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軍的將士們,好好看看你們面前的棺槨,里面安放著我們的袍澤,一個月前他們英勇戰死在這里。卑鄙無恥的敵人!用數十倍兵力偷襲了他們。可我們的戰友并沒有退卻,他們面對兇惡的敵人,選擇英雄般死去…“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將士們,我們即將出征,我命令你們用手中的戰刀,去討還這筆血債,去消滅這些跳梁小丑!還世界一個朗朗乾坤!”力牧站在高臺上,用激昂地聲音作戰前動員。
“點火!送英魂。”
力牧說完后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然后加入隊列和七千騎兵一起,目視著烈士們的棺槨在烈火中熊熊燃燒。
“噠噠噠…嘀噠…”
一名高大的軍士拿著軍號,站在不遠處,吹奏著熄燈號。這號聲蕩氣回腸、揮之不去的凄婉旋律,在荒蕪蒼涼的原野上回響著。英雄們的靈魂伴隨著熄燈號的音律越飛越高,也只有這種悲壯的號聲才能伴隨著烈士的事跡回蕩在生者的心中。
力牧、大鴻和闞武等人神情肅穆地站在那里,熊熊的火焰在他們眼前飄動,映紅了他們的眼睛,也照亮了他們的心。他們悲憤、激動的心被凄婉的號聲慢慢撫平。在這旋律中,他們明白了,這就是英雄不死,只是凋零。舒緩的號聲在風中悠悠的飄蕩著,越過草原,越過山嶺,越過關中大地,一直飄到渭河之畔的豐鎬城。
豐鎬城外軍營,闞石高居點將臺上,旁邊肅立著工部侍郎銅陵侯輪墩,還有從各部門抽調的工部官員。身著銀白色鎧甲的步軍戰陣正在演練,這是一支從豐鎬城百里內,各屯寨抽調精銳組成的關中城衛軍,專門配備了最新的軍械,針對新軍械的特點演練新戰陣。
這些將士們的鎧甲,從長槍手的步軍重甲,到刀牌手和弓弩手的步軍標準甲跟以前黑色的舊甲不一樣,全是亮晃晃的銀白色,穿在身上顯得格外的威武和耀眼。
自從闞石改進了高爐之后,輪墩一直在摸索著改進生產工藝,經過幾年的努力,鋼鐵場的工匠們不但更進一步發展了灌鋼墩還發明了新的快速滲碳煉鋼法。
以熟鐵為料鐵,置于爐中,而將生鐵板放在爐口。當爐溫升高到一定的時候。生鐵板開始熔化。這時用火鉗夾住生鐵板左右移動,并不斷翻動料鐵,使料鐵均勻地淋到生鐵液。這樣,既可產生很好的滲碳作用,又可產生劇烈的氧化作用,使鐵和渣分離,生產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勻的鋼材。
自從水力鍛打機廣泛運用后,秣陵城工匠們在炒鋼法和百煉法發展出新的鍛造工藝和技術。由于水力、齒輪等機械的廣泛應用,不但為工匠們節省了體力,還能有效地控制鍛打的力度和持續時間,讓鍛造工藝更加精確和有效。
在利用動物尿液、鯨油脂淬火技術大量鍛造優質刀劍、槍頭等之外,華夏工匠們也開始鍛打步軍鎧甲的甲片。輪墩給新鎧甲全部改成鍛鋼的本色,這樣既可以反射一定的熱量,還可以省了一道刷黑漆的工藝和成本。于是正在給步軍改制的鎧甲基本上都變成了銀白色的鎧甲。在咨詢了騎兵將領的意見后,騎軍還是保持了一色的黑甲。
眼下正在做演練的步軍除了鎧甲變成銀白色的之外,還增加了一什鼓手。這些鼓手背著一個由腰鼓改進的中號軍鼓,斜斜地挎在腹部,然后用兩根細長的鼓槌擊打出非常有節奏的鼓聲。而整營各行各列受到鼓聲的指揮,整齊有序地踏著鼓點一會向前或者后退,一會向左或者向右。
由于選拔的城衛軍士兵在屯寨中就經常訓練,列隊行進這個基本功很扎實。雖然新軍陣有所變化,比過去更加復雜。但有老底子在的城衛軍經過刻苦訓練,很快就能適應新軍陣的變化,演練得十分的流暢。
看著在炎炎烈日下反光的銀白色海洋,闞石心中不由地沉思起來。整個軍隊改革從南到北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關中地區已經滯后了兩年。今天自己讓城衛軍做一次演練,就是檢驗訓練成果,希望能做到心中有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城衛軍的改革非常有效果,兵部參謀認為,城衛軍至少比過去提高了三分之一的戰斗力,完全能夠勝任更加殘酷戰斗,即使是關中那些擁有馬鐙馬鞍的部落騎兵,在他們的面前也討不了好。
正在沉思的闞石瞬間驚醒,一陣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他轉頭望去,官道上一支騎兵小隊正往軍營疾馳而來,騎士們背上的小紅旗格外的耀眼。少頃,一名軍官急馳而來:“王上,河朔急報!”
闞石迫不及待地打開信筒,抽出里面的軍報,幾個大字首先映入眼簾:河朔大捷!闞石松了一口氣,他定定心神繼續往下看,漸漸臉上洋溢著輕松的微笑。少頃,他將軍報遞給迫不及待著輪墩,這才大笑著宣布:“哈哈哈哈,力牧和大鴻果然得力,諸位,關中平定了!”
