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說岳山給李淵寫了傳記也很驚訝,連忙接來過翻看起來。讀完之后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李家王朝是怎么建立的他很清楚,齷齪事真的沒少干,岳山這是把他們寫成白蓮花了。
他雖然很喜歡‘虛名’,但看過這篇傳記還是覺得有些臉紅。
不過,他喜歡。
“你怎么會想起寫這篇傳記的?”
“太上皇或許有許多瑕疵,但他終結亂世還天下太平的功績,是值得我們這些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所感恩銘記的。”岳山解釋道:
“但天下人對這些并不是很了解,或者說不關注,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讓天下人知道這些。且太上皇已經走了,也應該為他的一生蓋棺定論。”
李世民頷首道:“翠嵐此言深得我心,好,就依你。我這就讓禮部把這篇傳記以邸報的形式昭告天下。”
他自然知道這篇傳記對李唐的好處,別的不說,收割一波民心還是沒問題的。
岳山卻有不同意見:“以朝廷邸報的名義發表恐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以為還是以我個人的名義發表在渭水學報上最為合適。”
李世民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岳山的意思,這篇傳記美化的地方實在太多,以官方形式發表絕對會被人嘲諷一波李家不要臉。
以私人的形式發表就沒有這個問題,即便寫這篇傳記的是岳山。外戚始終是外戚,他姓岳不姓李。
且私人發表和官方以邸報的形式昭告天下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前者大家最多也就是嘲諷岳山無腦拍李淵的馬屁,但孫女婿吹噓爺爺是很正常的操作,挑不出大毛病。
后者就是皇帝昧著良心鼓吹洗白自家祖先,忒不要臉。
這個道理并不復雜,李世民剛才只是沒往這方面考慮,被岳山一提醒自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兒了。
于是道:“還是你考慮周到,就放在渭水學報上發表吧。”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好似想起了什么,轉而說道:“最近彈劾渭水學報的奏折很多,理由就是學報發行全國十七道一百二十余州,影響力甚廣,一旦被有心人利用恐會引起天下動亂。”
“我相信你不會做危害天下的事情,那些奏折都被我壓下了。但你也要看好渭水學報,別給我惹出亂子。”
岳山感激的道:“謝圣人信任。”
渭水學報被人彈劾這件事情他早就有所耳聞,并不覺得奇怪。報紙創辦之前他就做好了被彈劾的準備,而且那些彈劾他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擊他。
報紙的威力但凡有點眼界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么危險的東西要是沒人彈劾,岳山才真應該擔心,大唐是不是要完了。
在創辦之初他就已經想好了對策,只是當時報紙的威力還沒有顯現出來,貿然把對策拿出來沒人會當一回事兒。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了,正是拿出來的時候。
“為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報刊兩者皆占不能輕易交到私人手里,即便是我也不行。”
“報刊的好處大家都能看得出來,門檻又低,必然會有不少人模仿。只是他們摸不清朝廷的態度不敢輕易出手。”
“若朝廷置渭水學報不理,用不了多久天下就會多出幾百種報刊,到時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強行禁止也非良策。報刊畢竟是利器,用的好于國于民都有利,朝廷不能因噎廢食就這樣把它扼殺掉。”
“最好的辦法是出臺相關法令規范報刊市場。”
李世民欣慰的點點頭,岳山果然從不讓他失望,即便謀私利也絕對不會妨害朝廷。
報刊的危險性他豈能看不出來有心想要禁止,但這畢竟是岳山搞出來的,就這樣禁掉恐怕會傷了雙方的感情。
而且也正如岳山所說,報刊用好了確實是朝廷手中的利器,他又有些舍不得就這樣禁掉。
兩難之下他只能把所有的彈劾都壓下去暫且不提這件事情,但私下已經命人牢牢盯緊渭水學報,不要搞出什么不該出現的文章在上面。
而現在他只是把心中的想法稍稍透漏一些,岳山馬上就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可見他心中是有數的。
“你有何想法,不妨一并說出來。”
岳山拿出了早就想好的辦法:
“第一,朝廷設立一個部門專門管理報刊、書籍等出版物,完善相關律法。”
“第二,設立辦報門檻。想創辦報刊必須獲得朝廷的許可拿到許可證,私下辦報的一律嚴懲。”
“第三,規定報刊禁止刊載的內容種類。比如反人類的、教唆人為惡的等等,凡此類文章一律不能刊載。若有就給予已經處罰甚至收回許可證。”
“第四,每一期報刊出版前必須要先經過朝廷相關部門的檢驗,確定沒有違法違規信息才能刊載。”
“暫時我就想到這么多,圣人以為如何?”
