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一七章 遵旨

  陳新甲這么一說,原本面無表情、穩如泰山的洪承疇,突然抬眼看著陳新甲,說道:“楊總鎮所部兵馬如何使用?敢問本兵大人,此話乃是何意?”

  洪承疇先是反問了陳新甲這么一句話,然后站起來沖著崇禎皇帝躬身施禮,而后又坐了下來,看著陳新甲,等他下文。

  包括楊振,聽了這話,也趕緊離座跪在了地上。

  畢竟這個事情涉及到了他,而在場的大佬們他一個也不能得罪。

  等到洪承疇一說完,楊振立刻叩說道:“陛下獎勵拔擢微臣于行伍之中,微臣能略有微功,全仗圣上洪福庇佑,皆本兵大人點撥教誨之功,本兵大人所言,臣實在愧不敢當!”

  陳新甲一說到如何使用楊振這個話題,楊振立刻就知道,他先前對張若麟所說的那些話起作用了。

  此時此刻,他也顧不得洪承疇怎么想了,總之,一股腦兒把自己在遼東所立的功勞,往崇禎皇帝和陳新甲身上推。

  一來,這么做,更顯得他自己完全沒有居功自傲的想法。

  二來,這么做,也能給接下來陳新甲要說的話打個鋪墊。

  果然,楊振這話一說出來,陳新甲、洪承疇二人同時把目光轉到了他的身上。

  而楊振則只是低著頭,并不去看他們。

  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皇帝也意識到了陳新甲、洪承疇他們說的是什么意思了,實際上他們爭論的,不過是楊振所部人馬移駐遼南之后的隸屬問題罷了。

  但是,崇禎皇帝本能地覺得,陳新甲說的話,似乎并沒有什么錯。

  現在看來,當初安排在松山城內,原本是要給祖大壽的遼東軍摻沙子用的楊振,的的確確是一支利劍。

  這樣一把利劍,放在善用之人的手里,就能屢戰屢勝,不斷給自己帶來捷報。

  可若是放在了不善用的人手里,則有可能從此蹉跎沉淪,或者漸漸失管失控。

  而失管失控的危險,還比從此蹉跎沉淪更讓崇禎皇帝難以接受。

  崇禎皇帝想到這里,沉吟片刻,便對洪承疇說道:“洪愛卿稍安勿躁,朕看陳卿所言并非沒有道理,且聽他說下去,看他有何法子?”

  洪承疇聞言,臉色凝重,垂不語。

  崇禎皇帝一句話安撫了洪承疇,爾后又對陳新甲說道:“陳愛卿,那么以你之見,朕又該如何安排使用楊總鎮及其所部人馬,才算是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呢?”

  陳新甲等的就是這句話。

  因此崇禎皇帝這么一問,他便立刻答道:“啟奏陛下,楊總鎮所部兵馬,餉額不多,但卻甚是精銳,不僅敢戰,而且能戰,這等兵馬,何不收歸陛下直接指揮?!”

  陳新甲此話一出,不管是崇禎皇帝,還是洪承疇等人,一時間全都目瞪口呆。

  包括楊振也抬起頭來,看著陳新甲,臉上顯出一副驚訝模樣。

  當然了,楊振這個驚訝模樣,自是故意做出來給崇禎皇帝看的。

  而他趁著抬頭去看陳新甲的時候,也正好看見站在陳新甲身后,身處在平臺外圍的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麟,朝他微微地點了點頭。

  至于楊振這個驚訝模樣,當然沒有白做,一向多疑的崇禎皇帝聽到陳新甲的說法以后,先是目瞪口呆,緊接著就轉頭去看楊振。

  他見楊振同樣是滿臉驚訝的樣子,心中方才放下心來,深呼吸了一下,隨后轉頭對陳新甲說道:

  “大司馬如此說,倒也新奇,只是我大明,可曾有過此等先例?”

  陳新甲聽見崇禎皇帝這么一說,他的心里就有數了,知道崇禎皇帝對他的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

  因為,大司馬是對兵部尚書的一種尊稱,敬稱。

  崇禎皇帝很少稱呼他的兵部尚書為大司馬。

  而每次這么稱呼,都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褒獎。

  陳新甲知道自己的話說到了崇禎皇帝的心坎上,當下喜上眉梢,朗聲答道:“此正是永樂以來國朝戎政之成例也!永樂時京師三大營之設立,即有抽調天下兵馬之精銳者為班軍之舊制。

  “永樂以來,京營戎政,雖然歷經更迭,然而選調天下精銳兵馬,由天子統率,得專征伐,此制卻從未罷廢!眼下京營積弱,多年未經補充,緩急之間,恐不敷使用。而楊總鎮所部兵馬則大不同!”

  “哼,有何不同?天下兵馬,皆陛下之兵馬,隸屬九邊諸鎮也好,隸屬各地督撫也罷,歸根結底,哪個不是陛下之兵馬?!”

  陳新甲的話音剛落,就被突然站起來的洪承疇給打斷了。

  “再者,楊總鎮所部兵馬遠在遼東,今后跟要移駐旅順金復等城,北攻東虜腹地,如何能夠照班軍例,宿衛京師?!

  洪承疇一激動面色即通紅,原本膚色就有點暗,此時則成了豬肝色,顯然對陳新甲的說法非常不滿。

  “臣請陛下三思而后行!本兵大人所謂將楊總鎮所部轉隸京營,歸屬陛下直領,不過是要將楊總鎮所部兵馬,調歸他兵部指揮罷了,其中貪功攬權之私心,昭然若揭,請陛下明鑒!”

  nbsp;洪承疇說完這番話,沖著崇禎皇帝一躬到地。

  “洪愛卿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且聽大司馬再細言之!”

