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2章 物是人非

  “族兄,高伯逸來勢洶洶,恐怕不好應付啊!”

  臨川郡的一處演武場里,長相孔武有力的周迪正在射箭,而之前參加會議的周敷,則是苦口婆心的在勸說。

  “高伯逸么…確實是個問題。”

  周迪只是有些猶疑,卻并非愚鈍之人。

  如同旋風一樣將江州攪和得天翻地覆,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么?

  對于高伯逸的一些作為,周迪十分欽佩,或者叫驚為天人。

  “我觀此人行事,并不暴虐,但卻是殺伐果斷。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斬草除根。我們本與他無冤無仇,何必鬧到不可開交?”

  周敷繼續勸說道:“梁國喪亂,齊國威壓,陳霸先與段韶兩方幾乎數十萬大軍對峙于長江。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江州諸人看似旁觀,實則無一人能獨善其身。

  我們,何不…兩頭下注?”

  兩頭下注?

  周迪看了周敷一眼,也是回過味來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派兵,但是不易幟?

  名義上臣服于梁國,但實際上幫齊國,是也不是?”

  周敷憂心忡忡的點點頭道:“確實如此。

  那高伯逸用兵如神,此番攻略江州的許多細節我都派人探查了,都是神來之筆。

  此人將來定會名揚天下,絕非池中之物。

  只是,他在齊國卻是漢人,我們若是舉族相投,一旦事態不妙,豈能輕易脫身?”

  周敷的意思很簡單,高伯逸就算再能打,在北齊這種鮮卑當道的國家,會不會有一天被清算?

  似乎他越厲害,被清算的可能性就越大!

  周迪周敷兩人都曾經是梁國任命的將軍,視野寬闊,可不是余孝頃那種土鱉可以比擬的。

  他們的目的,是想保持“中立”,而且這種中立是彈性的,可變化的。

  北齊和南梁的實力對比不同,他們對其中一方傾斜的力度就不同。

  “兩千精兵,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你認為誰領軍為好?”

  周迪沉聲問道。

  “我親自領兵跟著那高伯逸。

  若陳霸先來襲,你打出梁國的旗號便可,就是派兵助陣都行,只是切不可入建康。

  所以無論這次是陳霸先勝,亦或是段韶勝,我們的到時候都有選擇的余地。”

  周敷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讓周迪對陳霸先保持善意,但“聽調不聽宣”。

  周迪平日里十分依賴周敷,聽他這么一說,發現確實是兩全之策。于是點點頭道:“反正你只當是練兵吧,正好窺視一下高伯逸的虛實。”

  亂世里某個家族多方下注,只能說再正常不過。

  三國時的諸葛家,兩晉時的王家,南北朝的弘農楊氏,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周迪和周敷不是第一個,自然也不是最后一個。

  商議完畢之后,周敷將手中的印信等物交接給周迪,并開始安排隨軍家屬的搬遷事宜。

  無論哪一家,隨軍家屬都要一起搬到郢州,以防這些士兵出工不出力。

  第二天當周敷帶著兩千精兵去高伯逸那邊報到時,本以為會大發雷霆的高伯逸,居然喜出望外,欣然接受了周敷的建議,即周迪所在臨川郡,出兵,出人,但不易幟。

  人都到齊之后的幾天里,高伯逸開始進行軍隊整編,同時派人快馬給鄴城的中樞朝廷上書,陳述自己的策略。

  畢竟他整軍都是先斬后奏,落人口實可就不太好了。

  除了周敷外,其他兩家也派了精兵。

  陳定這邊領兵的正是長子陳真,隨軍家屬則由次子陳卓率領,到郢州之后,陳卓還會跟隨高伯逸一起去鄴城為“質子”。

  余孝頃這邊領兵的是他親弟弟余孝猷,隨軍家屬則由長子余公飏率領。

  這些人雖然背井離鄉,但一聽說是去富饒的郢州屯田(就是后來的武昌府,自南北朝以后一直是背靠魚米之鄉的富庶之地),全都是喜出望外。

  畢竟江州南部太窮困了,人多丘陵多,大家守著一畝三分地,日子真是緊巴巴的。

  高伯逸又讓王元遜領鄴城禁軍兩千為一軍,湊足四軍,共八千人,分別為前軍,后軍,左軍,右軍。

  自己則是將原侯平所部精銳人馬整編,五百宿衛軍為親衛,共計五千人為中軍,由李達管轄,直屬于荊州幕府。

  這五軍由高伯逸自己擔任主將,侯平為副將,楊素為行軍司馬。

  然后高伯逸又將這五軍統一定制兵符,口令,換防制度及旗幟。

  暫定番號為“神策軍”,寓意為“神機妙算,算無遺策”。

  與此同時,侯瑱所部四萬人,精簡為兩萬四千鎮軍,分左右兩軍,各一萬二千人。各級軍官,均由侯瑱自行任命。

  這兩萬四千人將移鎮郢州,號“鎮南軍”,與高伯逸所屬“神策軍”同級,互不統屬。

  但“鎮南軍”依舊屬于荊州幕府麾下序列,名義上歸荊州幕府大都督高伯逸節制。

  待戰局穩定后,鎮南軍的家眷將會移居鄴城周邊。

  而被裁剪的冗員,被編入傅伏和慕容儼麾下的鎮軍,就地屯田。

  高伯逸向高洋建議,江州太大不好管理,因此改九江郡為北江州,豫章郡及以南地帶為南江州。

  封傅伏為北江州刺史,慕容儼為南江州刺史,侯瑱為郢州刺史。互不統屬,但都歸荊州幕府節制。

  也就是暫時都歸高伯逸統一指揮。

  同樣的道理,待戰局平穩,他高伯逸回鄴城之后,再將幕府解散。

  這些在給高洋的“陳情書”里面都說得明明白白了。

  幾天之后的一個中午,春光明媚,處理完所有政務的高伯逸伸了個懶腰。

  江州這邊一切妥當了,應該可以回郢州搞事情了吧!

  “主公,外面有個人自稱是你的故人,輕車簡從,一個人前來,就在府衙外候著在。

  我看他氣度不凡,似乎不像普通人的樣子,還是你親自去看看吧。”

  楊素走進來到高伯逸耳邊悄然道。

  故人?

  這里又不是鄴城,有個毛的故人啊!

  “嗯,帶我去看看。”

  高伯逸站起身,臉上波瀾不驚,徑直來到府衙大門前,然后就看到未來陳文帝陳蒨一臉淡然站在面前,身穿粗布麻衣的長袍,毫無架子。

  “大都督,好久不見了。”

  陳蒨拱手行禮道。

  “哈哈哈哈,果然是故人前來,來人啊,備酒送我書房來,有任何人來訪都推掉,就說我今日不見客!”

  高伯逸挽起陳蒨的胳膊就往府衙里走。

大熊貓文學    北朝求生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