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略

  在這個時候,豐州灘是土地肥可耕桑的適宜耕種地區,傳統漢地之外的一塊適宜耕種的飛地。但這里是黃河以北的前套地區(前套是現代意義上的概念),其實并不在明朝河套概念之內。后世人往往混淆了這兩個地理概念,有些人大概一說河套就以為這個寧夏銀川到榆林外的數千里地都是水草豐美的人間福地。

  事實卻并不是這樣,明代河套地區并不適宜耕種,適宜耕種的其實是黃河以北方向套外的豐州灘,利用的也是河流灌溉。

  河套內的鄂爾多斯附近倒是水草豐美,但因降水量不足,更適合放牧,這附近就是明代套虜經常活動的地區,也就是清代射兔達人康熙一天射兔三百只的地方。

  朱厚照一邊翻著舊檔,一邊對劉瑾說道:“去給本宮找一份河套的地圖過來!”

  “是,殿下!”劉瑾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去給朱厚照找地圖了,因為之前朱厚照跟著劉大夏學軍事,所以咸陽宮地圖是不缺的,所以劉瑾不但找來了現在的河套大體地圖,同時也找洪武和永樂年間的舊檔地圖。

  朱厚照贊許的看了一眼劉瑾,然后將永樂年間的舊檔地圖給拿了出來,朱厚照第一個找到的就是大寧衛。

  朱厚照為什么尋找這個位于遼東的大寧衛呢?因為大寧衛也是永樂元年廢止的,后來也被北元給占領過了,與河套地有著非常相似的境況。何況朱厚照要考慮的全盤,要對付的也是達延汗,而不是單單一個位于河套火篩。

  很快朱厚照就找到了大寧衛的位置,在地圖上開始與后世進行對照,大寧衛的統轄范圍包括后世的河北省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西北部。舊檔上記載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朱厚照伸手敲了敲地圖,如果大寧衛還在,后世遼東局何至于此?永樂元年廢除了大寧衛,為什么呢?難道朱棣的軍事眼光這么差?朱厚照開始翻找舊檔,很快朱厚照就找到了。

  事實上大寧衛也是一個無法自給自足的地方,不得不耗費內地四省之力供給。

  供給壓力太大,所以裁撤了大寧衛,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嗎?要知道永樂年間可不窮,太宗皇帝朱棣的幾次北征,那可都是花大錢的。很快朱厚照就找到了原因,舊檔記載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不過朱棣還是覺得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何福曾請求朱棣復置東勝衛,但朱棣仍然不以為然,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復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后立之,則永遠無虞。”

  朱棣認為設置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后再辦的事情,但是由于明成祖突然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置的諸衛所皆未來得及恢復。

  從這些舊檔之中,朱厚照算是看出來的,太宗皇帝朱棣野心很大,對自己也很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滅了北元,將整個漠南蒙古納入大明,然后才好劃分邊境,設立衛所,只是他沒能成功,他死在了最后一次北征的路上。

  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朱厚照苦笑,他發現自己居然和朱棣想的一樣,在朱厚照看來,只有將整個漠南蒙古變成大明的牧馬地,那樣才能夠徹底解決北疆之患。今天滅了火篩,明天沒準就冒出一個水篩,你滅的過來嗎?

  你打,人家跑,你走了,人家在回來,根本就是無窮無盡,只要草原還在,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

  大寧衛雖然被荒廢了,可是一樣被占據了,景泰四年,朵顏三衛乞居大寧廢城,明廷不許,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天順后,地入三衛,還是被朵顏三衛給占了。

  朱厚照將目光轉移到了河套,占據河套的話,也必然會成為巨大的負擔。想想現在大明的情況,朱厚照瞬間覺得任重道遠,目光在此移動,朱厚照的目光落到了豐州灘上,如果真想占據,還不如去占豐州灘,即前套。

  但是前套是一塊耕種飛地,與傳統漢地之間相隔很遠,并不接壤,與山西方向防御重點的大同朔州之間隔著大片山脈,軍事上戰略上會存在很多問題,如果長期駐守很容易變成一只孤軍。因此大明雖然曾派軍偷襲把豐州灘板升城燒了一回,但并沒有占據此地的意圖。

  其實明朝根本談不上放棄不放棄河套,有明一代從未實際控制過河套何談放棄?

