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四十七章 領軍

  杜昱來到海邊的秘密基地查看集結的山寨大軍。

  了解了大軍的兵力構成和具體情況之后,他決定將兄弟們在軍中位置調整一番,不能每個人都作為主帥領兵打仗。

  主要是這些兄弟出身都不高,基本上都沒接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能帶兵是因為實在沒什么人可用只能硬著頭皮讓他們頂上。

  能不能成長為獨擋一面的人還要看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現在這些人包括朝廷大軍中混過的林沖和魯達在內都只適合做將,而不是做為主帥。

  杜昱思考再三,他覺得如果讓許貫忠甫一來就做主帥,位置高于山寨的老兄弟也不合適,主帥這個人選也只能他自己擔任了。

  不過,事情總是可以變通的,既然嘍啰兵的水平良莠不齊那就完全可以分兵,精銳的一塊就由他自己統領,而那些素質稍差的可以給許貫忠,讓他作為二路主帥。

  一來可以保證核心力量握在手中,二來也可一用實戰檢驗許貫忠的才學。若是真的有統兵之才讓他全面指揮也不是不行。

  想到這,杜昱決定先給老兄弟們透透風,看他們的反應如何,若是反應激烈就要再想辦法變通。

  于是,他便和陳達、魯達、楊春、崔埜等人一一談話,將自己的打算透露給他們,并且讓他們提建議。

  陳達和魯達、崔埜都是性情中人,對許貫忠的迅速躥升有些微詞,只是在大哥面前他們也沒有太過放肆,畢竟杜昱一直待他們不薄,而且向來神神秘秘,做事不拘一格卻讓人非常安心。

  楊春、林沖向來沉穩,對大哥安排的事情只會認真執行,也從不質疑他的行事動機,對此事倒是持無所謂的態度。

  而唐斌因為上山比較晚,資歷比不上那些老人,又沒為山寨立下什么功勞,說話就沒什么底氣,再有他性格豪放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對此更是沒有意見。

  杜昱說服了幾位老兄弟這件事情就成了大半,至于陳達、魯達在整合河北兩路山寨時收的那些小弟的意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說服了老兄弟,剩下的就是和許貫忠交流了。

  當杜昱和他私下交流,說要將大軍一分為二讓他做二路主帥的時候,許貫忠受寵若驚。他真的沒想到這位教主真人有這么大的魄力。

  他本以為杜昱也就是給自己安排一個職位,最多也就是領一路嘍啰兵,畢竟有那些老兄弟在怎么也不輪不到自己指手畫腳。

  沒想到,大哥竟然打算讓他獨領一軍,甚至要安排幾名老兄弟做他手下的將官,光是這份信任就讓他感激涕零。

  許貫忠當即下拜,對杜昱施以大禮。

  杜昱扶起他,拍著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態度,甚至還說起,若不是他出來乍到恐不服眾,便是將整個大軍交道他的手中。

  這貨的一番表演深深的打動了許貫忠的心,讓這位在今后的日子里死心塌地為他賣命一生,那演技比什么影帝都更牛。

  主要的人物搞定,杜昱便開始調整大軍的構成,將軍隊分成兩路。

  第一路自然是由杜昱本人統領,帶兵的將領包括陳達、楊春、崔埜,兵力組成則是一千梁山泊帶過來的騎兵,一萬長槍兵,八千刀盾手以及七千弓箭手,輔兵則帶了一萬人左右。

  第二路由許貫忠率領,帶兵的將領是魯達、林沖、唐斌,兵力構成則是一千湊出來的騎兵,一萬長槍兵,一萬刀盾手,一萬弓箭手,剩下的一萬三千多輔兵都給了他們。

  算起來許貫忠率領的嘍啰兵比杜昱本人統領的大軍數量還要多一些,只不過戰力上肯定還是以梁山泊老兵為主的第一路大軍高一些。

  其實這樣搭配將領,杜昱也著實費了一番心思。

  自己這邊不用說,三位老兄弟都是一開始就跟隨他的人,在梁山泊的嘍啰兵當中有極高的威信,而且最聽自己的話。

  另一路,他讓魯達和林沖在一起,主要就是考慮到魯達雖然性格有些暴躁,但對林沖的話他是能聽進去的,林沖又是識大體的人脾氣相對溫和,而唐斌是個性格豪放的人,沒什么亂七八糟的心思,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將帥不和的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許貫忠統領的兵丁人數雖多,但絕大多數都是上山不久的新人,經過訓練的時間沒有超過半年,戰斗力相對來說比較弱,這就要靠將領的勇猛來帶一帶。

  許貫忠本人的武藝什么樣杜昱不知道,不過能在大宋朝奪得武狀元想來不差。

  林沖和魯達的勇武不必多說,那可是水滸傳小說之中個人勇武S的人物,便是唐斌的武力值也相當不錯。

  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平衡。

  上層的人事調整完畢,就輪到調整下面的隊伍,幾萬人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完的。

  杜昱等人足足忙活七天,才將隊伍調整完畢。

  隨后就是演練磨合一番,經過幾次操演之后這才達到了兵將相識的初步效果。做到了指令發出之后,軍隊隨即響應。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沒什么繼續訓練的必要了,更深層次的磨合只能在實戰之中進行。不經過真刀真槍的實戰檢驗,只是訓練是練不出一支強大軍隊的。

  因此杜昱在中軍大帳之中擂鼓聚將,準備展開行動。準備了這么久,便是他也覺得有些焦躁不安,更何況最近在秘密基地的周邊已經發現有官府探子的蹤跡。

  現在大軍中的頭領齊聚一堂,看著杜昱和許貫忠在研究地圖。

  杜昱原本的計劃是在滄州附近起兵,沿著海岸線向遼國境內推進,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拿下遼國的析津府與灤州的韓伯龍匯合。

  許貫忠在看了地圖上標注的勢力地圖之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應該首先對付大宋駐扎在附近的邊軍。

  首當其沖的就是距離滄州不遠,那支曾經威名赫赫的‘靜塞軍’。

  趙二時期的靜塞軍滿員3000人,一人5馬,騎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開200斤的硬弓,剽悍異常。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駒,從軍士到戰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鉤連長槍。

  經過近百年的和平,靜塞軍早已腐朽墮落,不過它仍是大宋朝為數不多的純騎兵部隊。若是置之不理還真有可能被它盯上,不斷騷擾大軍的后方。

  許貫忠提出這個想法不光是為了解決可能出現的威脅,還有一點就是看上了靜塞軍的馬匹和裝備,甚至還包括軍中的騎士。

  杜昱略一思索,便認同了許貫忠的想法,便讓他參與進來重新規劃行動的路線。

  正好趁著尚未行動,他還要做行動前的最后一點準備。

  天才一秒:m.biquzhh

大熊貓文學    穿行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