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里研究你的人可不少。”
徐漢不徐不緩地道:“有人說你行的是事功之學,雖講實用卻也功利。”
他喝了口茶又繼續道:“更有人說,你不知所謂,狂傲至極,棄圣人學說不用,自立門派,以奇巧淫技入道,號科學。”
左弗冷笑,“揚州八十萬百姓被屠,天災人禍跟前,這些有才學的人怎不去救百姓?胡亂曲解圣人言,專事媚上之事,便是他們的道嗎?”
“你一介女流入得官場,自是少不得被人攻陷,你又何必動怒?”
徐漢依舊是不徐不緩的,“我倒覺你這學門頗有可取之處。這幾日,我在常州轉悠,所見所聞皆是匪夷所思。可思來想去的,便是這奇巧淫技的作用。這世上的門道,發揮到極致便是學問。”
左弗略有些驚訝。
本以為這位讀圣人書長大的臭嘴巴也跟那些迂腐文人一般,可沒想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倒很強大?
“我看了那本書,有些疑惑也得到了解釋。只是還有些問題不明白,還請賜教。”
他起身,深作一揖,態度十分誠懇。
左弗瞇眼,思忖片刻道:“徐二公子客氣了,有什么問題,弗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如此,漢感激不盡。”
徐漢坐了下來,道:“我見這書中寫,上古時期,人茹毛飲血,以狩獵采集為生,壽命極短。可自學會鉆木取火后,人的壽命就提高了。書上說,火可消滅肉類中的各種寄生蟲,病毒,而熟食好消化,故而能提高壽命。
這點,我尚能理解。可書上又說,這也是生產力提高的體現,可我看了半晌,也不知這生產力哪里提高了?難道學會了取火,狩獵就變多了?”
左弗笑了起來,“人會用火,其他動物不會,他們放把火,可能燒死許多動物,這不是生產力提高了嗎?”
“可這是取巧…”
“從不會用火到鉆木取火本就一次技術的提升,這本書叫科學與生產力,說的就是技術的提升與生活的改善有極大的關聯。火的出現,改善了生活,是一次技術的提升。人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更強壯也會提升狩獵的能力,這就是技術革新帶來的好處。
而這本書,說的就是技術革新與生產有著莫大聯系。徐二公子生在公卿之家,可知這海外貿易?”
“略有耳聞。”
“那你可知那些走私的大海商一年要賺多少錢?”
徐漢搖頭表示不知。
左弗伸出一根手指,“那些大海商做大點的利潤都在百萬兩之上。”
饒是性情冷清,可聽到這數字后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大明一年賦稅才多少?
一個商賈可以賺這么多?
“那你可知他們為何能賺這么多?”
繼續搖頭。
“那些西夷的國家遠在萬里之外,隔著重重大洋,來我大明,那真是九死一生,可他們為何要來?”
左弗喝了口茶,繼續道:“他們為了我們的茶葉,絲綢,瓷器而來。我們為什么能將這些東西賣給他們?因為他們沒有,或技術不如我們,我們以技術形成壟斷,若朝廷開海,那這將是生產力的直接體現!朝廷本生是沒有產出的,朝廷的收入都來自稅,朝廷收這些錢,一來為維持運作,二來便是要起到調控的作用。
你看那些泯滅的王朝,都是調控出了問題,所以才滅了。天災何時斷過?為何只在王朝末年時顯得尤為突出?朝廷失控,不能起到調節作用了,那么天災來了,人禍自也不遠矣!
再說這海貿。我們以技術壟斷,賺進大量銀子,朝廷若有這筆錢,可修橋鋪路,可支付給民夫足夠的錢,民夫有了錢自要消費,那樣各行各業的需求就會大起來,賺的銀子越多,交給朝廷的稅越多,朝廷能為百姓做的事越多,百姓的錢就越多,如此循環,便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那么再說回生產力。
你可能再想,如此耕地的人不就少了嗎?無農不穩,是不是?的確是這樣。可你想,市場若有需求,供應會斷嗎?當然,為了更好的供應市場需求,就要再談到技術。技術的革新,可以解放出一部分勞動力投入到別的行業中去。
以往,我們種地。
十人種地或許也只夠十人吃。可若是我們提升到十人種地,一百人吃呢?那九十個人是不是從農田里解放出來,可以去干別的了?若再提升到一人種地,一百人吃呢?是不是九十九個人都可以去干別的了?”
“可如何能一人種地,一百個人吃呢?而且,多出那99個人,不種地了還能干嗎?”
“呵…”
左弗笑了,“第一個問題很簡單,就是提升技術。我們現在好比茹毛飲血的上古人,要想從農田解脫出大部分人,就必須改變我們種田的方式,改良我們的種子。我那高產的水稻你聽說了吧?這就是改良的結果。
畝產八百斤,這就是技術革新帶來的好處。而這還只是稻種,其實能改革的地方還有許多,比如我們的農具。我制造了一種脫谷機,效率提高了不知凡幾,農民是不是輕松了?此外,漢時還有種播種機,雖已失傳,但我們還是能想法再造出來嘛!播種機,插秧機,只要你敢想,就一定能做到!
至于第二個問題…這幾日城里已恢復了生產,你看看我這常州城,人夠用嗎?不夠啊!我要將所有的道路都修繕一遍,要再建一個新城墻,還要將田地都種上我的新良種,還要改善水利,防止洪澇…我想想這些頭皮就發麻,我的人不夠啊!就是全常州的百姓來干活,也不夠啊!
這些事要做多少年才能做完?等你將這基礎條件弄好了,你又能辦許多事了。可以開設大作坊,上規模的造東西,將東西賣到市場上,然后又會到之前說的循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