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這位記者還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原來是來自美國一家著名報社的記者。
但是從他的發音上來聽,王建東覺得這位記者更像是法國人,說的英語口音很重、還有些不太標準。不過其想表達的主要意思應該還是說的很明白了。
等這位記者講完,王建東愣在主席臺上,竟然全忘記了自己這時候正擔當的角色。
他到底問了些什么?
作為一位全世界知名媒體的記者,在這樣的場合,怎么會這樣提問?
要知道,這里雖然是香港,但是和上海的距離其實也不算是特別遠。再等幾年,就要正式回歸中國了的。
難道這么多年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一件大事,上海、特別是浦東新區開發開放,作為一個前線記者,竟然會不知道浦東的位置?
還是,他假裝不知道?
或者說從頭至尾根本就沒有仔細聽?
或者說,他這次就是專門過來搞事情的?
王建東腦海里甚至想起來一句話,從這位記者提問的內容上來看,他的這種行為按照上海話的說法,就是故意“搗糨糊”了。
對,就是搗糨糊。
“搗糨糊”,也叫做“搗漿糊”,這是最近這一兩年上海普通人的口語中流行起來的。
實際上,一開始的時候原字不是“搗”而是“淘”。
淘漿糊——勒上海閑話里向,指格人「水平很馬夫」,「是很差勁個」個意思。
另外,“淘漿糊”蘊涵有多種含義,需要配合不同的表情、語氣、場合,才能體味其中褒貶。
但是基本語義,搗糨糊有“和稀泥、裝傻、糊弄、瞎混混、溝通關系、調和矛盾”等意思。
搗糨糊主要用于比喻和形容那種不認真的態度,就像搗弄制作的漿糊一樣稠,卻不能像面粉粥、米粉粥那樣能讓人吃喝,只是用來糊貼紙張在墻上那樣的空樣子貨。形象而傳神。
一直說搗糨糊搗糨糊,好了,千算萬算,這一回,確實倒在了自己身上了。
那,這位眼前的記者,能肯定他不是來搗糨糊的?
再說,就算是想搗糨糊,還能再更專業一點的嗎?
這時候底下的一眾聽眾,也是表現各異:
有露出來笑意的,坐在座位上甚至開始左顧右盼。這些人顯然是聽懂了記者的話。
有的人則一臉平靜。至少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他們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們有可能是沒有聽懂這位記者的話。但也有很大可能,是因為現場到底有大人物在場,即使想有所表現,一般也不會特別的出格,比如笑出聲,甚至大笑之類。
但是有共同的一點,都不出聲。
于是整個的會場都突然間全部安靜了下來。
王建東彷佛也在發懵中。
還是坐底下的林總看出來情形不妙,出來解圍,率先打破了沉靜。
他不為人知的假意連續咳嗽了兩三聲。
這兩三聲突兀的咳嗽,點醒了王建東。
王建東不由得抬頭看向林總,只見林總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巴,啞聲說了幾句什么。
他這才終于從恍惚間猛地回過神,一下子想起來自己在這場會議中擔任的正式角色來。
他趕緊朝市領導那邊看一眼。
市領導這時候也正好正看向王建東,還是一如既往的保持著微笑的狀態。不過從他的表情上明顯可以看的出來:傻愣著做啥,抓緊翻譯的啊?
還好。王建東趕緊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想了想,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接著王建東還是一五一十,對剛才那位記者的提問做了如實的翻譯。
翻譯完,房間里再一次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把眼光投向了市領導。
對這個明顯有些冒失,甚至是有一些冒犯的問題,他們也不知道市領導當場會怎樣回答。
要知道,這時候甚至很多國外的新聞媒介上都說,內地的領導水平如何如何,怎樣怎樣,這一回就算是碰到軟釘子了。那接下來這位領導的反應,只要應對稍有不慎,很大可能就會成為明天報紙的主題。
事實上,記者的這個問題王建東也很好奇,究竟等會兒領導會怎樣回答。
王建東覺得,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太好直接回答。如果真要是深究的話,這個簡短的提問里,其所包含的內容,或者說可以解釋的深層次的東西,似乎還有很多很多。
而且這么多年不遺余力的外宣工作,其最終的效果和影響力又到底落實在哪里?
市領導卻是處變不驚。
重新調出來幻燈片。他站起身來,走到熒幕前,指著地圖上上海的位置,就上海和浦東的區域位置再一次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
“從這里浦東到上海算遠嗎?”
市領導笑笑,說道,“浦東本就屬于上海,市上海的一部分,它和上海老城區其實只是有一條黃浦江相隔而已,分屬于黃浦江的兩岸。不過,它們之間的距離,可要比我們現在所處的香港,連接港島的紅磡海底隧道要近多了的。”
滿房子皆是輕微的笑聲。
那位記者也連連點頭,似乎明白了許多。
三言兩語,這位副市長舉重若輕,似乎一下子就化解了剛才的尷尬,還拉進了于聽眾之間彼此的距離。
等坐下,市領導繼續借題發揮。
“我就想起來去年年中的時候,有一次,一家美國航空公司總裁在和平飯店望著黃浦江問,也問了和你同樣的問題:浦東在哪里?
是的啊,浦東在哪里?和上海又有多遠?”
領導感嘆道,說實話,上海浦東剛開發的時候,沒有高的建筑,居民住宅破舊,道路也比較難走。除了上海人之外,恐怕多數中國人都不知道浦東在哪里,更不用說外國人。
這又說明了什么?
我想,這一些最起碼說明,在前幾年剛開始開發開放的時候,浦東在世界幾乎沒有“存在感”,更不用說吸引外資到浦東來開發和合作。
后來,我們為了對外宣傳浦東和接待國內外來訪者,特別是接待國內外媒體,花費了許多精力。一直到了今天,“浦東”的名字才逐漸被大家所知。
市領導笑笑,接著說道:“所以你剛才的提問,同時告誡了我們,干工作不僅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望天的啊。也算是給我們上了深刻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