  朱厚照翻看舊檔,發現事實上河套地區在明初只是個沒人關心的無人區,明初鑒于元朝勢力北撤后,河套內蒙古人稀少,直接采取了將河套內尚存的人或驅逐,或遷移內地的政策。

  對于這段歷史,朱厚照還是舊檔之中找到的,“四年,大將湯和兵攻察罕腦兒,擒猛將虎臣鎮軍將謝成等降其眾,并省入內地,河套遂墟”。僅存少量部族也被遷入內地,制造無人區作為了軍事緩沖地帶。

  東勝衛設置的地方也在套外,距離豐州灘較近,事實上在明初只是作為山西防御體系一環,作為明初彈性防御體系中,大軍從山西出征的前哨站,并非為防御控制河套所設置。因此裁撤東勝衛與河套也沒什么關系,只不過是戰略調整罷了。

  明初洪武和永樂即不可能預料到土木之變,也不可能預料到套虜之患,畢竟不是神仙。他們那一代,因為河套是個無人區,事實上根本就是不設防的。

  只不過當數年之后,韃靼被瓦剌壓迫不得不遷移到河套地區形成了套虜之患時,明人才回過頭一看,喲呵,東勝衛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放棄了?河套怎么就被放棄了?

  很多人包括明人都喜歡用漢唐做比來說恢復河套,實際隨著經濟重心南移,首都已經不在關中而在北京。

  河套對中原的戰略威脅已經不如漢唐大,畢竟河套是可以直逼隴右關中的存在,明朝統治中心不在關中,并沒有像漢唐那樣的動力一定要奪取河套。如果要奪取控制,唯一的理由不過是地圖開疆,拿民脂民膏搏功名罷了。

  那這就說明河套不重要了嗎?河套不好嗎?不是,它很重要,它也很好。

  可是想要復套,那就要在豐州灘筑城,否則后勤補給就難以為繼,朝廷不可能花費大量的錢財在這個地方,除非有利可圖。最好的位置其實就是豐州灘,只要在豐州灘筑城,那么大明就等于實際控制了整個河套。

  可是在豐州灘筑城,那就要解決防守和孤城的問題,否則這座城池一定會被騷擾和攻占,它就像擺在北元眼前的一塊肥肉,它發展的越好,那么就越肥美,北元對它的覬覦也就越嚴重,稍有不慎就是城毀人亡,多年發展毀于一旦,甚至會成為北元的重要城池。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只能將整個漠南蒙古全都打下來,將漠南蒙古變成大明的牧馬地,否則這個威脅就一直存在。

  朱厚照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現在他多少理解朱棣的行為了,這是出于大的戰略上考慮,如果想要河套地,那么就只能消滅掉整個漠南蒙古,徹底占據這個地方。朱厚照也明白了為什么朱棣如此執著的北伐,從大的戰略上講,這是超前的,這也是非常偉大的。

  目光在地圖上掃過,朱厚照發現如果自己想要徹底占領漠南蒙古,基本戰略還是要按照朱棣的方向走。

  首先是盤踞在河套地的火篩,必須消滅掉,這里不能讓他們占據,將這里重新變為無人區,使其成為戰略緩沖區,然后在東邊著手,鞏固遼東,出兵攻打朵顏衛,拿回被朵顏三衛占據的大寧城,然后以大寧城為根基,繼續向草原深處挺進。

  西邊打下豐州灘,然后在豐州灘筑城,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可以自豐州灘出兵向東打,也可以自遼東和大寧出兵向西打,而且一旦開戰就必須不能停,要一直打下整個漠南蒙古,否則就要重新退出豐州灘,這是開始就無法停下來的滅國之戰。

  后世的清朝西征,執行的就是這個戰略,同時還能從長城沿線出擊向被打,如此一來才能夠徹底將整個漠南蒙古收入囊中。

  伸手在地圖上從東到西比劃了一下,朱厚照苦笑,有些無力的坐在了椅子上,依靠大明現在的國力,依靠大明現在的財力,依靠大明現在的軍力,根本完不成這個設想。單純的打河套和打大寧,這都沒有意義,除了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別無用處。

  只有當你拿下漠南蒙古,你才能夠將長城防線前移,否則長城防線需要大量的消耗,維持河套和大寧還是需要大量的消耗,這個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再這個運輸條件下,要是有火車就好了,朱厚照忍不住感嘆道。

大熊貓文學    無敵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