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才想明白,時代變了,洗魏公公,洗李鴻章,洗慈禧,洗滿清,現在是什么人都能洗!
谷</span>在我看來,這是對讀者的不負責任,懂的人看了只是笑一笑,但要是讓那些十幾歲的年輕人看了呢?第一印象就是這些都是“能人”!
或許也有人會說:作者你這本書有在洗崇禎的嫌疑!
那我可以告訴你,我書中的崇禎,無論是性格還是處事,都是有史料可查的。
而那些噴崇禎的,有幾個能拿出史料佐證的?
史界主流觀點是“崇禎因國勢微弱,不能補救傾危。”
連順治、康熙、乾隆三個滿清皇帝都對崇禎中肯的點評過,非帝之罪也。
康熙曾說:“有明天下,皆壞于萬歷、泰昌、天啟三朝,愍帝(崇禎)即位,未嘗不勵精圖治,而所值事勢,無可如何,明之亡,非愍帝之咎也。
朕年少時,曾見故明耆舊甚多,知明末事最切,野史所載,俱不足信,愍帝(崇禎)不應與亡國之君同論。”
只能說崇禎時運不濟,能力不足,而不是昏君、幫倒忙。
若非崇禎十七年身歷勤苦,大明早就亡了,也就三五年光景。
在我眼里,崇禎皇帝是漢人王朝最后的脊梁,他完美的詮釋了大明的君王死社稷,而黑他的人,無非像黑岳飛、戚繼光、鄭成功那樣。
某些人受雇與反華勢力,他們要摧毀的不是這些歷史人物,而是這些歷史人物背后所凝聚的強大的文化認同、民族意識和抗爭精神!
好了,提崇禎這么多,主要是想說,我下本書寫南明,主角空降崇禎十四年,還會寫到崇禎.
為什么還要寫崇禎年間呢?
主要是想主角先發育兩年。(主角軍戶起步,坐標南直隸揚州府)
不然直接南明開局,什么都遲了!啥大事也趕不上,只能一路跑跑跑!
明末到南明的那幾十年歷史,主要大事集中在崇禎十四年到多爾袞死的那七八年,入場遲了啥都遲了,全程只能被動挨打。
新書《煌明》,大概月底起點,到時候我會發個新書宣傳的章節的。
最后再次謝謝大家的支持,祝大家元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