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八十四章 靖康之難(一)

  宋欽宗覺得唐恪很有見識,于是,在免去徐處仁、吳敏宰相后,拜唐恪為少宰。宋欽宗對唐恪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像當年治水那樣勇于負責,敢于擔當,挽救時局。

  朝廷于是組成了以唐恪為宰相的新班子,班子其他成員為:何栗任中書侍郎、耿南仲為尚書左丞、陳過庭為尚書右丞、李綱知樞密院事(僅掛名而已)、聶山同知樞密院事。

  聶山原任開封尹,升任同知樞密院事不久,奉御筆改名為聶昌。

  宋欽宗為何要給他改名?有這樣一種說法:宋欽宗曾做一夢,夢中為兩日所逼,頗為煩惱。有人建議,可以給聶山改名為聶昌,以此化解。昌者,雙日也,將雙日送給聶山,因他性格剛烈,可以鎮服或驅避災禍。宋欽宗覺得言之有理。

  這天,宋欽宗對聶山說道:“山,大物也,何以為名?周昌有抗節之義,卿可改名為昌,如何?”

  聶山回答道:“臣素慕周昌為人,乞改名昌。”

  當時,大臣們對皇上為何給聶山改名都莫曉其意。有人猜測皇上可能是要讓聶山出使金國,于是給他賜名。

  以唐恪為宰相的新班子,對當時局勢的判斷與對策仍然分歧很大,仍然爭論不休。

  聶昌剛上任時反對割地議和,對戰勝金人很有信心,他向宋欽宗獻策道:“三關四鎮,乃國家藩籬也,聽說欲割讓給金人?若金人得地后一旦渝盟,我將何以制之?愿勿輕與。希望陛下傳檄天下,兵集都畿,堅城守以遏其沖,簡禁旅以備出去,壅河流以斷歸路。前有堅城,后有大河,勁兵四面而至,金人若膽敢南下,則墮吾網矣。臣愿激合勇義之士,設伏開關,出其不意,掃其營以報。”

  聶昌的這番豪言壯語,讓宋欽宗聽了不禁熱血沸騰。宋欽宗當即命聶昌全面負責軍事工作,并可便宜行事。然而時間不長,聶昌見河東官軍屢戰屢敗,于是改變看法,轉而贊同議和。

  深得宋欽宗信任的耿南仲,自始至終力主議和。他主張效仿澶淵之役的辦法,以三鎮賦稅來贖三鎮土地,以換取兩國和平。如果金人不同意,則必須忍痛割地求和。在他看來,戰則必亡。

  以扳倒王黼而聞名于朝野的何栗,堅決反對割地求和,他說:“三鎮,國之根本,奈何一旦棄之?況金人變詐罔測,安能保其必信?割亦來,不割亦來!”

  當時情況下,似乎就面臨著這樣兩種選擇:非戰即和,非和即戰。此外,別無選擇。作為宰相,唐恪也沒有濟時之大略,也想不出更好的御敵保國的辦法。他權衡利弊之后認為,還是割地議和,比較穩妥。

  可是,何栗堅決反對,他與唐恪在御前會議上展開了激烈論辨,他說道:“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如若棄地,則并其民棄之,豈為父母之意哉”

  何栗建議,立即組建四道總管,以胡直孺、王襄、趙野、張叔夜四人負責。同時向全國各地派遣使者,令諸路統兵入京增援。

  宋欽宗覺得何栗所言有道理,表示贊成。而唐恪、耿南仲、聶昌則認為此方案不妥,他們堅信和議是救國的唯一途徑,他們共同表示:“百姓剛要休養生息,卻又要調發不已,若讓金人得知,奈何”于是,傳檄之議暫停。

  宋欽宗最終采納了主和派建議,決定向金國遣使求和,以租賦贖三鎮。

  宋欽宗令侍從臺諫,馬上各舉薦三位可擔任使臣之人。有侍從向宋欽宗舉薦太常博士李若冰可以出使,宋欽宗馬上召見他。可是,對若冰這個名字,宋欽宗有所反感,他說:“若猶弱也,冰猶兵也,兵不可弱!”于是,賜名若水,任命他為秘書省著作佐郎。

