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知誰說的:大學就是讓你把曾經學過的東西都忘一遍。
用在他身上還挺形象的。
不過后來肖仁讀取過多個科研天才的記憶,一次次的強化了他在科學知識方面的記憶,加上他為了發展鮫人族,專門關注過民生科技方面,所以制造玻璃的化學方程式他不僅記起來了,還知曉的更詳細。
很多人都以為玻璃是沙子制造的,但并不準確,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其實是二氧化硅,只不過沙子里的絕大部分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所以給人一種玻璃都是沙子制造的假象。
沙子里不僅含有二氧化硅,還有另一樣制造玻璃的原料——碳酸鈣和碳酸鈉,這兩樣都可以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最終形成玻璃。
所以只用沙子,的確可以制造出玻璃。
只不過除了上述幾種成分,沙子里還有很多雜質,只用沙子高溫鍛造,制造出來玻璃會有雜色。
但肖仁沒有專門鍛煉過區分控制土壤成分,所以也無法分辨沙子里哪些是無關物質,只能這么一股腦的煅燒了,有雜色也沒辦法了,不是氣泡就行,反正雜色鏡片也能湊合用。
半膠狀半液態的熔融玻璃,肖仁依然可以用土元素操控來控制。
肖仁把包裹的火焰收起,但周圍的空氣依然沒恢復,維持著真空狀態。
不過在玻璃形成的時候,還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肖仁利用空氣操控,把產生的這些氣體都排斥了出去。
沒了火焰加熱,熔融狀態的玻璃開始成形。
在這個過程中,肖仁利用土元素操控,將其塑形成一枚枚弧度不一,大小不一的凸透鏡。
當然,沒有專門的機器,肖仁制造出的這些凸透鏡肯定不那么精確。
但好在數量多,總能挑出幾個能湊合用的,而且他也不需要太精確。
很快,冷卻后的玻璃形成了一枚枚鏡片。
肖仁等鏡片的溫度降下來以后,才控制它們從空中落下到自己肚皮上,摞成了小山。
之后肖仁把一枚枚鏡片拿起來當放大鏡,簡單的測試精度。
最終足足三千枚鏡片,只有6枚符合肖仁的要求。
肖仁結合這6枚鏡片的大小,分別用土元素制作出3個上大下小的石質圓筒,然后把6枚鏡片安裝上去,制成了3個精度不同的望遠鏡。
把其他兩個丟給復制體帶著,肖仁拿起精度最高的那個望遠鏡。
意念一動,一片片石磚出現在半空中,隔空遞增,像是一道天梯。
肖仁踩著石磚不斷向空中攀升,并發動巨食化吸氣,等到他精神力還剩下兩成,他的體型也達到了最大化。
噴氣!
強烈的氣流從雙腿的刺管噴出,推動力讓肖仁再度攀升,最終讓他到了海面上空一百多米的位置。
接著上升到下墜的短暫滯空期,肖仁已經抱著望遠鏡朝鳥島的方向看了過去。
一個巨大的島嶼出現在肖仁的視野中,島上碧綠蔥蔥,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但讓肖仁汗毛炸起的是,島嶼前方不遠的海面上浮著一個巨大的,長滿綠苔的石龜腦袋!
我的孢子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