  如今的崇禎皇帝,可不是初即位時的小孩子了,他也不是傻子,早知道洪承疇所說的天下兵馬皆陛下之兵馬這樣的大話,純粹是哄人的大話而已。

  祖大壽的遼東軍,是自己的兵馬么?

  說來說去,只是名義上如此罷了。

  對此,崇禎皇帝的心里豈能沒一點數?

  所以,他一說話,就明擺著是在拉偏架。

  而陳新甲一聽,自是心知肚明。

  陳新甲先見洪承疇突然站出來反對,而且話里話外對自己提出的這個建言,完全是一副非常鄙夷的樣子,他的心中也是大怒。

  陳新甲沒有督撫經歷,雖然喜談兵事,但卻沒有領過兵,所以他一步登天之后,時刻都在提防著洪承疇這樣的人物被崇禎皇帝調到朝中。

  一旦如此,他這個兵部尚書的位置必然不保。

  所以,自從洪承疇被崇禎皇帝從剿匪戰場上調到京畿,安排到薊遼總督的任上之后,陳新甲與洪承疇之間就一直有些不對付。

  只是以往兩個人的爭斗,基本上生在臺面之下,屬于暗斗,明面上彼此之間還是一副精誠團結,相忍為國的樣子。

  但是今天,洪承疇有點忍不住了,有點要撕破臉了。

  陳新甲一看洪承疇如此這般拆臺,自然也不再跟他客氣,而且他已經知道皇帝站在自己這邊,當下也沒了顧忌,立刻反駁洪承疇道:

  “誰說轉隸京營,就一定要宿衛京師,京營奉旨,征討不服,豈無先例?洪大人何故混淆視聽?!

  “且楊總鎮率部移鎮旅順、金、復以后,若按過去慣例,要受登萊巡撫徐人龍節制,徐人龍之上,即是洪大人你這個薊遼總督。那么敢問洪督師,是你堪比圣上英明,還是徐人龍堪比圣上英明?!為何非要經由汝等之手才行?!”

  “你——”

  陳新甲最后的接連問話,真是字字誅心,既讓洪承疇差一點暴跳如雷當場作,同時又讓他根本說不出話來。

  一直躬身站著的洪承疇,盡管氣得滿臉通紅,氣得對陳新甲怒目而視,可是卻一時無法反駁,只得撩袍跪地,對著崇禎皇帝說道:

  “陛下!非是臣心存私念,徒惹意氣之爭,更非臣貪功攬權,自以為比陛下高明,實是旅順金州等地,孤懸海外,位處敵后,而陛下卻遠在京師,兩地隔著山海,緩急之間,如何如臂使指?陛下不可不慮啊!”

  “這個嘛——”

  崇禎皇帝聽見洪承疇這么一說,想想也頗有道理,沉吟著不能決斷,遂又去看陳新甲。

  陳新甲立刻也跪在了地上,抬頭看著崇禎皇帝說道:“陛下,洪大人此言謬矣!即令旅順之兵,不由陛下直領,仍歸薊遼總督帳下,從旅順到關門,難道就沒有山海相隔?

  “若洪大人年后督師出關,坐鎮寧遠城,那么不管是轉隸登萊巡撫,還是仍歸督師帳下,前后路程,豈不更是遙遠?”

  陳新甲這番話說的卻是大實話,包括洪承疇自己在內,一時也啞口無言。

  自金國鳳守寧遠,戰死城外的事情出了以后,朝中一直就有問罪方一藻并請洪承疇盡快率軍出關的聲音。

  若非楊振突然傳來了捷報,方一藻恐怕早已經被崇禎皇帝罷免掉了。

  一旦方一藻被免,洪承疇出關坐鎮寧遠的事情,就是難以避免的了。

  這樣一來,遠在旅順、金州、復州的楊振所部兵馬,不管是歸登萊管,還是歸寧遠管,都顯得太遠了一點。

  反倒真不如直接歸了兵部直接調遣來得近便一些。

  崇禎皇帝當然也知道,陳新甲這么做含有私心,說是由自己直領,可是朝中大事千頭萬緒,自己哪能事無巨細去直接指揮楊振打仗,到最后,楊振所部的兵權,還不是落到了兵部的手上。

  但是,陳新甲的這點私心,崇禎皇帝卻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落到兵部尚書的手上,可比落到地方督撫的手上強多了。

  至少,這個兵部尚書若是不合自己的心意,自己隨時可以撤換。

  崇禎皇帝一邊想著這些,一邊沖陳新甲點了點頭,漸漸下定了決心。

  這個時候,已經把握到皇帝心意的陳新甲,立刻補充說道:“陛下,山海關現成的兵部分司衙門,陛下若是擔心旅順距離京師遙遠,擔心對楊振所部兵馬不能如臂使指,不如增加山海關兵部分司事權,然后選一妥當之人,出任分司郎中,如此則可以無憂矣!”

  陳新甲話音剛落,崇禎皇帝即撫掌大喜道:“好!大司馬此言正合朕意,就這么辦!楊愛卿,你以為如何?”

  楊振一聽,哪敢有二話,當即叩答道:“臣,遵旨!”

  “洪愛卿?”

  “臣遵旨。”

  崇禎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洪承疇豈敢再去爭辯,當下只得與楊振一樣,叩遵旨而已。

  請瀏覽八二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大熊貓文學    大明新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