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打算對付趙和從河內沁陽調來的人馬的計劃其實很簡單。
在不宜直接前往攻擊躲在那黃河渡口附近山林的軍馬的情況之下,劉顯就跟他們斗耐心就好了。
劉顯這一路過來,每到一個地方都停一停,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劉府商隊,知道自己的商隊,一路打響自己劉府商隊的名氣。
如今在陽武縣,自然也可以停在這里,且要停留多久,都是劉顯的自由。
劉顯相信,那三、四千官兵,在山林里絕對藏不了太久。既然藏不了太長時間,那么他們要不就是撤走,返回沁陽。要不,就是直接殺到陽武縣來直接攻打自己的劉府商隊。
但不管如何,這都讓劉顯掌握了一個主動權。
如果那些官兵撤回沁陽,那么就等于是放棄了對自己劉府商隊的不利企圖,這樣一來也最好,劉顯也不是說一定要對付他們。只要他們撤回沁陽,劉顯就可以讓劉府商隊起程,安然的從那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直接前往洛陽。
而如果他們打算直接殺到陽武縣來攻擊自己的商隊,那么劉顯也就可以設伏,在他們來陽武縣的路上,就解決他們。
不管他們如何,這都是劉顯占據了主導權。關鍵的就是看看如何設伏,且在伏擊他們的時候,是否取得多大的戰果。
反正,劉顯想通了這個關鍵的問題后,劉顯便已經處于一個不敗之地。
任何時候,影響一場戰爭一場戰斗的成敗困素有許多。比如說,雙方人馬的兵力多寡、戰斗力的強弱、各自的戰意士氣、統軍主將的能力、地理地勢的優勢、戰時天氣的影響,還有軍糧是否充足、將士的武器裝備是否優良等等。綜合起來,每一場戰爭的勝負,其實都會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
但是,只需要把握到了其中的一些關鍵的因素,那么就可以針對敵方的不足之處做些文章。蛇打七寸嘛,知道了敵方的弱點之處,還不針對敵方弱點來制定應對之策,那就真的是白癡了。
現在的情況也就擺明了的,劉顯現在一點都不著急,哪怕朝廷有旨讓劉顯前往京城奉孝“病重”的馬貴人,可卻沒有規定劉顯進京的時間。如此,這當中就有了劉顯可以周旋的余地。
只要劉顯暫時留在這陽武縣不動,那么準備攻襲自己劉府商隊的沁陽官兵,他們就不得不撤走或是主動來攻。
劉顯現在要做的是,要在暗中密切的注意躲藏在那黃河渡口附近的官兵的動靜。
另外,劉顯也要找一個適合自己埋伏敵人的地方。
畢竟從那武陟縣的黃河渡口到陽武縣來并不遠,才不過是三十多里,如果急行軍的話,他們兩個時辰左右就可以殺到。劉顯想要以最少代價打敗甚至是滅了這三、四千的人馬,那么就必須要在那些官兵不再躲藏之后第一時間掌握到他們的動態,要知道他們到底是打算撤回沁陽還是要前來攻襲劉府商隊。
而如果是要攻襲劉府商隊的話,那么劉顯就得要在他們攻殺到之前獲知情報,然后第一時間把自己的人馬拉到伏擊地點,要在那些官兵經過之前埋伏好。如果不能及時的對他們進行伏擊,那么他們就會直接殺到陽武縣來,到時候就會變成跟他們的正面交戰。
劉顯真的不希望跟他們正面交戰,因為這樣完全沒有意義,并且也是為了自己的劉府商隊考慮的問題,這次劉府商隊,真的不容有失。萬一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劉顯也只好把劉府商隊撤進陽武縣,然后據城跟他們一戰。也幸好,劉顯現在跟陽武縣的縣令有了利益關系,到時非要進城的話,陽武縣也只會接納而不會拒絕。但這也只是萬不得已才會如此。
