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見狀撇撇嘴,便不敢再說了。
恰好葉青凰不放心,借著倒茶的時機過來看看。
還沒進廚房就聽見了爹的聲音,便知道李氏是什么心思,不由勾了勾唇,輕嗤一聲。
她自然也是故意不讓春杏姐妹過來廚房的。
既然大哥說了和李氏搬回來,也不用她操心過年的事,而大哥也確實帶著李氏回來了,她自然不會再管。
“凰丫頭,聽爹說紅豆餅做出來了,可算出成本啦?”
葉青楓見葉青凰走進來,眼睛一亮,立刻問了起來,剛才和爹說話,便問了這事兒。
“嗯,做出來了,但成本還沒算過,這個不急,年后總能做起來的,到是大哥和李家說了嗎?”
葉青凰見大哥如此關心,順勢便問。
大哥關心她的做法,她同樣關心大哥的攤位,只有順利,才可兩全其美。
既給了大哥一個賺頭,又不防礙趙家多少生意。
“嗯,李家很贊成我改行,也是擔心我常年挑擔辛苦,現在吃的是年輕飯,也不能吃一輩子,總要有個穩定著落。”
葉青楓便微笑著說了起來。
同時,也當著爹的面,說出另外一件事。
因李家贊同也是有附加條件的,那就是以后生意若是好做,要他出些租金。
實則就是李家也想分一杯羹,李家就是小本生意人家,這種話自然說得理直氣壯的。
但李家也沒不通人情,也說若是生意不好做,或者一開始還沒做起來時,不會讓女婿為難。
而葉青楓自然明白李家的意思,爽快地答應了,但也趁機提了自己的要求。
葉青楓當著李家爹娘和兄嫂明言,李氏這么多年不善持家,如今也沒攢下什么積蓄,又不知節儉,也吃不了苦。
但他們如今大手大腳把花錢了,將來銘兒怎么辦?總還要再給銘兒添個小弟小妹吧?
若說不懂持家,還讓李氏有些惱火,正要辯駁,但提到添丁,就有些矮了氣焰。
半年前就被葉家人和趙家人拿添丁一事說過了,可半年過去,還是沒信兒。
成親才半年的葉青凰都有喜了,她也實在沒法在這事兒上直起腰板。
李家自然也說不起話,便問葉青楓怎么辦。
葉青楓便說,也不是要為難李氏,但以后所賺,他必須掌握帳目,將所賺抽出六成,兩成交公帳、四成交給爹收著,留給銘兒將來讀書科舉之用。
這翻話自然讓李家人都炸開了鍋。
但葉青楓這次卻不肯妥協,反問李家人,可是想讓銘兒將來接他的貨郎擔?還是供出一個功名?
有葉子皓的功名在前,李家人自然說不出反對的話。
李氏還想鬧,葉青楓卻冷眼看著她質問,成親這么多年,他賺來的錢交了多少回家,交了多少給她,她自己不清楚?
不但李氏清楚,李家人也清楚,便被問住了。
葉青楓前所未有的強硬,而且表示,不管是以后挑貨郎擔,還是賣糕點,都這么決定了。
至少還有四成留著自己用呢,讓李氏別貪心不足,現在不知劃算,將來晚景凄涼。
最后這話,震動了李家爹娘,便認同了葉青楓的決定。
李氏還想鬧,但她娘卻將她拉到一旁悄悄安撫她,四成雖少,但若賺頭比挑貨郎多,不是一樣有利么?
這么一說,李氏也轉過彎兒來了,也就不再說什么。
為了能順利得到這筆生意,今天也一同回來了。
葉青楓又不傻,自然知道李家的算盤,也順水推舟不再說什么。
此時只是將他的安排說出來,讓葉重義驚訝兒子的轉變,而葉青凰也是打量了大哥好幾眼,有些難以相信。
“大哥,既然你說出了這話,那就要做到,別等生意做起來,就把今天說的話給拋在腦后了。”
葉青凰要求大哥做保證。
葉青楓自然是拍胸.脯保證不會有變。
“口說無憑,我看這事兒還是寫下文書的好。”葉子皓正好過來,連忙開口。
“大堂哥就將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寫下來,讓李家人也簽字做個見證,將來若是有遵守不了的時候,大伯就拿著這文書去縣丞衙門擊鼓。”
“喂,我好歹是你堂哥,是大房長子,我既有這打算,自然會做到!”
葉青楓黑了臉,瞪向葉子皓,說這樣的話擺明就是不相信他。
“若是做得到,自然是好,但凡事都有例外呢,寫不寫,這錢還不是按你的安排分么,旁人也不會管。”
葉子皓撇撇嘴,便看了案桌那兒干活的婦人一眼。
“寫了,對大伯也是一個保障,對你自己也是一個警示,給銘兒存的錢也肯定能存起來的。”
葉子皓意有所指,葉青楓又如何不明白?他遲疑了一下,便點了點頭。
“好,等過年時我就寫,讓青柏也寫一個,早早地學我這樣安排錢和帳,不然將來拓兒沒有錢讀書,可別哭窮。”
難得葉青楓不但自己想通了,還為葉青柏也打算起來。
只不過這層打算里,有多少是私心要拉著兄弟一起出錢奉養爹,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目前沒人知道葉青柏能賺多少錢,卻都知道,精明如葉青柏、同心如周氏,到時肯定會打小算盤,再來占公帳便宜。
“爹,到時你再把公帳也分一分,哪些錢吃飯、哪些錢治病、哪些錢給青喜和蓮兒留著。”
葉青楓心里盤算著如何才更合理,便又叮囑著爹。
其實他能想到將錢分割,也是那天聽葉子皓和葉青凰說起要和周家合作的事,如何從中獲利,就有每月抽兩成的想法。
他想著,與其讓李家來占利,不如先把賺到的錢分一分,李家要占利就在自己留下的四成里占好了,只要李氏不在乎,他也可以不在乎。
但那分出來的兩成,就如葉子皓要收的兩成。
葉子皓覺得兩成夠了,他爹一樣也會夠用了。
而經營模式,周家在自家糧行分個攤位出來,他在李家雜貨鋪分個攤位出來,做的都是日常營生,差距應該不會太大。
何況他還能抽空去街上挑擔,還能主動上門兜售,總能把生意做起來的。
挑貨郎擔這幾年,他最擅長的自然就是與人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