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縣鄉村學校當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優秀教師以及專業教師缺乏,這也是全國大多數鄉村學校所面臨的的主要問題,大部分鄉村學校的老師往往都是身兼數職,既要干著數學老師,還要當著體育老師,甚至再兼任個自然與科學老師也正常不過。
同時鄉村教師在年齡上也整體偏大,而且大部分缺乏與時俱進的知識和可以跟得上時代的見識,也缺少了像城市老師一樣隔段時間就集中起來系統性的教研探討。當前社會,愿意在鄉村教書的年輕人畢竟還是少數,愿意一輩子都待在鄉村教書的老師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用“鳳毛麟角”這個詞來形容。但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畢竟那些辛辛苦苦考出去的大學生,再讓人家去鄉村待一輩子,確實是很為難人。
從事實上來看,鄉村的各種資源、條件、機會都是遠遠無法和城市比擬的,更不用談北上廣深那些大都市,大都市的虹吸效應將一流的尖端人才一網打盡,然后才輪得到二線、三線…一直到十八線小縣城,最后迫不得已再是鄉鎮,基本不會輪得到農村,教育人才更是如此。從趨勢上看,農村地區空心化嚴重、老齡化嚴重,只要是走出去的年輕人基本不會再愿意回到農村,留在農村的只有中老年人,以及一些留守兒童。
不爭的事實是,當你前往鄉下,在一個個村莊里能見到的人基本都是四十歲打底,你可以看到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田間地頭種地,也可以看到七八十的老年人在街頭巷尾聊天,但已經很少能看到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出現在村莊里某個地方,除非是逢年過節。
對村莊最有忠誠度可能就是那群看起來每天都無所事事,搬著小板凳聚在街頭巷尾的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了,冬天中午曬太陽,夏天晚上來納涼,幾個老婆婆三五成堆揣著手聊著天,偶爾也會有個老大爺摻雜其中,總體看來是女多男少,因為女人的壽命普遍比男人更長。
你永遠都不知道這群老年人每天到底在聊啥,為什么一天天的蹲在那有聊不完的話題。但每次有人從她們身邊經過的時候,哪怕隔著十米,她們也會神同步的停止聊天,然后五六雙眼睛齊刷刷的盯著你,那好奇的眼神像是打量一個新鮮的事物,看著你走近然后再看著你走遠,直到你走到很遠聽不見她們的聲音的地方,她們又竊竊私語般的聊了起來。
不過,每當有人經過后,她們聊得話題肯定是——
“剛剛那個年輕人是誰家的孩子啊?怎么看著有點眼熟?”
“是啊是啊,好眼熟啊,但現在年輕人都在外面不回來,偶爾回來一次真認不出來了。”
“啊,我想起來了,那不是某某家的孫子嗎?”
“天啊,是嗎?真的,你別說,長得好像跟他爺爺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我說怎么有點眼熟呢。”
“那我小時候還抱過他呢,那時候他才四五歲,像個小地瓜,這轉眼間就這么高了。”
歲月不饒人。
這群老年人雖然不約定時間,但一般都會很有默契的一起聚在村頭,然后一起散去,似乎誰也不想中途先走,因為生怕這前腳剛走,這剩下的人就開始聊起來他家的家長里短。
漸漸地,這聊天的人也會越來越少。
有的老年人拗不過兒孫,離開了村莊。
“老李呢?他今天怎么沒來?”
“老李不來咯,被兒子接到城里去享福了。”
“他不是打死不去城里嗎?”
“那能怎么辦,誰照顧他?”
有的老年人拗不過時光,離開了村莊。
“老張呢?老張怎么沒來?”
“老張上午走了,等著兒子回來辦喪呢,聽報喪地說,他那大兒子離得遠,回來就得一天呢。”
“昨天好好的,怎么就走了呢?”
“是啊,怎么就走了呢…”
接著,其余人的話題便集中在了“老李”的家長里短和“老張”這一輩子上。
直到最后的最后,就剩一個孤獨的老人坐在村頭的大樹底下,身邊已無人陪伴,只能用滿是滄桑眼光看著路上的來往車輛,好像整個世界都已與他無關。每天按時搬著小板凳到村頭,再按時搬著小板凳回家,就像是打工人按時上下班打卡一樣。
村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活力便也逐漸消失,唯有那些留守下來的孩子反而給村莊續了一點生機,不過這些孩子也只是村莊的過客,他們也不會在此久留,留下的只有記憶。
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共同認知:年輕人留在農村那就是沒本事的,年輕人種地那就是沒出息。這種共同認知加劇了年輕人逃離農村,哪怕在外面過得不好,干的工作還不如種地,那也不回農村,畢竟活在農村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用產業化發展鄉村經濟,用互聯網連同鄉村教育,在林平看來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這也是應對鄉村老齡化、空心化最好的方式。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林平要通過托管鄉村教育的方式獲得鄉村產業的優先發展權,無論是鄉村經濟產業化發展還是鄉村教育互聯網發展,這都是一筆長遠的投資。
而現在,苦山在鄉村經濟產業化發展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在要做的就是鄉村教育的互聯網發展。
對此,張易鵬率先提出了異議,他認為西貝縣大部分鄉村地處偏遠,網絡條件欠缺,很多鄉村都不具備4G條件,直播授課的方式行不通。
林平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然后說道:“所以我們先采用錄播授課的方式,忠國希望學校每個班級都安裝播放設備,把我們在城里學校的課、優秀教師的課錄下來,送到鄉村學校里去,這種方式誠然比老師面對面授課效果要差一些,但是總比鄉村學校沒有老師可用要好的多。”
接著林平說道:“從下學年開始,忠國希望學校小學課程里的音樂、美術、思想品德、自然與科學都采用錄播課程的形式授課,英語課也主要以錄播授課形式為主,錄播課程要占到全部課程的80以上,至少要讓山里孩子也能有流利的英語口語,語文數學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錄播課程。”
“同時因為華興中學將開辦初中部,初一正式開始招生,因此我們要把忠國希望學校的初一年級做為錄播授課試點年級,將華興中學初一年級各科優秀老師的課錄下來,然后播給忠國希望學校初中部的學生。我們爭取要做到讓忠國希望學校的學生能和華興中學的學生擁有同樣優秀的老師、擁有同樣精彩的課堂,同步學習、同步考試、同步競爭!”
請瀏覽wap.skyzww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