劉顯有了計較后,把休息了一會的張寧請來,劉顯讓張寧和周倉一起,帶著暗營的人前去暗中盯著那些官兵。
周倉當日被黃舞蝶所傷的只是小傷,暫時雖然沒有完全好,但卻也不會影響他的行動。而劉顯也覺得很幸運,在自己正需要的時候,就有了周倉這樣的異人。現在有了周倉,那么就可以及時的將那些官兵的動靜送到自己的手上。
當然了,劉顯估計,那些官兵肯定不會馬上就有決斷,必然會在那兒躲著,等待自己的商隊前往。沒有三兩天,他們不會撤走或是前來攻襲的。
所以,劉顯也得意的交待了張寧以及周倉,讓他們盯著那些扮作了賊兵的官兵,要做好連續幾天盯哨的準備。還有,如果那些官兵有所動靜,也要弄清楚他們的動向,是撤回沁陽還是前來陽武。最好,還得要及時的將他們的行軍路線探查清楚。
從陽武縣前往武陟縣,這并非就只有一條官道,另外還有一些小路。官道是大路,適合大軍行軍,但肯定會繞一些遠路。而一些小路的話,可以抄近路。
當然,劉顯估計那些官兵如果要來攻襲自己的商隊,肯定會走官道大路的。因為很明顯,劉府商隊那么多牛馬車,肯定是走不了小路,必然會走官道大路。
派出張寧和周倉后,劉顯再讓黃舞蝶統率二千多的劉府商隊護衛軍。
商隊記衛,會留下約五百人馬留守商隊營地,余下包括了周倉帶來的五百左右的人馬,加起來還有兩千多些人馬,這些人馬,就將會是伏擊那三、四千官兵的人馬。
但是,這些人馬還不能動,這過早的調離劉府商隊,難免會落在別人的眼中。誰知道官兵方面有沒有派有探子在暗中盯著劉府商隊呢?商隊營地離陽武縣并不遠,如果從營地一下子調走兩千多人馬,也肯定瞞不過陽武縣的人。
所以,劉顯只讓黃舞蝶做好準備。
隨后,劉顯就親自悄悄的離開商隊營地沿著官道察看地型,要找一個適合伏擊的地方。當然得帶著王越以及黃舞蝶,王越是護衛,黃舞蝶則也要知道伏擊的地方,如此,到時候才可以及時的帶著人馬進入伏擊的地點。
大漢當初修建官道的時候,肯定是不會考慮哪里容易遭受埋伏的,只會考慮如何才可以更方便又安全的通行。所以,官道一般都不會穿過一些太過險要的山嶺地帶,除了沒有辦法,必須要通過的地方。
從陽武縣在武陟縣,除了沿著河岸一帶的山嶺較為險要,便是離開了河岸二十多里之內的地方,并沒有太多險要的地型。
劉顯沿著陽武縣的官道往武陟縣偵察,直到差不多有一半的路程,也就是走出了十多里之后,劉顯才找到了一個勉強適合伏擊的地方。
怎么說勉強適合呢?其實這里的地形相對較為開闊,恰好處于一個三叉路口。
是這樣的,從武陟縣過來,官道是沿著一道長坡底下經過,長坡約有一里長左左右。而這長坡底下的官道的另一側,是一條小河,小河真的很小,主要的是小河河床較低,離官道約有三五米的高度。
再過去,就是這長坡的盡頭,然后分別分為四個路口。沿官道直行,約百米左右,就是另一個斷坡,官道沿著斷坡右側繞過。然后又有另一條小路從這斷坡的左側而過。此外,還有一條小路,和官道形成了一個十字,從遠處的一片山林中出來,伸向黃河岸邊的那片山嶺。
這里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原來在這里估計還是一個小村子,在這四通八達的路旁,還有一些塴塌了的房屋殘垣。
長坡在官道的右側,而那斷坡在官道的左側,在長坡和斷坡之間,是相隔約百米左右的空地,向兩旁延伸。
但是無論是長坡或是斷坡,其實都不高。
從陽武縣一路過來,劉顯覺得就只有這里最適合伏擊了。如果再往前去尋找適合的伏擊地點,那么就算是有更適合的伏擊地形,但恐怕到時候自己的人馬都沒來得及進入伏擊地形,扮作賊兵的官兵早就通過了。