李世民道:“你果然早有準備,每一次你都能想到別人前面,不錯不錯。你的建議很好,等太上皇入土為安之后我在召集眾臣商議此事。”
“圣人謬贊,愧不敢當。那…我現在就去找渭水書院趕緊把這篇傳記發表了。”
“嗯,去吧。你辛苦一下,盡快把這篇傳記發表,這幾天可以不用來宮里。”
得到允許岳山就離開了皇宮,馬不停蹄的來到書院找到王績。
“這是…”看著手中的傳記,王績都有些不敢相信。
在太上皇駕崩的時候刊載一篇關于他的傳記,對渭水學報來說絕對是一種榮譽,而且也是江湖地位的體現,更是一個護身符。
渭水學報蒸蒸日上他自然開心,但也開始擔心會不會遭到朝廷的打壓。就算岳山能暫時抗住來自朝廷的壓力,地方上呢?
地方上的官吏可以隨便找個借口禁止學報發行,你連講理的地方都么有。
現在好了,這篇傳記刊載之后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最起碼短期內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圣人對你還真是信任,這蓋棺定論之事都能讓你插手。”
“這也是壓力啊。”岳山嘆了口氣,道:“我已經把建立報刊管理機構的事情告訴了圣人,他已經同意。你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王績笑道:“那就好,如此我就可以放心的辦報了。”
之后兩人就一起來到位于書院一角的渭水學報辦公室,把傳記交給他們,讓他們用盡快的速度印刷。
對于這份傳記,報社成員自然是拿出了十二萬分的專注去處理,生怕哪里出錯把自己給撩進去了。
工作交代下去之后,兩人開始參觀報社。主要是岳山參觀,王績介紹。
“按照你的建議報社分為編輯組,專門負責審閱來稿或者向專人約稿。通過他們的審核后會進入校對組,審查里面有沒有錯字亂句和敏感違規信息。”
“通過校對后就是排版…排好版之后在把樣本送到印刷作坊進行印刷…最后通過我們的渠道運送到大唐各地。”
“一開始大家還不習慣經常出錯,經過幾期磨合后總算摸索出了一些門道…現在總算步入了正軌,讓我也省心了不少。”
岳山贊道:“無功兄受累了。”
王績笑道:“這種累我甘之若飴。”
當年他在官場混的不如意準備辭職隱居,被裴矩邀請參加大字典編撰,從而結識了岳山。然后半推半就當了龍首山書院的院正,替他打理書院。
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居然開啟了自己的第二生。
以前別人提起他的時候總會來一句:這位是大儒王通的胞弟。雖然他以兄長為榮,但老是被人這么說心中還是有些無奈。
想改變這種情況太難了,他兄長就是一座高山,不只是他有人的山,而是豎立在整個時代所有文人面前的山。別說超越,望其項背都很難。
王績有自知之明,他這輩子都別想擺脫‘王通胞弟’這個標簽。
然而人生最大的精彩就來自于各種驚喜和意外,就在誰都想不到的情況下,他稍稍追上了一些兄長的步伐。
這都要歸功于岳山和渭水書院。
岳山新學的提出給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他受此啟發完成了《周易注》和《老莊注解》兩部書,都成為新學的核心典籍。
他個人的地位也從一位名師大儒一躍成為一代宗師。
別人提起他再也不會冠以他是誰誰誰的什么人的頭銜,他就是他自己。就算提起他兄長王通,也會把兩人并列,說一句‘賢昆仲皆為當世大儒’。
而書院也已經成為他宣揚自己學問,實現自己人生抱負的地方。看著書院一天天壯大,他打心眼里覺得開心。
所以他才說做這一切他甘之若飴。
岳山也明白他的想法,所以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在繼續客氣什么。
“印刷采用的還是蠟印嗎?”
