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云,你這說的啥話喲?我家蓮兒是那種人嗎?家里親嬸嬸過去串門,她高興還來不及呢!”
孫氏拉著鮑素云,痛痛快快的說了一番。
這番話,孫氏說得理直氣壯,非常的有底氣。
這若是讓村里其他人家的婆婆們看到,只怕心里都會羨慕。
為啥呢?
不僅僅是因為孫氏這個婆婆在替媳婦兒拿主意,別人家的婆婆其實也能利用自己的輩分去壓制媳婦,讓媳婦就范。
但是,媳婦如果心里不痛快,不是發自內心的情愿,那么,即便她表面上遵照著婆婆的意思去做了那些事,
但是實際上,當婆婆推薦的親朋好友過來做客的時候,媳婦可能會陽奉陰違。
甚至有時候還會借著打罵家里的貓狗,或者調皮的小孩子來智商罵槐,讓親戚朋友尷尬,也讓婆婆下不來臺。
等到親戚朋友離開了,甚至還沒等親戚朋友離開,可能做婆婆的就要開始找媳婦算賬了。
到那時,真的就是幾敗俱傷。
所以說,即便是如譚氏這般強勢的婆婆,也只會用自己的勢頭去壓制媳婦們做一些家庭內部的事務。
譚氏輕易不會壓制媳婦們去招待親戚朋友,比如梅兒回娘家…
這么多年,楊華梅回娘家在哪房吃飯,由哪房哥嫂來招待,老楊家都是有一整套規則的。
那就是看老兩口這期間是由哪房贍養,就由哪房來招待。
有一種情況例外,比如,這期間老兩口是跟著三房過日子,但是楊華梅回娘家卻是因為四房五房這些房辦喜事才回來送賀禮,那么這種時候就不需要三房招待,而是由辦喜事的那房來承擔。
好了扯遠了。
就說眼前的事吧,看著孫氏信誓旦旦非常自信篤定的邀請鮑素云到時候一定去小安和何蓮兒的宅子里做客。
鮑素云心里其實也是非常羨慕的。
因為她絕對相信三嫂孫氏能說出這番話,不是寒暄客氣,而是何蓮兒也是這個意思。
即便是鮑素云自己,即便她和兒媳婦蔣桂玲的關系處的好,從未紅過臉。
但是,在沒有征詢蔣桂玲意見之前,鮑素云是不敢輕易幫蔣桂玲招攬客人的。
但三嫂孫氏卻能,足以見得三嫂和何蓮兒的婆媳關系更為親近和信任…
而且,當孫氏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前面原本已經鉆進了車廂里的何蓮兒還又再一次下車,親自來到后面鮑素云她們的車廂跟前。
她依在孫氏的身旁,乖巧溫順如同孫氏的小棉襖,臉上帶著真誠的微笑,順著孫氏的話語說:“五嬸,咱是自家人,我在村里受您的照顧,等到了慶安郡,您一定要多去侄兒和侄媳婦的家里玩,”
“我年輕,育兒方面有些地方不明白的,少不得還要跟五嬸您請教呢,您到時候可別嫌我給您添事才好呀!”
這番話說的,讓鮑素云真的是聽得腰桿子都挺起來了。
“好,好,咱們互相照拂!”鮑素云輕拍著何蓮兒的手說。
何蓮兒高興的‘嗯’了聲。
孫氏看到何蓮兒上了車,又下來了,當即就無奈的蹙起了眉。
“我的小祖宗,你咋還下來了呢?快快快,趕緊上去。”
在孫氏的觀念里,同樣也是在鮑素云以及村里很多人的觀念里,若是準備出趟遠一點的家門,臨行前就要謹慎的把該帶的東西給收拾好。
忌諱上了車,出了門,又掉頭回來。
哪怕落下了啥東西,都不要自己回來,必須待在原地,讓家里人給你幫忙送過來。
可是何蓮兒這都上了馬車,又下來,被孫氏見著了,可不得郁悶嘛!
所以孫不僅說完,還伸出雙手像攆小雞崽子似的把何蓮兒往前車那邊攆。
何蓮兒俏皮的吐了吐舌頭,跑回了前車。
孫氏更加無奈的搖搖頭,“這孩子,看著溫順乖巧,其實心性還是個孩子呢!”
疼愛的話語,根本不像是當兒媳婦,更像是看做閨女。
這讓旁邊的人,都跟著發出了善意的笑聲。
楊若晴發話了:“好了好了,娘,你和五嬸就不要在這妯娌情深了,讓他們動身吧,莫要耽誤了!”
“有啥話,到時候等臘月你們都回來過年了,再開個茶話會得了,我提供瓜子花生哈!”
大家伙又都笑了。
楊華洲那邊也過來跟孫氏這道別,“三嫂,我也祝你和三哥此去京城,一路順風!”
孫氏笑著連連點頭道謝。
楊華忠說:“嗨,我們到時候去京城,還得從慶安郡走,到時候咱還得見一面的,這些話等到見了面再說!”
楊華洲也笑了,是啊,去京城,找的是慶安郡的鏢局護送,三哥三嫂肯定會去慶安郡小呆一兩天做周轉的。
確實還能再見一面。
三輛馬車一起出發。
其中一輛是五房的,還有一輛是三房的。
三房一輛坐人,另一輛完全就是裝載東西了。
楊若晴和小朵一個左一個右,攙扶著孫氏站在路邊送行。
孫氏還要往前走,根本不可能穩定的站在三房門口目送的,跟在馬車后面往前挪動著步子送行。
等到馬車在視線中遠去,漸漸濃縮成一個小黑點的時候,楊若晴和小朵都已經攙扶著孫氏沿著門口的大路走出好一段了。
甚至,都把四房的新宅子遠遠甩在了身后。
“娘啊,差不多咯,再走下去咱就要到清水鎮了。”小朵提醒說。
楊若晴卻環顧四下,感覺可以在這路邊修建一座涼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往后大家伙兒送行,就以此涼亭為界限,送到涼亭里附近就止步。
孫氏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的,竟然走出這么遠了。
她有點不好意思,看了眼小朵和楊若晴,關心的詢問道:“你們腿都走酸了吧?咱回,回吧!”
兩個閨女攙扶著孫氏掉頭往回走,孫氏還是忍不住又扭頭往身后大路延伸的方向張望,三輛馬車已經徹底遠去,看不到一點點痕跡了。
孫氏的眼神里掠過一絲落寞,這才轉過身,往長坪村的方向走。
楊若晴也悄悄往身后看了一眼。
這幕場景,讓同為母親的她,也忍不住想起了自己遠在外地的兩個兒子,辰兒和大志。
辰兒已經離家很多年了,都不曾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