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山和敬君弘二人聯袂來到皇城。
按照規定沒有皇帝召見,說白了就是沒預約想進皇城必須先經禁衛通報,皇帝許可之后方能通過宮門。
有預約也要拿出證據,并且把守宮門的禁衛那里也留的有底子,證據和底子核對無誤才能進皇宮。
別看敬君弘因為玄武門之變的功績被封為北門屯衛統領,也就是元從禁軍統領,不值班的時候他想進宮門也一樣要經過皇帝允許。
但岳山有令牌,可以自由出入宮禁。所以亮了亮牌子登基過后他就帶著敬君弘踏入了宮門。
看的敬君弘那叫一個羨慕。
這個牌子象征意義要遠大于實際意義。就算有牌子,帶的人多了禁衛一樣不讓你進去。
就算進去了也有御前侍衛層層把守,到哪都有人問你是干什么的,啥壞事兒都干不了。就算進了宮門,皇帝愿不愿意見你還兩說。
但也不能說這東西一點用都沒有。恰恰相反,這牌子比什么官職都管用。官職還有管轄范圍,這牌子什么事兒都能問一問。
在這個皇帝獨裁的年代,能隨時見到皇帝就等于擁有權力。
整個大堂擁有這個牌子的不超過五指之數,且大多都是皇親國戚持有,連國舅長孫無忌都沒有。
敬君弘自然更不可能有,所以他非常羨慕。
進了皇宮兩人直奔大興殿,不過這次并沒有馬上就得到皇帝召見。倒不是李世民想涼一涼他,而是他正在群臣商量國家大事,沒空見他。
在力士的引導下,兩人就來到偏殿歇息,等候召見。
兩人不知道的是,隔壁大興殿長孫無忌、高士廉、宇文士及、蕭瑀等重臣盡皆在座,至于裴矩、裴矩、武士彟等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時而高談闊論,時而爭吵,氣氛端是激烈。
“秦叔寶翼國公爵位不變,拜左無為大將軍,實封一千戶如何?”蕭瑀道。
“實封一千戶太高了,五百戶足矣。”長孫無忌反對道。倒不是他對秦瓊有意見,而是他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官職爵位可以給,實封越少越好。所以才出面做這個惡人。
“五百戶太少了,翼國公的功績大家有目共睹,區區五百戶不足以表彰其功績。我支持蕭相的建議,一千戶。”陳叔達、高士廉等人皆表明態度。
長孫無忌眼見自己勢單力孤,不禁把目光看向了一直未說話的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心中嘆了口氣,看來這個惡人不當不行了。于是說道:“我覺得上黨縣公的話有理。翼國公尚在壯年,日后必然會立下更多的功績,如若現在封賞太過,恐日后無賞可封。”
“這…荒謬,有功不賞豈不冷了將士們的心…”蕭瑀為人正直,自然不認同他的理由,辯駁道。
眼見爭論又起,李世民輕咳一聲道:“輔機和宇文卿深謀遠慮,蕭相又言之有理,不若這樣,大家各退一步,就實封七百戶吧。”
“喏。”重臣齊聲領命。蕭瑀心有不甘,但見大家都同意了也就不好在說什么。
這還不算完,李世民又補充道:“王爵以下之封賞接以此為標準,實封不得過翼國公。”說到這里他笑著問道:“應該沒有誰覺得自己的功績能比得過翼國公吧?”
“不敢。”眾人齊齊俯首,確實沒有誰敢說自己的功績比得過秦瓊的。于是又一項潛規則通過。
封賞功臣最大的爭議有兩點:
一是具體的職務,一個蘿卜一個坑,用一個就少一個,他座了別人就沒坑可座。還要考慮到這個人的具體才能。每個具體封賞都要爭執半天。
二就是具體的實封數字了,到了唐朝爵位就只剩下一個空殼,真正代表身份的是實封數量。一個虛封的國公還真比不過一個實封的侯爵,別管這個侯爵實封是五十戶還是一百戶。
而現在李世民一錘定音解決了一半的爭端,王爵以下最高不得超過秦瓊的七百戶。按照這個標準往下砍就行了。
一等國公最高七百戶,那一般的國公就有個三五百戶就不錯了。縣公三百甚至一百,侯爵基本就在一百戶以內。至于伯子男,呵呵…
除非皇帝有特旨一般不會超過這個標準。
國公也分三六九等,不過沒有那么直白。比如在唐朝晉國公是特等封號,擁有晉國公封號的人絕對是皇帝最喜歡的人。
翼、胡、申、鄂等等都是一等國公,勛、鄴、蔣之類的都屬于二等三等國公。
律法上他們是平齊的,但實際上大家心中都明白,算是潛規則。
“屈突通爵位不變,改封洛陽都督,進左光祿大夫…”
“敬君弘晉太平縣公,拜北門屯兵統領,加綬冠軍大將軍…”
“邢國功劉政會,爵位不變,改封洪州都督,實封三百戶…”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登基也有小半年已經坐穩了皇位,是時候進行大換血了。
一個又一個重臣或是爵位晉封,或是官職得到提拔,或是進行平調,總之每個人都得到了好處。
至于被削爵貶官…肯定也會有的,但不會大批量的進行。一兩個一個兩個的清理才不會造成人心惶惶朝局震蕩。
眼下要商討的是如何重新分配這個大蛋糕,讓大多數人都滿意,繼而支持李世民這個皇帝。
哪個人該去哪個位置,其實大家心中早就有了盤算,今天只是坐在一起達成共識。沒有爭議的直接通過,有爭議的大家商量出一個都滿意的辦法。
當然了,最終還是需要皇帝點頭才行,皇帝不滿意商量的再好也沒用。
眾人只用了大半天時間就基本確定了大名單。
為什么用基本這個詞呢,因為在座的各位該如何封賞必須由皇帝親自安排才行。畢竟自己給自己安排位置,他們拉不下那個臉。
當高士廉把名單遞過來的時候,一直老神在在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李世民終于睜開了眼睛。
知識大致掃了一眼名單,他就笑著說道:“諸公皆是我大唐之棟梁,豈能把你們拉下。諸公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