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年味越來越重,村莊里的鞭炮聲也越來越多,孩子打鬧歡笑的聲音此起彼伏,絡繹不絕。
許淮則每天都是如往常一樣,靜靜的坐在古桃樹下鉆研觀想道經,錘煉著自己的精神力量。
轉眼間,日子來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除夕來自先秦時期的逐除的習俗,先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
除此之外,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是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后一個晚上,按照陰年歷的不同算法,可為臘月二十九,也可為臘月三十。
在這一天,要穿上新衣服,寓意辭舊迎新,將過去的一切好的壞的通通去除,歡迎來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清晨,
許淮打開大門,發覺外面早已下起大雪,紛紛揚揚,鵝毛大雪,天上像是缺了個口一樣,大雪簌簌地往下直落。
許淮看了看外面的大雪,眉頭挑了挑,這白天突然下起大雪,總感覺有點不大對勁。
開啟靈識,許淮仔細的感知了下,發覺天地間的五彩斑斕的靈氣離子隨著大雪的紛飛,越來越多,濃度越來越高,幾乎彌漫整個山脈。
“這樣一直下下去,會出事的!”許淮心神不寧的擔心著。
古有“瑞雪兆豐年”的說法,說是一年的末尾下起大雪,到了第二年會風調雨順,莊稼大豐收,但是現在,許淮看到眼前的大雪,卻不這么認為。
自打冬月以來,連綿的大雪天氣就一直籠罩在昆侖山脈上,不是白天落雪,就是夜里起風,二者交替著來,總是不安分。
地上永遠都覆蓋著尺許厚的積雪,無論怎樣,都化不掉,只是堆積在那。
不光是昆侖山脈,就連華國其他地區也都是如此,昨天許淮從電視報道中得知:
華國二十多省份中大部分都已經遭受連續一星期的雨雪天氣,除了靠近熱帶地區的省份免遭遇難外,其余身省份都遭受惡劣天氣。
甚至嚴重的省份,地方政府已經出臺臨時惡劣天氣出行條例,呼吁所有人待在家中,不要輕易外出。
但是眼看著,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來臨,走親訪友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的管理條例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多想無益,天塌下來還有個高的人頂著呢,許淮搖了搖腦袋,不再去想,手里忙活起自己的事來。
吃了早飯,小仙這丫頭小腿一遛,眨眼的功夫就跑到房間繼續看動畫片小豬佩奇了,許淮真不知道小丫頭怎么想的,完全入迷,以至于有時候到了吃飯的點,小丫頭渾然不覺,一個勁的眼睛直盯電視。
房間里,小丫頭在椅子上,兩腿直晃,旁邊放著過年的吃食糖果,日子過得滋潤透了,異常悠閑。
許淮看到小丫頭一看起動畫片,就渾身是勁,要是能把這個勁用在誦讀道經上就好了。
許淮四歲入道,從小便被要求熟讀乃至背誦各種經書,年齡稍微大點,就被要求每天上山砍柴,磨練心性,整日過著老僧入定一樣的生活。
小仙還小,許淮想讓她有一個完美的童年,不準備這么早就讓她背誦經文,再過些年,等小丫頭大了些再另行打算。
飯后,許淮便忙碌了起來,經書也顧不上看了。
今晚是除夕,按照往常慣例得吃團圓飯,所以他得好好準備晚上豐盛的飯菜。
除夕之夜,他得準備十八道菜,九道大菜,九道小菜,兩兩分開,九九對半,其中暗含著九九歸一的至理。
九,數之極,是單數中最大的數,最高數,諧音“久”,有永恒之意,被歷代皇帝所尊崇。
史記有云:“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洲。”“九鼎”“九洲”更成為家國天下權力的象征。
所以在民間,九字寓意深遠,往往做什么事情都以九字為例,向九靠齊。
鯉魚,牛肉,雞肉,山豬臘肉,兔肉,羊肉,鴨肉,以及鵝肉,這是九道硬菜。
白菜,芹菜,粉條,蘿卜…這是九道軟菜,與硬菜相對應。
十八種食材,每一種食材都有自己背后代表的寓意,并非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的選擇。
比如魚,諧音“余”,象征著年年有余,代表著華國普通人民對新來年的辛勤祝愿,希望能在來年得到更好的收入。
并且,魚的種類不同,含義也同樣不同,吃鯉魚,寓“得利有余”;吃鰱魚,寓“連年有余”;吃鱖魚,寓“富貴有余”。
上千年的古老傳統流傳至今,都有著與其相對應的文化和流程。
一晃,時間已經來到晚上,
天邊,依稀可以感覺到光的暗淡,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傍晚,大雪非旦沒有減輕,反而更加磅礴。
雪越下越大,光憑肉眼去看,只能看見兩三米遠距離。
與此同時,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在這茫茫雪天,濃烈的霧氣竟然從山的另一頭浮現,然后逐漸蔓延開來,慢慢的籠罩整個山頭。
沒過一小會兒,
整個山脈,就被濃厚的山霧和肆虐的大雪所覆蓋!
客廳里,桌子上已經擺好了菜,但是,仔細一瞧,圈圈角角處還略有縫隙,差著幾道菜。
許淮在廚房不停的忙碌著,手里拿著的菜刀不斷揮舞,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殘影。
一會的功夫,青椒就被切得整整齊齊。
“就剩最后一道了!紅燒鯉魚!”
大年夜時,菜肴的上桌子也講究順序,因為魚的寓意,年年有余,“余”字代表剩下,同時也代表最后,所以魚的處理往往會被擱在最后。
熟練的起鍋,
添火,
接著加油,
等到將油燒熟,四處飛濺的時候,許淮伸手從旁邊的桶里撈出一條,處理干凈足足有著四斤重的大鯉魚,扔進鍋中。
一頓煎翻煮炒后,魚的香味就從鍋里蔓延出來。
接著,加水過鍋,加上鍋蓋。
半響,
便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