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

  對于鹽政,李嘉就是一個字——鹽引。

  另外的話,就是簡政放權,削弱中間環節,控制豪商,使得鹽價低廉,從而讓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

  既然無法讓百姓手中的錢財更多,那么就讓他們日常的物價耗費更低,而鹽,就足以承擔這種重任。

  在所有的產品中,鹽是最廉價,也是最令人在意的奢侈品,安撫人心的一劑良藥。

  皇帝帶在青州不過月余,在濟州山東知府衙門,就搬遷到了青州,其他的轉運使,通判,巡檢司,軍都司,也通通搬運過來。

  萊州灣鹽場,也初步賣出了所有的鹽引,獲利三十萬貫,這比往年少了些許,但為了百姓,這般讓利也是值得的。

  李嘉鹽業改革的決心倒是頗為堅定,他也嘗到了鹽引的甜頭。

  于是,他輾轉北上,來到了河北府,滄州,渤海之濱,西海岸。

  這里也是鹽場眾多,河北府數百萬百姓所食之鹽皆由而出,由于位置更好,產出更多,所以滄州的鹽場,販賣鹽引,獲利五十萬貫。

  逛了兩個地界,八十萬貫到手了。

  而要知道,前幾年的北宋時期,年入賦稅頂多八百萬貫,少時只有五六百萬貫,兩地的鹽引,就占據了其十分之一。

  而,天下最大的鹽場,就在于淮海地區的淮鹽,起碼也是萊州灣的十幾倍,供應著整個河南府,江南地區,近千萬人口。

  李嘉不由得萬分期待。

  走走停停,河北府溜達一圈,宣示皇帝的權威后,李嘉就過了黃河,來到了河中府,解池。

  這里是北方最大的池鹽,解池所在,方圓一百三十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庫楚克鹽湖、美國猶它州大鹽湖并列為世界三大鹽湖。

  解池位于中條山的北麓,面對黃河由北向東的轉彎處,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夏季氣溫高,夏季南風使解池的鹽水加速蒸發,凝結成鹽。

  其含鹽量,是普通海水的六倍,換句話說,哪怕是鹵水,也只是解池一半的含鹽量。

  其風干凝鹽,更是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錢袋子。

  所以對于解池的掌控,唐朝一直在心。

  與海鹽不同,解池的管理,一直是民制,民運,民銷,朝廷的作用,就是收稅。

  產鹽者為大戶,銷鹽者為鹽商,實行由生產到運輸的一體化經營。

  產鹽大戶通過官府的許可,取得生產制造食鹽的的專利權,獲得利益,而像治畦、修池、補渠等相關事宜,則由制鹽的畦戶來承擔。

  澆曬食鹽者,每年必須向國家交納定額的鹽租,呼之為鹽課。

  種田者交糧,曬鹽者,自然是交鹽了。

  不過,隨著安史之后財政困難,第五琦,劉晏進行改革,施行榷鹽制,鹽的銷售,運作,都由朝廷主持。

  由此,鹽價,從每斤一錢,暴漲到每斤三十七錢,漲了三十多倍,而在唐太宗時期,每石鹽,也才二十錢。

  由于鹽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鹽價的上漲勢必會加重百姓的經濟負擔,其時,“鹽估益貴,商人乘時射利,遠鄉貧民困于高估,至有淡食者。巡吏既多,官冗傷財,當是病之。其后軍費日增,鹽價寖貴,有以谷數斗易鹽一升者。”

  鹽價貴,自然私鹽販子越來越多,黃巢就是這種情況下起來了。

  望著一片紅色的鹽田,李嘉注目而視,這種天然的鹽湖,容易控制,耗費也小,真是上天賜予的最大禮物。

  “解池之地,年產湖鹽百萬石,河東,關中,皆因而食之。”

  兩池榷鹽使站立在一旁,頗有些感慨地說道。

  而要知道,前幾年的北宋時期,年入賦稅頂多八百萬貫,少時只有五六百萬貫,兩地的鹽引,就占據了其十分之一。

  而,天下最大的鹽場,就在于淮海地區的淮鹽,起碼也是萊州灣的十幾倍,供應著整個河南府,江南地區,近千萬人口。

  李嘉不由得萬分期待。

  走走停停,河北府溜達一圈,宣示皇帝的權威后,李嘉就過了黃河,來到了河中府,解池。

  這里是北方最大的池鹽,解池所在,方圓一百三十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庫楚克鹽湖、美國猶它州大鹽湖并列為世界三大鹽湖。

  解池位于中條山的北麓,面對黃河由北向東的轉彎處,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夏季氣溫高,夏季南風使解池的鹽水加速蒸發,凝結成鹽。

  其含鹽量,是普通海水的六倍,換句話說,哪怕是鹵水,也只是解池一半的含鹽量。

  其風干凝鹽,更是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錢袋子。

  所以對于解池的掌控,唐朝一直在心。

  與海鹽不同,解池的管理,一直是民制,民運,民銷,朝廷的作用,就是收稅。

  產鹽者為大戶,銷鹽者為鹽商,實行由生產到運輸的一體化經營。

  產鹽大戶通過官府的許可,取得生產制造食鹽的的專利權,獲得利益,而像治畦、修池、補渠等相關事宜,則由制鹽的畦戶來承擔。

  澆曬食鹽者,每年必須向國家交納定額的鹽租,呼之為鹽課。

  種田者交糧,曬鹽者,自然是交鹽了。

  不過,隨著安史之后財政困難,第五琦,劉晏進行改革,施行榷鹽制,鹽的銷售,運作,都由朝廷主持。

  由此,鹽價,從每斤一錢,暴漲到每斤三十七錢,漲了三十多倍,而在唐太宗時期,每石鹽,也才二十錢。

  由于鹽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鹽價的上漲勢必會加重百姓的經濟負擔,其時,“鹽估益貴,商人乘時射利,遠鄉貧民困于高估,至有淡食者。巡吏既多,官冗傷財,當是病之。其后軍費日增,鹽價寖貴,有以谷數斗易鹽一升者。”不過,隨著安史之后財政困難,第五琦,劉晏進行改革,施行榷鹽制,鹽的銷售,運作,都由朝廷主持。

  由此,鹽價,從每斤一錢,暴漲到每斤三十七錢,漲了三十多倍,而在唐太宗時期,每石鹽,也才二十錢。

  由于鹽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鹽價的上漲勢必會加重百姓的經濟負擔,其時,“鹽估益貴,商人乘時射利,遠鄉貧民困于高估,至有淡食者。巡吏既多,官冗傷財,當是病之。其后軍費日增,鹽價寖貴,有以谷數斗易鹽一升者。”

大熊貓文學    大唐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