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5章 君臣相宜

  因為在中牟縣耽擱了一日,喦脫也在祥符驛多等了一天,不過還是順順利利地接到了。不過,面對天子以御輦接待的禮遇,柴榮沒敢坐,禮遇歸禮遇,心意歸心意,作為臣子在面對這等恩澤面前,還是該表現出該有的謙恭。因而,柴榮與喦脫一道,護送著那架空車,前往瓊林苑謁圣。

  如此,也取得一舉三得的效果。天子對功臣的恩遇敬重體現出來了,作為臣下面上同樣風光,并且再度烘托出皇權的威嚴,以及天子的至高無上,御輦豈是一般人能夠乘坐的。

  “臣柴榮,參見陛下!”

  “柴卿快快免禮!”對于柴榮的歸來,劉承祐顯得很是喜悅,臉上的笑容幾乎能夠暖化人心。

  “自你遠赴西北,我們君臣二人也有近兩年未謀面了,去歲大典,你不在京,共享盛會,朕這心里也空落落的,甚覺遺憾啊!”劉承祐親自將柴榮扶起,引其落座。

  對此,柴榮也十分感慨,配合著露出笑容,開口就是恭維之辭:“臣雖遠在西北,對朝廷之事卻也有所耳聞,陛下勵精圖治十五載,終于掃平割據,一統天下,再造太平,功德之高,直追三皇五帝,堪稱千古一人,令人敬仰。

  臣雖未逢盛會,卻如大漢億兆子民一般,為陛下歌功頌德,為大漢強盛祈福......”

  “打住!趕緊打住!”劉承祐伸手,笑吟吟地道:“柴卿如此夸朕,朕都要臉紅了,不敢當,實在不敢當!”

  “臣都是肺腑之言!”柴榮微訥,隨后也不由笑了,不過表情迅速恢復了莊重。

  說實話,對柴榮這番表現,劉承祐還真有些意外,什么時候,英國公開始說出這番百般逢迎、千般吹捧的話了。過去,君臣相交,柴榮也不是沒有贊揚過劉承祐,卻也不像這般。

  功蓋三皇,德高五帝,雖然在劉皇帝看來,三皇五帝真算不得什么,但在當世人眼中,那仍是帝王功德的典范,這是崇高的贊譽了。因此,聽得柴榮的夸耀,劉皇帝還是很開心的。

  這溢美之詞,還是看誰來說,像柴榮這樣大臣,猛得來這么一出,還是頗有驚喜感的。

  二人一邊飲著冰鎮的西瓜汁,一解夏日的炎燥,看著柴榮,劉承祐說道:“河西的戰事,打得漂亮,不過一月的功夫,盡復河西,使大漢旗幟再度插上陽關關城,張揚我大漢國威軍威,朕在東京聞之,也不免心潮起伏,滿朝無不歡欣鼓舞啊!”

  劉皇帝這番話,柴榮當然不會全聽全信,但是天子表現出的這種態度,還是讓柴榮安心不少。

  “總算未負陛下與朝廷重托!”柴榮重重地嘆息了口氣,道:“只可惜,與最初的籌謀相比,出現了不小的偏差與意外,以致波折,差點累及三軍!”

  聽話聽音,柴榮一表表此言,劉皇帝頓時就明白了,朝中的那些非議,柴榮是不可能無所耳聞的,而以其性,磨煉得再沉穩,那種剛烈嚴毅是改變不了的。英國公對那些聲音,顯然不滿。

  對此,劉承祐自然是一副大度的表現,揚揚手,說道:“豈能苛求盡善盡美看,也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計劃,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因時因地制宜,才是應該的。

  有些言論,不理會也就罷了,書生之見,不足與同。若是河西之戰,都打得不夠好,那大漢前前后后的那么戰爭,損兵折將也不在少數,豈不都要加以責處了?”

  “陛下英明!”

