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2章 大朝會

  乾祐元年二月望,帝御崇元殿,大朝。

  這是劉承祐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十分隆重,十分慎重,劉承祐也異常重視,前期籌備充足,甚至為奏報事,列了個小抄。

  方入寅初,劉承祐便自御榻起,盥洗進食,素食小粥墊肚,粥很干。更朝服,僅將那套華麗繁瑣而沉重的冕服加諸于身上,便耗費了小半個時辰。及至晨曦,東京五品以上職官并進奏吏、外使依序進宮,劉承祐方在控鶴軍士的護衛下,乘車輿,過宮門,至殿前,在眾臣的目光下,穩步入內,登御階,上金座,居高臨下,坐北朝南。

  朝拜,爾后是由禮儀使張昭親自宣讀的一份賀贊辭。然后是劉承祐降制宣讀:“朕以渺躬,獲纘洪緒,念守器承祧之重,懷臨深履薄之憂。屬以天道猶艱,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國有大喪,群寇幸災而伺隙”

此制文,基本上就是陳述了一遍劉知遠駕崩后,大漢的艱難處境與險惡局勢,描述他以幼主繼位,嘗膽履冰,廢飧輟寐的憂慮與忐忑。回顧前番創業大漢、經構江山的過程,謙虛地提了一下他鼎定河北、平叛鄴都的功績。又表示了一番他保延洪之運,守不拔之基,使天下承平,永安遐爾的志向。冀望于群臣輔弼,將士用命,上下協心,以衛江山  寥寥千言,盡顯陶谷的文采。似這等官方制文,陶谷寫起來,是得心應手,四平八穩,格外老辣。

  其后,便是諸使進告。基本上,就只吳越國與馬楚的使者,二人還未離去,被拉來充數的幾名胡人不能算。劉承祐于大朝會上,承認二國主尤其是因政變被推舉上臺的錢弘俶名分,降制加恩:“東南面兵馬都元帥、兩浙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錢弘俶加諸道兵馬都元帥,天策上將軍、湖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楚王馬希廣加守中書令。”

  后又是諸道州節度、州使的進告,依敘奏報,以河東、成德、魏博、鎮寧、河陽這幾鎮為主,陳述匯報地方州縣治理情況,都是喜事好事,沒有一點壞訊,匪盜止,民安定。

又有不少“神異”之事發生,一并奏來。恒州有深山霞光萬丈,數十里外可見;晉陽佛寺,突生仙音裊裊,似有佛陀臨世;河陽漁民捕得大魚,剖其肚,得“無字天書”;西京洛水上神碑浮現,上刻神紋,佇于水面半個時辰落;京郊有白鹿現  以上異象,懂得人都懂,但是,傳播開來,對天下愚民,當是很有效果的。

  告一段落后,本次大朝會的戲肉來了,新主繼位,對在京百官、禁軍并天下道州節度的恩賞制書。內容很多,很長,由兩名常侍,輪番朗讀,亦費了小半個時辰,方才結束。

  百官的恩賞,如此前所提,沒有太大的變化,多輪轉官位,加些虛銜。最主要的,還是對朝中實職權位的調整。

  楊邠以樞密使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吏部事,徹底從樞密院“解脫”;王章仍為三司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蘇逢吉以左仆射、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判刑部事;蘇禹珪為右仆射、宏文館大學生、同平章事、判禮部事;竇貞固仍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司空、判工部事;李濤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檢校太尉;另外,以守太師、齊國公馮道為尚書令、同平章事,馮道這個老狐貍,直接被劉承祐復起為相,入政事堂理政。

  七名宰臣的任用算是正式定下,除了馮道的“亂入”與楊邠職權削減之外,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當然,只有劉承祐自個兒心里清楚,這只是暫時的。

郭威以樞密副使進樞密使,這是劉承祐幾經考量后,做下的決定。魏仁浦為樞密院學士,陶谷為中書舍人、翰林院待詔;范質為中書舍人、知制誥  余者不敘。

  而在東京的侍衛親軍人員上,劉承祐還是沒能忍住下手,沒有大動作,史弘肇、劉信仍舊為一、二把手,其余高級將帥各加恩典,但是對于馬全義、韓通、向訓等舊部,都有實職擢拔。

