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天,劉峰都在朝會殿和眾位大臣商討征討事宜。
最終的結果也很快出爐。
此次征討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為時間,出征時間定在了新歷六年三月初。
第二為規模,根據眾人一致決意,此次出征將傾全國之力,甚至不計代價,不再有任何保留。
第三為戰爭準備,準備時間從十月份開始,包含了物資調動、士兵訓練、動員宣傳等等。
九月二十八日,劉峰在忠烈祠為之前遠征所戰死的將士舉行祭祀大典。
大典同樣由葛洪主持,當初一共犧牲了三十萬人,其中霓虹旗損失七萬,山越旗損失兩萬,漢族損失二十一萬。
而這三十萬人都將進行撫恤,這里面又有百分九十五的家屬愿意接受土地撫恤。
為此,劉峰大手一揮,直接從緬甸、呂宋、南太、尼加拉瓜等自治縣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發,并規定烈士家屬可免除五年糧食稅,允許他們雇傭當地旗人進行耕種,前期兩年的雇傭費用由旗主和政府分擔。
不僅如此,對于戰死的山越旗和霓虹旗家屬,還給予蜀漢戶籍,享受和漢人同等的待遇。
他們可以在其他郡縣買房,也可以創辦工坊,甚至考取吏官,進入統治階級,而這在以前是不允許的。
為了保證軍隊數量,劉峰重新設置了四大旗兵,包括了緬甸旗兵、尼加拉瓜旗兵、南太旗兵和呂宋旗兵。
根據人口規模不同,旗兵的數量也不同,比如在緬甸和尼加拉瓜自治縣分別征召了三十萬,在呂宋縣征召了二十萬人,在南太縣征召了十萬人,合計人數達到了九十萬。
至于原本的霓虹旗和山越旗,前者僅剩下二十三萬人,在裁撤三萬之后還保留二十萬,山越旗干脆名存實亡,不再征召。
而隨著旗兵總數量突破一百一十萬人,劉峰為了制衡,一方面開始重新征召漢人士兵,另一方面也在吸納流民。
由于南華夏相對穩定,流民數量極少,又因為各大勢力全力防堵,即便蜀漢的發展水平較高,也吸收不了多少人。
但在中原地區,尤其是兗州,卻有大批流民等著“救援”。
當初李世民悍然入侵,導致兗州成為了火藥桶。
包括青州孔家、徐州劉邦、豫州趙匡,全部參與進來。
兗州向來人口眾多,范圍包括了魯省南部和豫省一部分,都是屬于人口大省。
根據情報司預估,光在兗州,就有超過五千萬人口。
這也是李世民執意要將其拿下的原因之一。
如今戰火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劉峰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需要先把南通縣給打下來。
南通縣位于長江以北,與尚海郡隔江相望,占據著下游出海口的北翼,被很多人戲稱為“北尚海”,而它災變前,也的確依靠自身地理位置的優勢快速發展起來。
南通縣的面積足有八千平方公里,戶籍人口超過七百萬,即便到今天,根據最新消息顯示,那里的總人口也不會低于五百萬。
更不用說南通境內地勢平坦,河溝成網,全境俱是沖擊平原,耕地總面積達到700萬畝,土壤肥沃,盛產水稻、蠶繭、棉花、油料等作物。
呂四漁場還是是全國四大漁場、世界九大漁場之一。
如今劉邦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兗州,兵仙韓信被調到了北方,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只要占據了這里,期間又有崇鳴島為海軍基地,人員物資往來方便,以后不論往北進攻鹽城,往西進攻泰州,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實際在攻打司馬懿之前,劉峰本不該招惹劉邦,但架不住南通境內八千平方公里沃土的誘惑,最終還是制定了北上策略。
而通過這次小規模戰爭,也可以檢驗關羽和白起兩人的實力,為將來的決戰打下基礎。
崇鳴縣。
自從占領這里之后,蜀漢便投入大批資源進行改造,規劃并建造了一座面積達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城池。
因其本身有一處海港,海路商貿相對繁華,整個縣城的氣象不錯。
這時剛剛到了開門時,日頭也剛剛升起,清晨的陽光照在人身上,不似北方那般寒冷,反而讓人覺得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幾個城門士兵,跟著隊長過來換崗,他們這群人過來的時候,也到了開門時間。
將厚重的城門向左右拉開,伴隨吱呀呀的聲音,在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刺耳。
一開始城門口還冷冷清清,但等到日頭漸高,出入的百姓便慢慢多了起來。
城門令沒有像普通士兵那樣站在門旁上守衛,而是讓人搬了把椅子坐著,一旁還有從蜀漢內陸運來的水果,此時一塊一塊地往嘴里添著菠蘿,倒也滋潤的很。
崇鳴縣已經五年沒有發生戰爭了,而且因為本身是島嶼,在南部還駐扎著實力強大的海軍,更加不會有危險存在。
與其說他是城門令,還不如說是維持治安的。
雖說在這里當差進階無望,恐怕老死了也不過是一名吏官,但至少待遇還不錯,比普通上班族高出兩倍的工資,平時還有獎賞。
當然,他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來自北方。
最近一年來,從北方南通等地不斷有人偷摸著跑過來,一開始主要是成年男子,后來隨著蜀漢戰艦“接手”,一些沒有能力渡江的老弱婦幼也開始慢慢增加。
每當這個時候,他便會利用自身的職務便利,將這批暫時沒有戶籍的“北人”介紹給各大工坊,從而賺取介紹費,多的時候能有一兩百,少的時候也有六七十,一個月下來,一兩千塊錢總歸有了。
這是屬于副業,而且他介紹的都是正規工坊,信物有保證,只不過工資要比當地工人低百分之二十左右,平均五百塊錢的正常工資僅給四百塊。
當然,做這行的還不止他一人,凡是在崇明縣有官方背景的,有不少人都從事這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