“不是,蠟紙壽命有限,小批量印刷蠟印非常方便合適,大量印刷就不行了,光刻蠟紙就能把人累死。現在用的都是雕版。”
“報紙一般只印刷一期,雕版用一次基本就用不到了,太浪費了。”
“我也知道,但沒有辦法啊。超過萬份雕版印刷的效率就遠遠搞過蠟印,現在一期能賣五六萬份,勉強能保住本錢。”
“保住本錢?呵呵…”岳山搖頭失笑:“你這是沒把運輸成本算進去啊。”
“現在京城之外的報紙都是靠著皇商行和朝廷的幫忙運輸過去的,他們看在我的面子上沒要錢,但長此以往肯定不行。”
“早晚我們都要有自己的渠道,到時候把運輸成本也算進去,以書院的財力想支撐下來也夠嗆。”
“這…”王績一張老臉頓時苦了下來:“你可要想想辦法啊,渭水學報好不容易發展到今天,可不能輕易扔掉啊。”
岳山情知他是故意裝哭把難題丟給自己,但報紙對他說同樣重要,好不容易借著種種先機突破地域限制成為全國性報紙,自然不能輕易放棄。
想了想,他說道:“還是先從壓縮成本開始吧,至于運輸渠道的問題,等以后再說。”
王績臉上的苦意瞬間化為笑容,猶如變臉,道:“好好好,你有什么好點子?”
岳山道:“我倒是知道一種全新的印刷方式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要是能成功就能成根本上解決雕版只能用一次的問題。”
王績眼睛一亮,連忙道:“什么辦法?”
“活字印刷。”岳山道:“你想想印章,如果我們準備幾百上千個印章,每一個印章雕刻一個字,需要印刷哪篇文章的時候把這些字跳出來按照順序排列好…”
活字印刷說穿了也不難,就是一個思路問題,岳山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王績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兒了。
只見他驚喜的道:“太好了,我怎么就沒想到呢。你有這樣好的注意為什么不早點說啊。”末了還不忘埋怨岳山一句。
這算不算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岳山心中吐槽。
“活字印刷出來的東西遠不如雕版精美,而且還有一些技術上的難題需要解決,所以就沒說。”
“這是報紙不是印四書五經。講究的是速度是效率,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它送到讀者面前就行,精不精美并不重要。”王績道:
“不行,我等不及了,你現在就跟我去一趟印書坊,咱們趕緊把活字印刷的事情做好。”
說完他就拉著岳山往位于書院一側的作坊園區走去,岳山無奈只能跟著一起過去。
說實話他也想親眼見見這個活字印刷術到底有哪些缺點。
以前他沒有把這東西拿出來,主要是現在才是初唐,連雕版印刷的技術都不夠成熟,一步拿出活字印刷術有點超前了。
再說以當時的情況雕版印刷術已經足夠使用了。
但現在情況變了,報紙的出現意味著雕版印刷已經有些跟不上節奏,必須要更廉價更有效率的印刷方式。
活字印刷是時候出現了。
至于史書上所說的活字印刷術的種種缺陷…看過才知道,如果問題不大還是可以使用的。
正如王績所說,報紙這東西講究的就是速度和成本,精不精美的反而是次要的。
兩人一路來到隔壁的作坊園區,找到了龍首山印書坊的管事張大春,商量活字印刷的事情。
高速文字文唐章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