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云中子是十二金仙的師兄,肯定是沒有錯的。
不過奇怪的是,在封神世界中,十二金仙都尊稱他為師叔。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跟云中子的另一重身份有關。
云中子其實是昊天上帝的兒子。
由于這個世界,原本就融合了封神世界和西游世界。
昊天上帝是封神世界中的天庭之主。
玉皇大帝是西游世界中的天庭之主。
所以,在這個世界,玉皇大帝,即是昊天上帝。
其實,還有其他證據也可以證明這兩位是同一個人。
譬如,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昊天玉皇上帝,即天也。不得其名,乃曰昊天。”
還有,道藏道門定制言:“玉皇即朝廷圜丘所尊昊天上帝,是謂造物者也。”
另有,上清靈寶卷十三界所治門玄穹主宰說:“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
種種證據證明,玉皇大帝,就是昊天上帝。
所以,云中子才是玉皇大帝的真正親兒子,而十大金烏卻不是。
正是因為云中子有著這一層身份,所以十二金仙才尊稱云中子為師叔。
其實,元始天尊門下的弟子,身份挺混亂的。
譬如,云中子是玉皇大帝的兒子,而楊戩是玉皇大帝的外甥,所以云中子和楊戩應該是表兄弟,屬于同輩。
而在元始天尊門下,云中子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楊戩是元始天尊的徒孫,兩人屬于師伯和師侄的關系。
再有,李靖與哪吒是父子關系,這個沒有任何爭議。
李靖先前拜在西昆侖度厄真人的門下,后來在伐紂時期又拜在燃燈道人的門下,而燃燈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徒弟。
也就是說,在元始天尊門下,李靖與哪吒一樣,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孫,屬于同輩。
言歸正傳。
在封神世界中,云中子算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一個,沒有遭遇到九曲黃河陣削去三花、滅掉五氣的劫數。
這也跟云中子是玉皇大帝的兒子身份有關。
而且,封神劇情的開始,紂王因為對女媧不敬,觸犯了女媧,女媧便命九尾狐貍精迷惑紂王,毀滅商湯。
九尾狐貍精取代蘇妲己,成為紂王的寵妃,開啟了迷惑紂王之路。
此時,云中子明明知道假蘇妲己就是女媧派去毀滅商湯的,他居然想要除掉假蘇妲己,以拯救萬民,扭轉商朝氣運。
他之所以敢這么做,也是因為他仗著他是玉皇大帝的兒子身份。
女媧看在玉皇大帝的面子上,當然不會跟云中子計較。
更何況云中子勸說紂王,最終還是失敗了。
紂王燒了云中子贈送給他的松木劍給燒了,這松木劍可以用來鏟除九尾狐貍精。
所以說,云中子在封神世界,身份特殊,地位超然,即便沒有位列十二金仙,但地位卻在十二金仙之上。
李堯對于云中子的突然出現,既感到意外,又感到不意外。
意外的是,云中子居然出場了。
在寶蓮燈前傳世界中,從頭至尾,都沒有云中子的身影。
不意外的是,云中子的突然出現,極有可能與太乙真人有關。
之前,李堯前往太乙真人的金光洞,讓楊嬋提前得到了寶蓮燈,并且還讓玲瓏與太乙真人切磋了一番。
這讓太乙真人因為李堯的神秘和強大而感到驚恐,肯定會通知師傅元始天尊。
所以,元始天尊可能已經發現他與女媧等上古大神制定的封神計劃,突然出現了重大變故。
于是,便派云中子前來查探具體情況。
如此,云中子才會突然出現在陳塘關總兵府。
可惜的是,他還是來遲了一步,他的兩個兄弟大金烏和二金烏先后被李堯煉化,天蓬元帥敗退,四海龍王也倉皇而逃。
“敢問這位道友,敢問尊姓大名,道場何處”
云中子的話雖然十分的客氣,但是語氣卻是有些陰陽怪氣。
“李堯,海外散修,沒有道場,四海為家”
李堯淡淡地說道。
“海外散修”
“不知是哪個海外”
云中子并不相信李堯的話。
“地球”
李堯見這個云中子語氣不善,直接爆了一個現代詞語。
“地球”
云中子一愣。
他當然沒有聽說過地球這個詞,直接被弄懵了。
“要是沒事的話,我們就告辭了,不要再當跟屁蟲,老是跟著我們”
李堯因為討厭玉帝,順帶著也討厭玉帝的這個親兒子。
他估計,玉帝這個兒子,也不是什么好鳥 “慢著”
云中子連忙攔住了李堯。
他看了一眼楊嬋,問道:“你就是楊嬋吧”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楊嬋驚訝了一下。
“這還不明白,當然是太乙真人告訴他的”
一旁的玲瓏撇撇嘴道。
“你二哥楊戩如今身在何處”
云中子問道。
“這”
楊嬋猶豫了一下,目光投向李堯。
李堯冷笑了一下,說道:“云中子,你打聽你二表弟的下落,所為何事”
“二表弟”
楊嬋先是一愣,旋即驚訝地道:“師傅,你的意思是,這位道長是我和我二哥的表兄”
“是啊,他玉帝的親兒子,你們當然是表親關系了”
李堯點點頭說道。
“他也是玉帝的兒子”
不光是楊嬋,還有小白、玲瓏和哪吒,都是驚訝了一下。
“沒想到這位道友知道的東西還真不少”
云中子也是驚訝了一下。
他行事一向低調,極少離開道場,知道他是玉帝兒子的人,并不是很多,知道的多數都是大佬級別的人物。
“你真的是玉帝的兒子”
云中子剛才的話,就等于承認了他的身份。
“云中子,你突然找到我,不會只是想打聽一下你表弟表妹的下落吧”
李堯猜測,云中子這次突然出現,極有可能與他的突然出現,打亂了元始天尊的封神計劃有關。
“你究竟是什么人,為何要私藏楊戩兄妹倆”
云中子盯著李堯,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