除非提前埋伏。可提前埋伏也有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了。
劉顯覺得,伏擊地點就設在這里了。
至于伏擊的設想,劉顯估計會是如此。
那三、四千官兵,他們應該也算是地方性質的官兵,戰斗力可能會有,最多就跟巨鹿郡郭典的官府官兵差不多,有一定的戰斗力,但絕對不會太強。
而在經過在山林中隱伏數天,他們肯定也會極為耐煩了,甚至是都有些疲倦了,數天的時間,也會消磨他們的戰斗意志。
如此,他們如果向陽武縣進軍,打算襲擊劉府商隊的話,那么他們的領軍將領,肯定會催促他們加快行軍。從他們藏身的地方出來,到行軍到這伏擊地點,這已經行進了十多二十里,也差不多有一個時辰了吧?連續急行軍一個時辰,這支軍馬,肯定也極為疲癆了。
這樣一來,他們的戰斗力也肯定有限了。并且,劉顯假設,他們行軍的時候,以兩個縱隊齊頭并進,但經過十多二十里的急行軍,他們的陣勢一定會拉得老長。
劉顯把一部份人馬埋伏在長坡,一部份人馬埋伏在斷坡。另外,再分派人馬在分叉路口的另兩側,騎兵在前方的官道上等著沖殺。
要注意的是,在分叉路口另側的人馬,他們并不會參與攻擊,他們只需要在兩側弄出些動靜,到時候就讓他們放火…嗯,很可惜這個時候不是冬季,那些樹林野草長得雖然茂盛,但卻青青蔥蔥,不易生火。不過,生不了火可以生煙。只要起了煙,再弄出大些動靜,讓遭受到伏擊的官兵以為兩側有大軍殺來,使得他們不敢輕易的從兩側突圍。
這樣一來,遭受到突然伏擊的官兵,他們唯有就是沿官道撤退或是向前突進,又或是躲進官道另一側的小河河床。
一共兩千余人伏擊三、四千的人馬,劉顯估計只需要經過一輪打擊,當官道前方的騎兵沖殺過來后,全軍齊出,估計直接就可以殺得這三、四千官兵全軍覆沒。
到時候,就看劉顯的人馬是否可以趕在那些官兵來到之前進入伏擊地點了。
劉顯跟黃舞蝶再商議了一下詳細的計劃。便決定了下來。
其中,黃舞蝶認為,其實可以讓一部份人馬先行進入伏擊地點的,比如,在長坡隱伏,以及在那斷坡隱伏。
夜里,派出人馬悄悄離開商隊營地,神不知鬼不覺的,到了伏擊地點后,就隱藏起來,大不了就在原地等。這樣,也可以讓自己的伏擊人馬不至于如那些官兵一樣,急奔十多里路后馬上就發起攻擊。
劉顯也覺得如此也是可以的。
不了斷官兵的退路,劉顯讓王越負責長坡上的埋伏,到時候張寧也會尾隨官兵返回配合他。
然后由黃舞蝶再去偵察一下路口兩旁的地形,需要派出多少人馬在兩旁放煙火,也由黃舞蝶決定。
其實在這樣四通八達的地方設伏不算太合適,起碼需要更多的兵力才可以做得到全殲敵人。劉顯這次伏擊,肯定會讓不少人逃走。
不過也沒關系了,能夠全滅了他們最好,不能全殲,只要能夠打敗他們也是一樣的。只需要打敗他們,劉府商隊就不會有什么的威脅了。
他們畢竟是官兵,劉顯也并不打算非得要全滅了他們。說起來,他們跟劉顯也沒有什么的仇怨,只是他們現在是聽命于趙和,要謀害自己罷了。
打敗他們,確保自己的劉府商隊安全渡河,這就足夠了。
但是,如果可以全殲他們,劉顯也不會客氣,打算謀害自己的,就是敵人,也沒有什么好說的,滅了就滅了。
劉顯返回陽武等著周倉的情報。
劉顯畢竟是打著商隊的名義,所以,陽武城內的一些大商戶,也慕名來訪,求見劉顯,跟劉顯商議一些合作的可能性。
不僅僅是商戶,一些地方權貴,也會來結識劉顯,這也是劉顯的名聲傳開后帶來的影響。
一個可以成立如此龐大規模的商隊的人,并且本身又有一定的身份背境的人,有機會的話,誰不想結識?
這樣,劉顯的名聲也自然是流傳更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