  在原則性的問題上,柴榮還是很堅持的,他本身可以不在意旁人的非議,但卻不能容忍抹殺將士浴血奮戰的功績,一個合格的統帥,是會愛護自己的下屬,不讓麾下將士失望。

  “不過!”了解了皇帝態度,柴榮又開始就事論事了,鄭重地說道:“臣與諸將,終究是小看回鶻人了,有驕縱輕敵之心。以大漢的實力,本來只需以萬鈞之勢,撲殺過去,結果卻以前鋒,孤兵深入,險些為敵軍所害。

  胭脂山一戰,雖然戰果輝煌,并起到一戰定河西之效,但郭進他們打得很艱苦,一度接近覆滅,損失過半,余者也多帶傷,這都是臣安排不當之過!”

  聽柴榮的總結,面有慚愧之色,劉承祐自然扮演著安慰的角色,說:“卿也不必自責了,朕也非求全責備之人,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結果總是好的,朕也很滿意,將士的功績朝廷也不會忘記,收復河西的將士功賞事宜,兵部已然安排好了,也開始落實了。等到王彥升、郭進等將校抵京,朕還要設御宴給他們慶功!”

  “多謝陛下!”柴榮起身,鄭重地拜道。

  趁著機會,柴榮向劉承祐試探道:“敢問陛下,對王彥升、郭進二人,準備如何處置?”

  “什么如何處置?”劉承祐面露意外之色,似乎沒有反應過來的樣子。

  并不能揣摩出皇帝心里的想法,柴榮還是隱晦地提了下引起巨大非議的殺俘之事。對此,劉皇帝表情肉眼可見地陰沉了下來,嘴里罵道:“這二人,真是膽大包天,令人憤慨!”

  然后又變了臉,輕笑道:“戰場上出的問題,自有你這個統帥負責處置,當時你是如何責罰的?”

  聞問,柴榮說道:“軍杖八十!”

  “你既然已經處置了,那就不需朕再過問,追加處罰了!朕與朝廷,只復責善后與犒賞!”劉承祐語氣輕松地說道。

  “陛下如此胸懷,將士豈能不竭忠盡力以報!”柴榮有些動情地道。

  “將士出生入死,開疆拓土,朝廷不當辜負!”

  “歸義軍的問題,你如何看?”劉承祐又提起一件讓他不怎么開心的事。

  “臣以為,曹氏內部的問題,可由他們自己解決。瓜沙之地,我軍進駐之后,已然掌控在朝廷手中,以盧多遜的才干,足以穩固之。至于曹元忠,是個聰明人,他當會給朝廷一個交代!”柴榮道。

  在大漢的計劃中,楊廷璋以瓜沙之眾東向,配合朝廷收取河西。不過,結果也不怎么順利,當家做主的曹元忠固然下定決定歸附朝廷,但歸義軍終究不是他一人的歸義軍。

  在歸義軍以及曹氏內部,都是反對者,這些人對中原、對大漢當真沒有什么感情,都是把瓜沙當作他們的領地、族產。說是會得到朝廷的優待,但朝廷豈能對所有人都高官重爵厚祿?

  于是,一干既得利益者,抱團反對入漢,引起了一場歸義軍內部的沖突,有這么一群人扯后腿,乃至對抗,自然給盧多遜與楊廷璋在瓜沙任務進展不順利。

  所幸,曹元忠是真心要歸附中原,又有曹元恭等重要文武支持,這才平息了反對聲音。不過,耽擱的那么多時間,也完美地錯過了夾擊的時機,等整頓好的數千歸義軍東進時,漢軍已兵圍肅州。

  雖然結果是令人滿意的,但發生在歸義軍的波折,傳入東京,還是讓劉皇帝甚為不滿。在他看來,這就是三心二意、首鼠兩端的表現。

  也就是曹元忠前后表現始終如一,否則來自皇帝的大棒早就打下去了。此時,聽郭榮的建議,劉皇帝也同意了,目前河西局面,還是以穩定為主。

  只不過,心中已然下定了決心。原本,他是不打算對歸義軍與曹氏進行太大的動作,但現在,在劉皇帝的計劃中,歸義軍必須全面拆分整頓,曹氏及瓜沙政權的主要家族,悉數內遷!

  天才一秒:m.zhhbiqu

大熊貓文學    漢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