  韓通加為護圣左廂都虞侯,向訓以東西班都虞侯兼令皇城使。馬全義,作為跟隨劉承祐最早的將領,若不是因為實在太年輕,劉承祐都有心直接以其為龍棲軍都指揮使了,他才二十二歲。另外,劉承祐侍衛頭子李崇矩,被他任命為內殿直都知,統兵去了,搞情報、玩特務,他實在不擅長。至于劉承祐秘密組建的那支情報隊伍,暫時沒有考慮好用誰統管,甚至如何處置,都還猶豫。

  對軍隊,劉承祐最大的動作,便是將控鶴、內殿直、散員這三支長駐于皇城的三支軍隊,交由大舅李洪建統帥。雖未明確表示,脫離侍衛司的統管,但界限已經出來。劉承祐,這也是在為“殿前司”的成立,做鋪墊,東京禁軍,盡歸于侍衛司統率,實在是太讓人心驚肉跳了。

  此前,雖然設立有殿前都部署、大內都部署之類的軍職,但基本都是名頭響亮,所轄力量薄弱,且沒有從制度、機構上面明確獨立出一個衙門來。劉承祐這是,小作嘗試。

  趁著恩制下的機會,造成既定事實,彼輩將帥,受劉承祐恩典,縱使心有不甘,也只能暫且捏著鼻子認了。

  至于天下諸節度,皆有恩賞,但在劉承祐的意志下,終究有個高低差異。河東劉崇、幽州趙延壽、鄴都高行周、兗州符彥卿、襄州安審琦、涇原史匡懿、夏州李彝殷并加使相、功臣名號,進爵,余者悉加虛銜,像什么侍中、侍郎、司空、司徒之類字樣的官位,根本不要錢,隨便灑。

  至于已故武寧軍節度使王周,追加公爵,以河陽節度使武行德移鎮。

  “陛下,石氏不能守江山,乃立大漢,而今天下乃乾祐當朝,然鄴都仍屬廣晉府,京兆仍駐晉昌軍,其所謂廣晉、晉昌者,實不合時宜。請陛下易其名,以倡大漢天興!”宰臣竇貞固聲音洪亮,請奏。

  日頭高照,將崇元大典照得透亮,大朝會,已經持續三個時辰了,對于殿中所有人都是個不小的考驗。

  劉承祐也一樣,無論精神還是體力的消耗都異常大,高居御座,還不能亂晃,身上的冕服此刻變得異常沉重,微微顫動的十二旒珠都有些晃眼。

  聞其報,劉承祐深吸一口氣,提了提神,沉聲說:“詔改廣晉府為大名府,晉昌軍為永興軍!”

  “是!”

  此事,自然也是早與劉承祐通過氣,定好的。否則,劉承祐的反應,還不至于這么快。

  隨著竇貞固奏完,百官奏事,也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了。殿中,慢慢地安靜下來,似乎無事可奏了。

  看得出來,在場大部分官員,尤其是那些老臣,真的扛不住了,身形都有些發顫。

  “報!”“恰”此時,殿外突傳一通事郎的大聲奏報。

  “啟稟陛下,鳳翔王招討使奏報,于寶雞雞峰山,大破蜀軍,殺敵上萬,俘三千人,蜀軍主帥張虔釗率殘兵狼奔山林,我軍趁機,轉攻大散關,已奪之!”

  此報一出,滿朝雀躍,已有些萎靡的朝臣們,一下子來了精神,皆面帶喜色。很快,以蘇禹珪為首的一干儒臣,開始向劉承祐歌功頌德。

  事實上,一場大勝,對于如今的大漢朝廷而言,就是一劑強心劑,對固基業、穩人心、懾天下,有無比積極的作用。

  當然,此事同樣的,劉承祐也提前一天便收到了消息,壓下不發,留到今日朝上,最后,搞出這么一出“通報儀式”,為劉承祐再添一分神圣性。

大熊貓文學    漢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