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繁陽城。
此刻已經是黃昏了,太陽西斜開始慢慢地一點點消失掉。
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身上的戰甲滿是鮮血,太史慈顯得要比關羽更加辛苦一些,整個人都撐在了城墻邊上。
兩個人就看著這密密麻麻的冀州大軍如同潮水一樣退了下去。
這樣的攻城戰斗已經持續了十天了。
對于在清河國的漢軍而言,戰爭是從上元節后的第二天開始的,而對關羽太史慈以及鎮守繁陽城的這些將士們而言,跟袁紹的戰爭早在十二天前就拉開了序幕。
一個第三軍團的校尉跑到了太史慈的身邊,攙扶著他。
太史慈張口問道。
“今日的戰損如何,我們還剩下多少人?”
“將軍,末將剛剛下去統計,今日我們損失了五千名戰士,重傷不能戰者兩千余名。
第三軍團加上第四軍團能夠戰斗的將士們只剩下不到六萬了。”
關羽跟太史慈一聽,心中都忍不住的顫抖。
因為時間的推移,漢軍將士們一直承擔這么高強度的戰斗,使得每一天的損失都在加大。
繁陽城是座小城,需要防守的城墻面積不大,第一天袁紹派大軍全力攻城,漢軍不過才損失了兩千人,現如今十天過去了,一天內戰死的人數都已經超過五千了。
無力感在太史慈心中滋生。
“守城物資還剩下多少?”
“將軍若是以今天這個速度消耗下去,不出五天我們所有的守城物資就沒了。”
關羽皺了皺眉頭,然后對著這校尉說道。
“下令讓將士們連夜輪班將城內的民房全都拆除掉,拆下來的材料全部拿來守城。”
“可是將軍,這繁陽城中還有千戶百姓,他們要是不愿意怎么辦?”
“都什么時候了,還管的了那么多,清出一塊兒安全的空地,拿軍帳出來給百姓們住。”
“那這樣一來我們的軍帳就不夠用了。”
“身上沒傷的擠一擠,把位置都騰給百姓們跟受傷的弟兄們。”
這校尉看了一眼太史慈,太史慈隨即說道。
“就按照關羽將軍說的做,快些下去辦吧。”
“諾。”
袁紹本以為劉凱會集中兵力與他來個大決戰,但是卻沒想到劉凱會派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孤軍深入魏郡,在他看來若是自己能夠在一開始就吞下這么大的一塊兒肥肉,一定能夠極大的削弱劉凱的實力,拉近彼此之間的差距。
但是讓袁紹沒有想到的是,頂多再有七八天就能夠破城的時候,后方傳來了一則令他膽寒的消息。
“主公,漢軍出現在司隸,現在正在強攻湯陰城,若是湯陰城破,漢軍便可直驅鄴城。
主公快下令讓一部分大軍回援鄴城吧。”
說話的人正是隨袁尚一同留守鄴城的謀士審配。
他急急忙忙的日夜不休從鄴城趕來就是為了找袁紹要援兵,不然靠著鄴城那一萬守軍如何才能夠抵擋人數不明且來勢洶洶地大漢官軍。
鄴城是袁紹多年經營下,才有了今天的這種規模。
若是漢軍那邊的人數只有個五六萬,袁紹相信靠著城墻之堅利,袁尚拿那一萬守軍再加上城中各府的守衛仆役,足以湊出兩萬人撐上十天,可審配一句人數不明直接搞得袁紹整個人都猶豫了。
考慮了許久后,袁紹才開始張口說道。
“你帶著十萬人回援鄴城,告訴吾兒,把鄴城給他老子我給守住了,這都是給他自己守住未來的江山。”
審配聽完之后大喜過望,連連對著袁紹磕頭。
“主公,屬下一定會輔助好世子的。”
“嗯嗯,鄴城情況危急你就先趕回去吧,這件事情暫且不要透露出去,以免顯奕內心失衡做出對尚兒不利的事情出來。”
“主公放心,屬下一定會告誡世子,讓他謹言慎行,守衛好鄴城,臣先帶兵回鄴城了。”
“嗯嗯,去吧。”
看著審配遠去地背影,袁紹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冀州軍大營為了斷絕繁陽城與外界的聯系,所以大營就建在繁陽城外一里的距離,十萬大軍突然拔營離開,直接就空出一大片的空地。
這么突然地景象自然是沒有瞞過城墻上守夜的漢軍士卒。
士卒將這一消息報給了關羽太史慈之后,他們兩個立馬就感覺是劉凱發起了下一步的動作。
雖說繁陽城的壓力還是很大,但是關羽跟太史慈兩人卻是心安了不少。
袁紹分兵就說明了他肯定是遇到什么威脅了。
知道冀州大軍撤回了一部分之后,漢軍戰意盎然,第二天的損失比較前些時日都要少了許多。
戰損再次拉到了三千余人,即便是這樣袁紹也沒有放棄吃掉太史慈他們這一波漢軍的想法。
繁陽城中的幾十輛投石機,因為高負荷的運轉,直接就損壞了四輛。
但是即便是這樣,關羽還有太史慈也不敢讓投石機停下來。
因為只要有投石機在,冀州大軍就不能全部都撲上來,三十多萬大軍圍著一座小城,那城內的投石機不是一砸一個準么,你就算是想躲避也會被擁擠的人群給攔住。
劉凱也知道繁陽的戰況肯定危急無比,所以才加快了速度朝著館陶而去。
兩天的時間,近衛軍團的騎兵跟第二軍團的騎兵就已經趕到了館陶城下,后面的步卒估計還要兩天才能夠到達這里。
至于第一軍團則是因為護送押運攻城器械還有物資的民夫,怕是要更遲才能夠到達館陶城。
劉凱這么早帶兵前來也是為了看一看自己的王霸之氣能不能直接就讓這館陶城內的防軍還有官員開城投降。
第三天下午一到達此地,八萬騎兵便將館陶城給團團圍住了。
近衛軍團跟第二軍團在之前與胡人的戰斗之中雖然沒有第一軍團損失的將士多,但是也損失了有兩萬名將士的性命。
這才導致只有八萬人趕到了館陶城。
將整座城池團團圍住之后,許褚上前大喊道。
“館陶城縣令何在,大漢齊王在此,還不趕緊開城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