  八月二十日,張灝兵敗文水的消息傳到了東京,朝野上下為之震驚。當時,宋朝君臣尚不知道金國已秘密向宋朝宣戰,已再次兵分兩路,直指東京。

  宋欽宗最擔心金人縱兵深入,他急忙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采納主戰派何栗的建議,設置四道總管府,即以東京為中心,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設置四道總管府,組建四道防線進行防御,以保衛京都安全。以大名府知府趙野總管北道,范訥副之;以河南府知府王襄總管西道,孫昭遠副之;以鄧州知州張叔夜總管南道,高公純副之;以應天府知府胡直孺總管東道,朱勝非副之。宋欽宗授予各道總管府以特權:事得專決,財得通用,官得辟置,兵得誅賞。宋欽宗令他們立即做好備戰,緊急之時,將以羽檄召之入衛京師。

  另一方面,采納主和派耿南仲的建議,決定向金國朝廷與金軍分別派出使者,請金人暫緩進軍。宋欽宗令劉岑以太常少卿身份充計議使,出使大金國;令宗澤以宗正少卿身份,出使宗望軍中;令李若水以秘書少監身份,出使宗翰軍中。宋欽宗限他們七日內離京出發。

  同日,侍御史胡舜陟上奏,論御戎之策。他奏道:“臣觀漢唐以來御戎之策有五:曰和親,曰守備,曰征伐,曰撫定,曰羈縻。皆因時而為之。和親守備,則施于夷狄強盛之時,漢高帝是也。撫定羈縻,則施于夷狄衰弱之際,漢宣帝光武是也。至于征伐,或施于強或施于弱,必先以中國富盛,兵甲精銳,我有萬全之勢,彼有可乘之隙,然后可舉,漢武帝唐太宗是也。

  今國家承巨奸誤國內侍持權之后,海內虛耗,帑藏空竭,軍律不振,士不為用,金寇乘時,肆其猖獗,長驅乎中原,圍守乎巨鎮。而我動天下之兵,斂四海之財,不能少挫其鋒,此則夷狄強盛之時也。彼強我弱,兵不可妄用。而朝廷必欲以兵困之,不度彼己,王師輕動,于是種師中敗于榆次,解潛敗于南關,折可求敗于汾州,劉仲元敗于大安驛,實犯不韙,自取挫衄。以漢高祖之神武,而又有謀臣猛將不世出之材,破秦項如振槁,猶甘受冒頓之困,不敢與之校。乃知夷狄強盛,制之當自有術,不專以兵也。

  所謂講和守御二策,誠今日之先務。朝廷先遣三使往議和好,可為善矣。更務自守,二策并用,善之善也。伏觀今日命將出師悉援太原,如救焚援溺,其勢可謂急矣。介胄之士,孰不欲踴躍而前?縉紳之士,孰不欲抗議督戰?然兵家善教,見可而進,知難而止,不敢必也。茍不可進必使之進,猶羝羊觸藩,何利之有?徒喪軍氣,非惟不足以救太原,適足以取自弊之道。兵浸單寡,則有不測之禍,不可不慮。

  臣愿陛下以漢高祖為法,與之講和;以漢文帝為法,自為之備。詔宣撫司,勿督諸將決戰,且據要害堅壁固守,以養士卒之銳氣。竢彼有可乘之隙,我有萬全之計,相時而動,以奇取勝天下,幸甚!昔突厥方盛,唐太宗不得已而事之,未幾,擒頡利于北闕下。夷狄盛衰無常,臣謂陛下廣宏巨之量,姑含垢忍恥以俟之,未為晚也。臣自聞河東失利,臣為陛下朝夕深思,竊謂我國愛權宜之計,無出此者。狂夫之言,圣人擇焉,伏望陛下斷而行之。”

  宋欽宗下令,將胡舜陟這份劄子傳閱諸將,以供參考。

大熊貓文學    大宋海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