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霞丫頭有喜了,家福派了小廝專程去了趟鎮上報了這喜訊,才一個多月,不敢奔波,中秋回去一趟葉家村可不容易。”
“你爹就說中秋到縣城來過,一家人還是可以在一起,就像端午節那樣。”
葉張氏解釋原由,葉青凰便笑了起來。
沒想到消息來得這么快,葉青霞有喜了這是好事。
徐家人定會歡喜,從此也會高看她幾分,她也能在徐家站穩腳跟。
而葉家人也會松一口氣。
同時對葉青霞來說,這本是她自己想要的歸宿,如今也已求仁得仁。
“如今青霞有喜,你們姐妹也可以好好說話了。”葉張氏又有些感慨地說道。
“可不是,不用怕她心里難受了。”葉子玉便笑了起來,又垂眸摸摸自己的肚子,滿臉歡喜。
她的月份也漸漸大了起來,但她一點也不慌張,有嫂子安胎的經驗在前,她知道什么情況下能做什么事情。
葉青凰卻是沒有說話,姐妹,不是她和葉青霞,而是葉子玉和葉青霞才是。
葉青霞老早就不當她是妹妹了,最多現在不爭吵了而已。
陳葉氏卻在一旁抹起了眼淚。
“娘,這是好事情,你怎么還哭了呢。”王氏見了不由擰眉。
“我這不是替霞丫頭高興么。”陳葉氏扯了扯嘴角想要笑卻聲音有些哽咽。
葉張氏也是一臉感慨,就和大姑姐說勸了幾句,兩個當娘的婦人很是理解這份心情。
葉青凰默默看著,有心想說,葉青霞沒有娘在,如今有了喜,娘家長輩是可以去看看她的,這也是她的面子。
但后來一想,葉青霞有喜也只是報到了鎮上去給爹知道,并未告訴同在縣城的二嬸和大姑,這親疏立場,就算不說,也是各人自己理解吧。
葉青凰便閉了嘴,沒有多事。
葉張氏一邊逗著小吉祥一邊陳葉氏在說話,葉子玉要去如廁,卻朝葉青凰使了個眼色。
葉青凰便起身跟去。
“嫂子,我要不要把你安胎的那一套告訴青霞呀?”葉子玉走到茅廁外面才問葉青凰。
“這個有個人不同的情況,但作為經驗,知道了當然更好。當初我也向許多人討教過如何安胎、如何坐月子、奶孩子的。”
“咱們村的長輩還有嫂子們,還有趙家舅娘們,還有大姑…都把她們的經驗告訴了我,而我還要聽六爺爺和六奶奶的叮囑。”
“你是看著我的情況,再在娘的照顧下安胎的,情況又有些不同。那青霞的情況…”
葉青凰說到這里頓了頓,忽然低聲道:“徐家富貴,一直只有家福和青霞與咱們葉家往來。”
“所以啊,這種事情你在聊天時提一提便好,不用特別去叮囑什么,但可以提醒她一句,按時請醫。”
“聽有經驗的郎中建議,好過聽婦人的,畢竟婦人不懂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安胎的情況來調整。”
“等胎兒穩了,也可以回去葉家村讓六爺爺和六奶奶看看,一個老郎中、一個接生婆,咱們村多少孩子順利出生,不都得虧他們么。”
葉青凰只能把建議說到這份上,葉子玉便有些明白了。
徐家人不一定領你的情,但為了葉青霞和徐家福的好,她們又不能揣著經驗不說,便給了這樣的暗示。
葉青霞是聰明人,自然就會明白,不會只聽徐家婦人的話來安胎,安胎順不順利,請郎中定時把脈例診。
姑嫂倆有了數便不再多說,從茅廁出來便打了水洗手,又說起中秋節安排什么菜。
自然,一大家人還是要在這邊過節的,糧行雖有地方,但那是周子康的地方,用來家宴并不合適。
“娘,中秋節咱們多備一些適合有身孕的人吃的菜,不能吃的就不要了。”來到廳外,葉青凰便和葉張氏商量。
今年端午時她身子不便利,也沒干什么活兒,今年小吉祥都快兩個月了,她可以掌廚了。
“好,明天一早我和你爹回趟葉家村,把家里的菜摘一些來,再在村里買幾只雞回來,子玉要吃,也給青霞送兩只去,別說她娘家沒娘,就沒人管她。”
葉張氏連忙說道。
葉青凰見婆婆清楚這事兒,自然是答應了。
她安胎時,吃得最多的還是自己買的雞,但婆婆后來也還是買了幾只雞給她吃,只不過一開始是關系緊張罷了。
后來回家待產,外公外婆到葉家村去照顧她,更是帶了一籠雞崽,直接養了給她月子里吃。
而婆婆也從村里不斷買雞,并沒摳門兒。
她月子里每天有一只雞,不過還有別的菜,她吃不完這么多,葉子玉也會一起吃,就不分該誰吃這么清楚了。
當然葉子皓有時也會與她共食,她也會給小妹吃雞腿。
到最后,外婆養的雞還有幾只沒吃完,都拿回縣城來了。
如今她無需天天吃雞,到是養著下蛋,一家人都有得吃。
不過…
“娘,多買幾只回來,我這兒還有一個雞籠空著呢,養起來,等子皓和飛表哥回來給他們吃,他們在外面肯定過得辛苦。”
那可是去州府,物價肯定比縣城貴,他們也肯定舍不得花錢,而且縣學若是統一安排食宿,為了照顧寒門學子,伙食標準肯定低。
至少回家來要好好地吃上一頓。
“好,你這里的雞也別舍不得吃,你還在奶孩子呢,不夠吃的我都從村里買回來。”葉張氏連忙答應著,又叮囑葉青凰。
葉青凰自然欣然答應。
當天晚上,她就讓大姑殺了一只雞燉了紅棗雞湯,一大家人都能吃上一些。
陳葉氏并未推辭,這里也有她從家帶來的雞,畢竟陳陽也還在吃奶。
第二天葉張氏就同葉重信回村去了,第二天傍晚前才趕回來。
葉重信先把車趕到這邊院子來,明天就是中秋節了,要用的菜都直接放在這邊,雞也買回來了,關進空雞籠里。
再捉了兩只讓葉青喜和葉子晨送去隔壁鄭家。
村里買來的雞不說比縣城便宜,吃蟲吃草曬著太陽長大的雞,肉質鮮嫩,燉湯也更鮮美。166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