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可聊表心意,同時也是怕他們脫水中暑,在農田的兩頭各擺了一個茶水車,無限量供應糖鹽水和冰鎮酸梅湯,一整天下來這兩樣飲料都不知道喝掉了多少桶。
有了去年的經驗,大兵們就愛來四柳村給祁可干活,飯菜好吃又管夠,只要不浪費,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但常年飽受饑餓的大兵們哪里會浪費糧食,所以餐餐都是盆光鍋凈。
割麥的大兵們花了兩天時間完成任務,前一天就干了大部分,后一天主要是掃尾,田里散落的麥粒也都仔細地撿干凈了,等到第三天,打捆的麥子全都運去了曬場,大兵們撤出,農田交還祁可。
祁可對麥子的估算產量這三天也傳遍了全村,丁蕊他們一點都沒保密,在他們看來這沒有保密的必要,完全沒想過萬一估算錯誤會不會丟臉,他們滿腦子記得的都是五六萬斤入倉小麥,原來這就是豐收。
柏擎他們對這估算的產量也是相當意動,正好后續晾曬、脫粒、風車吹、再晾曬的所有事仍然還是大兵們全權打理,不用村民或者祁可手下女仆沾一根手指頭。
雖然沒有稱重過,但干活的人知道自己使了多少力氣,老將軍和柏擎他們這樣的將領還在耐心地等麥子曬好干燥后進行稱重,連續干了數日的大兵們心里多少已經有譜,五六萬斤的產量搞不好真有。
老將軍等人聽到士兵們私下的議論,心里也是美開了花。
一遍遍的翻曬糧食到后面幾次,為了減少麥粒中混雜的灰塵沙石草屑,曬場上鋪滿了讓蔑匠編織的曬席,每日曬完糧食裝筐時還會用大篩子再篩一遍灰,都是為了最后裝袋時以免一袋糧食半袋廢物。
最終,在好運地連續度過了半個月的烈陽高照后,翻曬多日的小麥在諸多老農的判斷下可以歸倉了,稱重裝袋的時候到了,這又是一個好似過節的日子,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在曬場邊緣圍觀,勸都勸不走。
裝糧食的麻袋一袋裝五斗,十斗一石,正好一根扁擔挑走。
這些活也都是大兵們幾人一組分工合作,有裝糧系袋的,有用扁擔將糧食挑到記賬處的,那里搭了個臨時草棚,由柏老將軍、柏擎等一干將領當場見證,祁可到這會兒終于派上了一個用場,派了賬房過去做記錄。
為了加快裝袋的速度,祁可還出了一個討巧的主意,用兩根條凳橫著架起一張長梯,將麻袋插入兩根短杠之間的空隙,把袋口翻好,再在上面壓一個破了底的破鍋當大號漏斗,兩個大兵合作裝滿一斗后閉眼順鍋倒,一點不灑地直落袋中,裝了五斗后把破鍋拿開,順手捋順袋口扎緊后即可從下方拖走,要是想圖更省事,還能再放個籮筐,扎緊袋子后連籮筐一起拖出去,省了拖出糧袋搬進籮筐這一步動作。
大家都不傻,看明白這討巧省力的主意后滿場哄堂大笑拍手叫好,長梯和條凳家家戶戶都有,離曬場近的幾戶人家湊一湊就湊了好幾組出來,祁可提供破鍋,煮豬食的、仙客來廚房煮飯燒菜的,破了底的破鍋她有的是,不然她還想不到這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