...”
楊靖民心情不錯,問道:“你有何不解,本官可以為你解答一二。”
“草民的兒子李霸,他...尚且年幼不懂事,所以行事驕橫跋扈了一些,草民想請知府大人網開一面,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楊靖民看著他,說道:“李陽啊李陽,本官倒也不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以前對你們家的事情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有人來報案,于情于理本官都是要管束的,若是沒有人報案,也就算了,可不查不知道,李霸此人雖然年幼,但心思實屬惡毒,冥頑不靈,他的罪行是罄難竹書啊,雖然你有包庇縱容之嫌,但卻無唆使引導之過,所以你的罪名,和他不一樣。”
“草,草民愿意捐獻更多的銀子...!”
李陽咬著牙說道,他以為是自己給的銀子不夠。
“唉。”楊靖民搖頭道:“看在你我相識一場的份上,本官也不再瞞你,你兒子這些年將大明律上的罪行幾乎能沾邊的都犯了個遍,欺男霸女更是家常便飯,百姓們早就對他怨聲載道,本官身為杭州府百姓的父母官,怎么能坐視不管呢?換句話來說,你兒子這牢飯是吃定了。”
李陽嘴唇哆嗦著問道:“不知..不知吾兒他要被判多久...?”
楊靖民想了想說道:“已經不是被關多久的問題了,你兒他犯下了累累罪行,按大明律,當流放千里,打入賤籍,押送九邊衛戍邊關,不過本官也能網開一面,山海關那些地方就算了,太過危險,就去大同關吧,那里還算平穩,如果你兒能立下戰功,有朝一日尚可回歸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