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九十章 趙構登基(二)

  金人走后,張邦昌令四廂指揮使范瓊負責分派兵馬守城,不許城內百姓出去。金軍雖撤,城門閉守如故。范瓊領兵出城,在尚未燒盡的營寨內,搜撿金人遺棄的寶貨、表緞、米、麥、豬、羊等物品,不可勝計。范瓊令軍兵將物品全部運入城內,一些被金軍遺棄的老幼病廢以及婦女等人,這時也一起遷入城中。

  百姓聞聽金營既空,恍若再生。人們紛紛登上城墻觀看,黑壓壓的人群如同螞蟻一樣密密麻麻,又像魚鱗般密密排列。人們四處尋看兩位皇上的鑾輿,但沒人看見。人們不禁惆悵失望,并“為之悲痛”。

  第二天,張邦昌手書一封信,遣使臣撫諭四方。信中說道:“海內承平,垂二百載。生民樂業,豈復知兵?乃者奸臣,首開邊難。大金再舉,奄及都畿。城守不堅,二圣北遷。中原之大,逾月無君。適以還車,橫見推逼。既自裁而不獲,乃忍死以救民。言念生靈,系心宸極。道路阻音郵之達,吏民無詔令之承。想其憔悴之憂,同此危亡之念。儻不深求于民瘼,豈能宏濟于時艱。宜爾撫循,用紓湮扼。庶亟臻于寧謐,用以究于遠圖。”

  同時,張邦昌又遣使臣,攜帶尚書省劄子,前往東平、興仁二府,傳達文件給濟州,令其尋訪大元帥康王所在。其劄子無年號,只寫有月日和王時雍的簽名。

  張邦昌還分別派人,去請范納、錢蓋、趙野、范致虛、翁彥國、劉光世等勤王將領,前來京城議事。

  張邦昌派黎確去請趙野,黎確乃趙野之門生也。派陳戩去請翁彥國,陳戩乃翁彥國之甥婿也。派汪湘去請劉光世,汪湘乃劉光世之門生也。

  此前,張邦昌曾派李建乞去請翁彥國,被翁彥國逮捕。張邦昌還曾派一使臣去南京,被南京副留守朱勝非逮捕,并將張邦昌的信上交給大元帥府。

  當金人欲撤還未撤之時,張邦昌被左右人所眩惑,搖擺不定,“有異初心”。這時,一個名叫吳樞的人,受江淮發運司派遣,入城探事。王時雍將他薦引上殿,與張邦昌見面。吳樞向張邦昌陳獻利害,具言在外勤王兵數,并說諸勤王將領對其“言語頗涉不順”,建議張邦昌派人去做些解釋。張邦昌猛然醒悟,于是分派人員到勤王諸軍去送信。

  張邦昌在給翁彥國的手書中寫道:“國家之變,千古未聞。昧陋所遭,可謂奇禍。誠以保存廟社,拯救生靈,使京城免于焚蕩,以濟遠圖,其心明于皎日。今幸虜騎已退,道路可通,即遣使東州,具申夙志,想在端朝,必諒此心。今差李左司赍手書,具道曲折,惟中丞相與戮力,共濟艱難,迄成康功,以永丕祚,是所望于公也。初夏薄暑,軍務良勞,未審晤期,更惟尚謹,邦昌上聞。”

  此時,范訥所部駐扎在雍邱,距離東京城很近。王淵率前軍正向京城進發,這天晚上,三十名騎兵組成的先遣隊已來到城下。

  張邦昌得知后,即令人從城墻扔下去二十匹絹犒賞軍兵,并宣布,只允許三騎入城。

  金兵對京城城防造成了極大破壞,可謂滿目瘡痍。四月三日,張邦昌下令專門設置修城司,修飭殘破的城墻與樓櫓,以戶部侍郎邵溥主管其事。邵溥當日即開始征招官屬,計劃召集百余人,馬上開始動工。

  邵溥,字澤民。據《閑燕常談》記載,這年二月,金人大索趙氏宗室,但對宗室確切人數無法弄清。莫儔向金人建議:“取來玉牒,即見實數。”金人采納其建議,很快找到玉牒,攜帶到南薰門亭子里。戶部侍郎邵溥與宗正少卿黃哲,擔任玉牒監交物官。

  當晚,恰好金人有事暫時離開了一會兒。邵溥于是抓住機會,趕緊取來玉牒看,“每揭三、二板,就掣取其中一板,投之火爐中”。邵溥一邊扔,一邊感嘆道:“力不能遍存之。”

  這樣,大概有十之二三的宗室姓名被燒掉。金人后來便按照此玉牒殘籍,抓捕趙氏宗室。“凡京城宗室獲免者,皆澤民之力也,而人多不知。”

  同日,在陳州,宋朝勤王將領,徽奠閣學士京西北路安撫使何志同、徽猷閣直學士知陳州趙子崧、徽猷閣直學士發運司翁彥國等,筑壇同盟勤王。

  此前,趙子崧與翁彥國各以勤王為名,組建了兵馬隊伍。翁彥國一直駐扎在壽春,聽說金兵撤退,于是領兵漸漸向京城前進,與趙子崧在陳州相遇。

  趙子崧提議,“筑壇殺牲,歃血同盟”。翁彥國同意,但堅持自己為盟主。趙子崧認為,“周之宗盟,異姓為后”,即周朝時宗盟,除了同姓外還有異姓,但異姓要列在同姓之后,因此反對翁彥國擔任盟主。二人為此發生爭議。翁彥國說道:“我奉王命入衛,公乃陳州守臣耳,我當為盟主。”

  正當他們為盟主爭論不休時,恰好延康殿學士何志同率潁昌府帥統兵也來到陳州。何志同對他們說道:“大元帥康王統兵在濟川,何不領兵趨麾下聽節制,何至主盟之爭乎?”

  于是,何志同翁彥國趙子崧聯名上書大元帥府,表示愿聽其調遣。

  但在趙子崧的一再堅持下,他們三人最終還是舉行了登壇歃血之禮,并共同擬定勤王盟文,盟文中說道:“徽猷閣學士通議大夫京西路安撫使何志同、徽猷閣直學士朝議郎知淮寧軍府趙子崧、徽猷閣直學士朝奉大夫充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運經制使翁彥國、奉議郎都水使者榮嶷等,敢告眾士:

  金戎再犯京闕,侵侮暴虐,神人共憤。圣天子屈己議和,猶未退師,曠日持久,包藏禍心,宗社危辱。王命隔絕天下,臣子各奮忠勇,誓不與賊俱生。今諸道之師,大集于近輔,凡我同盟,勿徇私、勿懷異、勿觀釁,戮力合謀,共安王室,以效臣節。三軍之士,視死如歸,千萬人惟一心,進則厚賞,榮于家邦;退則重刑,殺及妻子。有渝此盟,明神殛之。皇天后土,太祖太宗,實有鑒于斯言!”

  大元帥康王聞聽趙子崧等同盟勤王,于是,任命趙子崧為寶文閣學士充兵馬大元帥府參議官,兼東南道總管。

大熊貓文學    大宋海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