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軍第一次攻宋(四十六)

  當天,種師道令姚平仲率兵向金軍營地逼近,迫使金軍游騎不敢外出抄掠。果然,金兵皆很緊張,皆憑靠營壘不敢出動。

  在正月二十七日的御前會議上,以李綱、種師道為代表的軍方主戰派意見很明顯占據了上風,得到了宋欽宗的有力支持。會議初步確定了出兵進攻金軍的日期,并做了相應的軍事部署。但是,以李邦彥為代表的議和派對于用兵疑慮重重,他們以為,出兵攻擊金人是一種冒險行為,一旦失敗,前邊的和談努力都將前功盡棄,而國家也將面臨淪喪之危。

  將相之間,在國家大政方針上產生了嚴重分歧。這本是朝廷機密,但奇怪的是,此事很快就在朝廷上下傳播開來。朝廷官員以及社會敏感人士對此都議論紛紛,說三道四,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有鑒于此,正月二十八日,監察御史余應求上書,請求“將相勿爭私忿,早定和戰之計”。他在奏書中寫道:“臣嘗讀六月之詩,有曰: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又有曰:侯誰在矣?張仲孝友。蓋宣王既使文武之將征伐于外矣,若內無孝友之臣以與王居,則讒譖之言日至,忠謀不見用,雖有吉甫,焉能成其功哉!至唐穆宗則不然,裴度以元臣宿望出討幽鎮,烏重、李光顏皆一時名將,勢若甚易,而元稹用事,恐度有功,妨已進取,所畫軍事,皆從中阻壞之,故屯守逾年,迄無成功,夫內外之事相須如此,可不監哉!

  方今強虜入寇,四郊多壘,講和之計雖決,而金帛之數未足,兵將之勢已振,而師出之日無期,是宜內外之臣同心一意,共議國事,以雪恥辱之時也。而道路籍籍皆言,宰相大臣與將帥異謀,朝夕喧爭,未有定論,審如此,豈誠心為國者哉!夫和親征戰之說,漢廷臣論之詳矣。今日之策,未可偏廢,然金帛既不足,虜人必不肯退師。又三鎮三關之地,向以兵力寡弱,不得不姑從之。今諸將援師麕至,而城下要盟,神弗信也。若虜人必要金帛之足與三鎮三關之地,又豈得憚于用兵哉!

  陛下既以兵事委李綱與諸將矣,愿詔執政大臣,以孝友張仲為心,和以濟事,無爭私忿,先公而后私,庶幾大功可立。如或不悛,與夫妨功害能之人當顯黜之求,所謂孝友者而任之,可乎?雖然,戎馬在郊,城門未啟,中外不通,已再旬矣,和戰之計,亦宜早定。愿詔宰執將帥僉議于黼座之前,使將帥出師,與之對壘,然后遣辯士以利害禍福成敗屈直與之言,若能休兵講和,以繼好息民,策之上者。茍貪婪而無厭,攘拒而不受,陛下雖欲勿戰,得乎?又況理直師壯,人有斗心,以宗廟社稷之靈,何憂不克!所可慮者,窮寇遠來,自居死地,困獸猶斗之時也。愿更詔將帥持重應機,無輕接敵,以取萬全之策,不勝幸甚!臣一介書生,不知兵謀,忠憤所激,欲默不能,惟陛下裁擇。”

  其實,關于將相之間的政策分歧,宋欽宗心里很清楚。以前由于軍力不足,為免遭淪喪,宋欽宗采納了李邦彥等人的建議,熱衷于議和,曾努力想盡一切辦法搜括金銀,希望花錢割地以求和平。而現在,勤王之兵已來了二十多萬,數倍于金人,特別是西軍名將種師道已來到身邊,宋欽宗覺得腰桿可以硬起來了,所以,他現在又熱衷于向金人開戰,希望用武力驅逐金人。

  余應求的這份奏書,或許進一步點燃了宋欽宗向金人開戰的熱情。

  宋欽宗從一味求和,迅速轉變為一心開戰,其轉變速度雖然有些快,但并不違背人性情理和基本邏輯。只不過,他現在求勝心切,對開戰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一天之內,他竟然五次派內侍去催促種師道,讓種師道考慮是否可早日出兵。

  種師道很冷靜很沉穩,不肯貿然出兵,他要按計劃等姚古率西軍到來后再攻擊金人,不贊成提前進行攻擊。種師道的表現令宋欽宗有些失望,宋欽宗于是又將希望寄托在都統制姚平仲身上。

  姚平仲驍勇善戰,政和五年在與西夏臧底河之戰中,他斬獲夏人甚眾,一戰而成名,那年他十八歲。童貫曾召見他,交談中發現他很有傲氣,不把童貫放在眼里,童貫很不悅,“抑其賞”。然而,關中豪杰皆推崇他,稱他“小太尉”。宣和二年方臘作亂時,童貫受命領兵前往平亂。童貫雖然討厭姚平仲,但“心服其沉勇”,還是調他同行。此戰,姚平仲功冠全軍。頒賞前,他對童貫說:“平仲不愿得賞,愿一見上耳。”聽了這話,童貫更加忌恨他。其他參戰將領如王淵、劉光世皆得皇上召見,唯獨他沒被召見。

  姚平仲幼孤,姚古收他為養子。姚古目前正率熙河兵主力向東京挺進,趕來增援。姚氏家族與種氏家族在西軍中都很有淵源,都是名將世家,在西軍中影響都很深。

  這天,宋欽宗召姚平仲入福寧殿奏對。姚平仲對宋欽宗說道:“士兵都愿速戰,可現在遲遲不戰,他們都很有怨言。”

  宋欽宗答道:“可種宣撫不同意馬上開戰。”

  姚平仲表示:“臣愿領兵夜叩金營,生擒斡離不,奉康王以歸。”

  宋欽宗聞言大喜,當即向姚平仲許諾:“若成功,當授以節鉞。”

  對于何日前去劫寨有取勝把握,宋欽宗令術士楚天覺推算一下。楚天覺算了算,認為得勝之日為二月丁酉,即二月初一。

  姚平仲于是決定,二月初一夜里,率兵前去偷襲金營。與姚平仲一起執行劫營計劃的大將楊可勝向宋欽宗奏道:“此行決危,又恐失國家遣親主、宰相和議之信,臣欲作奏檢藏懷中,具言臣不候圣旨往擊賊。”他準備萬一劫營不成功,自己就替朝廷承擔起這份責任。

  楊可勝一席話,讓宋欽宗大為感動。

大熊貓文學    大宋海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