力牧和大鴻兵分兩路,他們星夜行軍,凌晨黎明前,幾乎同時突襲了固原和同心兩寨,只付出了極小的代價,就全殲兩大部落,陣斬赫胥和常先,兩個部落的殘部投降后,力牧和大鴻兩人非常果斷,所有的長老全部被處死。
接下來,力牧和大鴻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他們趁著消息沒有外泄,利用騎兵的快捷,迅速掃蕩西北的其它反叛部落。經過兩個月的連續作戰,華夏軍狂飆突進,將三十多個反叛部落一網打盡,在河朔一戰定乾坤。
華夏三年十月二日,俘獲人口達到十五萬,這些俘虜全部被押送到同心寨。這些人將建設一個西北重鎮——蕭關。經此一役,力牧和大鴻徹底的平定了陜北高原,有效地震懾了關中不安分的部落。
華夏三年十月,西北河朔,清水谷同心寨。
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逐水開路,人類活動的常理。看看世界上的每種文明,無一不是在大河大江流經的區域,且大河有大文明,小河有小文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更多是從河水流域開始,在關中地區,西北河朔是主要的爭奪地。關中西北,有如瓦亭長峽這涇河谷地,特別適合大規模戰馬行軍,尤其是枯水季節。
這一河道后世成為黃河以西祁連山南北的游牧民族,東進關中,軍事侵略的常經路線。漠北漠南(敕勒川)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會常常選擇沿黃河南下從清水河谷攻蕭關入侵中原。所以,雖然清水谷有幾處適合筑關,但只有設置瓦亭這個位置才是最合適的。
闞武帶領著衛隊就駐扎構筑蕭關的選址上,豐鎬城增援的三千城衛軍分別鎮守平凉,固原,同心三個堡寨。三十幾個工作隊也派到這里,對所有的俘虜進行編戶齊名的工作,同時建設蕭關、同心、固原和平涼四城,其中蕭關被設為軍鎮。
很多官員對這四個地方筑城背后的意義并不理解,尤其是建設蕭關。不過就民政官員的眼光看,河朔地區在這里筑城也是合適的,主要的原因這里靠近水源。這幾個地方都處在陜北高原的河谷中。固原、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涼位于涇水河谷,歷史上的漢蕭關、唐蕭關、宋蕭關都位于此一路;環縣則位于涇水河上游的馬蓮河河谷,這也是歷史上秦蕭關的所在地,也是闞石確定的蕭關位置。
與此同時,從東京洛陽直達西京豐鎬的馳道也開工了,最難的函谷一段,闞石沒有走溝壑。他直接選擇在稠桑原森林中開辟一條通道,以后進出關中,就不再走狹窄的函谷溝。
洛陽和豐鎬從各寨堡抽調共二十萬寨丁投入到這條道路的建設中。朝廷也從財政中撥出巨額的經費,從南方訂購大批的糧食和工具,以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闞石特意發出明詔曉喻天下:所有出役的人員,每天發放三十個銅元薪資補貼家用。此詔一出,兩地的勞工更加積極參與筑路。
洛豐馳道是闞石首次在這個世界搞的一次大工程。他寧愿發錢,也不愿意免費征調勞力,就是想為這個時空開一個好頭。不再讓后世出現像秦始皇、隋煬帝一樣隨意征發民夫搞工程,惹得天下民怨沸騰。讓官府一開始養成按勞給酬的意識,避免隨意的損耗民力。
闞石敢花大價錢實施這么大的工程,就是他有底氣。華夏擁有富甲天下的國企——供銷合作社,資金上根本不缺乏。華夏建國以前,還是楚王的闞石就將供銷社改成商團,吸收民間股本,大力推動發展商貿活動。那些部落首領由于被強制從部曲中剝離出來,遷到了易于控制的中心城市,自然而然對華夏政策有抵觸的情緒。加上對楚國前途未卜的擔憂,他們不愿意投資。
闞石依靠行政力量,組建起眾多的供銷社,而入股投資人大多是跟隨楚王的將士軍官、工廠、學堂等機構,外加許多對闞石感恩而又有信心的平民百姓,他們紛紛響應楚王地號召,出人出錢。他們分到了不少股份。
(本章未完......)
鉛筆小說()
華夏建國后,供銷合作社更是高速發展。遠洋貿易也有了萌芽,加上捕鯨、玻璃、冶金等行業的快速崛起,內需擴大;供銷合作社的商貿也水漲船高,獲利越來越多。一直在旁邊冷眼旁觀,甚至幸災樂禍的酋長們看著眼紅起來了,紛紛想重新入股投資。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就是拿著一大堆的錢也只能買到一點點股份了,機會失去了就不會再來了。供銷合作社在全國擁有眾多的商場和數不清的各種工場,它們現在一半的股份被王室、學院、軍士以及工匠等新興階級掌握著。其余的一半股份則有十分之七被戶部掌握,剩余才留給那些腸子都悔青的元老院勛貴,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前者的數百倍。
在黎巧執政時期,朝庭每五年會制定一個發展計劃,對國內的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建設實施統一規劃。運用政府撥款和民間資本一起推進國家的基礎建設,這幾年資本運營愈發的顯得成熟,華夏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
鉛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