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葉子皓也對這兩縣為何會如此貧窮,便有了大致了解。
而當務之急,自然是幫著他們過冬。
過冬不外乎防寒與糧食,防寒有危房改建、非危房加固等措施,這個早就吩咐下去了,并不是要等大人下縣才開始。
而銀子也早就放下去了,還有口糧也有補足,這也是那些村長、耆老們說的,一年半載的安穩。
而他們不能安心的,便是這之后貧窮不能得到改善、防冬不能實施徹底而可能只是面子功夫。
因而,葉子皓夜里看了那些鄉人所述的問題,與大家商議了對策,便擬了條程,勒令縣令務必督促下去,若有怠慢必然重罰。
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自然就是葉城守最大,那縣令雖說年過半百可誰敢輕慢?
畢竟是城守大人親自來了,一時間全縣上下都動了起來,條程擬下,照著實施便可,而隨著葉子皓繼續走訪,縣令就帶著人開始各種修補,聽說是官家掏錢,那些鄉人自然是積極配合,都不要工錢,就幫著工匠把新屋都建起來了。
清一色的青火磚配泥磚,新屋也比舊屋寬敞、高大,而且蓋的上青瓦,只有茅房、雜屋、豬牛羊圈雞舍,才會是茅草屋檐。
可以說一時舍了破屋換大屋,可把那些窮家人都興奮得比過年還高興。
當然,也不是家家都有這樣的大屋住,而是根據各家的人丁情況來決定的,你若是三口之家,最多管你一明兩暗,誰還給你修座大院不成?
若你三代、四代同堂還沒分家,則根據你意愿,屋子就修得多些,或是趁機分戶,在那不好耕種的貧地重新劈出屋地。
每一天,不同的計劃在同時實施著,進行得卻很順利,因為百姓們都知道這是上頭的大人來為自家作主了。
方向掌握在葉子皓他們一行人的手中,底下人只要按要求辦事便可,到也上下一心,每天都有新成績。
這也就是葉子皓說的,雖然問題難,但還算順利。
而與此同時進行的,也有棉被、棉襖等防冬物資分配入房,并不因你家修了大屋就不給你了。
窮和富,并不因房子而決定,而是你的田地、收入、人丁等情況。
又有那家中有病人卻無錢醫治的,葉城守便讓捕快找來村里或鄰村的郎中,免費看病,醫藥費則由縣里先記帳。
至于這筆帳目何時還上,葉子皓并沒有強加在縣令身上,而是準備等回頭召集縣城大戶,讓他們再捐些出來。
這畢竟只是小數目,又不是府城那樣龐大的銀款,不可能捐款義舉全讓府城大戶擔了,縣城大戶則無動于衷。
因此,葉子皓從鄉下回到縣城后,就在縣衙里召集了一些由縣令提供的大戶們來吃飯,他也不直接提捐錢的事兒,只說府城大戶們的積極和仁義之舉。
說得那些大戶們坐立不安,當下就各各允諾,這個幾千兩、那個萬把兩,幾乎還未散席,那些大戶就遣人回家拿了銀票前來兌現承諾。
雖然不多,但葉子皓卻聲色不動地一一收下了。
那些大戶們也不知道這些錢,到時是葉城守自己私收,還是真用在了百姓身上,畢竟他們離府城遠,也只是聽到一些風聲,并不知如何操作的。
但沒人敢多問,連府城大戶世家們都二話不說就掏銀子,甚至幾萬兩、幾十萬兩地掏,他們小地方的小門戶,誰敢多言?
再者縣令身后杵著四個冷臉護衛,還有府衛在門口聽差,這陣仗可是嚇人,他們哪敢得罪?
而縣令看到城守大人數銀票卻是看得眼熱不已,他在任上這么多年,可沒收錢收得如此順利而輕松過。
誰知葉子皓一轉身就敲打起縣令來。
雖說縣窮,但多半也跟父母官不做為有關系,既然縣城里有這么多有錢大戶,為何縣令就沒想過一方有難八方相幫?莫不是這錢都收了卻沒用于百姓?
一句疑問,一臉莫測表情,直盯得縣令頓時如冰水澆頭,剛才生起的羨慕和眼熱瞬間消失無蹤,卻已是嚇得心里哆嗦,就差沒跪地上了。
至此,縣令再也不敢生起以后仿效的心思,老老實實地辦起了差。
別人不清楚,他身為縣令自然是看過府衙抄送的文書,知道前任城守大人風光回京述職又得了京官肥缺,誰知好景不長就成了階下囚,還被朝廷抄了家,沒了百萬家財。
所以啊,千里當官只為財,也要有命享受得下,何況是在這樣一個上來就踹死了前任的年輕城守底下當差?
葉大人是個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還是先保命吧。
他自然也不是干凈的,只不過小心謹慎,貪得不多,也就夠自己在這縣城里過著悠哉富貴的生活,去到府城里怕都被人嫌寒酸。
而他也很怕被這年輕城守盯上,因此更加戰戰兢兢地完成著防冬任務。
葉子皓得了縣城大戶的捐款,當下就記了明帳,再派了幾個府衛在捕快的帶領下一一還了郎中的債務。
就這樣,他們在第一座縣城呆了半個多月,在第二個縣城就容易得多,因為有了參照,計劃自然更加順利了。
而最后,他們甚至將在縣城隨手募集到的捐款,不但付了改建房屋的成本,還有余氏支付醫病錢,剩下的全買了糧再次發放到村子里窮家人手中。
上回去放捐款,其實便以糧為主,百姓到手的銀錢并不多,為的是先保他們的口糧活命,而不是拿了錢去辦別的事情,最后餓得沒飯吃,還要怪官家辦事不給力。
也是因為大量買糧,也帶動了各縣、鎮的糧行賺了一筆,雖是小利,奈不住數量之多,今年秋收后,新糧剛出,又小賺一筆。
這些都是葉子皓和周先生親自下去辦的,自然都是扎扎實實地惠及了百姓,最后在百姓們夾道相送之下,他們的車馬迅速離開。
這一趟受益的除了農家,自然也有縣城窮家小戶,只不過他們的屋子要好了許多,而省下了改屋錢,但修補成本,也是登記在冊,都替他們擔下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