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這小子給廠長灌了啥迷魂湯,廠長對他言聽計從,三人雖然犯嘀咕,但一想楊可說的還真對,劉婧就是這樣的人兒,是應該教訓教訓她。于是轉身出去。
陳志對劉婧的事也沒放在心上,畢竟還有技術廠長,這事正歸他管。如果這點小事都管不好,也不配當廠長。
對于鄭峰,陳志一直有看法,但礙于情面,從沒有把話挑明,今天也算給鄭峰出一個難題,考考他。如果真不行的話,陳志可要拿他開刀了。
“廠長,我們這一炮打響了,你知道叫啥不?”
“啥?”
“改革的先鋒!”
陳志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這也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如果搞砸了,自己的位置也難保了。
但陳志是軍人出身,永遠有一種開拓進取的精神,并且一往無前!
而且他擁有了楊可,所以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不革新的話,工廠只能維持現狀。人浮于事,終究會被淘汰。
尤其是楊可對技術科的診斷,十個人左右就可以支撐這個企業,如今卻30人,多出的人沒活干不說,還拿工資。
那么其他科室呢?肯定也存在這種情況。
人只要是閑著,就會惹是生非。便會產生各種矛盾,爭權奪利,搞小幫派等等,很是影響團結和生產。
陳志有了初步的想法,那就是:一點一點地把多余的人都剃掉,讓他們有活干,這樣工廠的效益才能上來。
而進行革新的前提,就是必須重用楊可。
因為整個廠子,只有楊可的思想是最先進的,其他人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即便有進取之心,但也是才疏學淺,不知道如何下手。
陳志拿著筆記本,道:“走,你跟我一起去向徐樞記匯報。”
二人來到徐樞記辦公室,陳志知道徐樞記是雷厲風行的人,所以也就開門見山:“徐樞記,我們服裝分廠開了一上午會議,決定按照小楊提出的方案進行革新,所以還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然后把楊可寫的報告遞給徐樞記。
徐樞記給廠辦打了一個電話,不大工夫,李剛、何峰、還有后勤廠長、工會主任等人陸續進來。
“字寫的不錯呀。”徐樞記摘下花鏡,笑道。然后對眾人介紹了一下服裝革新的思路,征求各位意見。
二人坐在沙發上,屏住呼吸,都有些緊張。
資料在眾人手中轉了一圈,又回到徐樞記手里。
徐樞記道:“這樣的工作方法,好像在資本主義國家里有過,但具體如何操作就不得而知了。”
陳志暗想:提出資本主義了,這是玩蛋的節奏啊。
楊可倒沒陳志那么悲觀,因為楊可經常接觸徐樞記,感覺他并不是非常保守的人,而且有些思想還是很先進的,最主要的是徐樞記對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學習的很透徹,經常與楊可交流意見。
果不其然,徐樞記說話了:“偉人曾說過,‘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所以原則上我支持你們。具體如何操作,給我講講,然后大家各抒己見。”
主要還是楊可陳述,講完后,何峰首先說話:“工廠增產是好事,我贊同,前提是要團結,不能出現不和諧的事情。”
何峰向來是公事公辦的態度處理事情,所以沒有多余想法。
工會主任的意思是工人多賺錢是好事,但就怕拿掉固定工資后,萬一出現工人賺的錢還不如工資多的情況,工人肯定會鬧起來,到時候如何處理、收場是一個問題。所以持謹慎態度。
其他幾位副職干脆否定了這個革新,認為沒有先例,而且有搞資本主義私有化之嫌,侵占工廠的利益。
徐樞記見李剛一直沒吱聲,便望向李剛。
李剛一直在盤算著這件事的可行度,和以后帶來的各種后果。
很顯然,徐樞記是支持這項革新的。而且自己主抓生產,提產對自己臉上也有光,所以自己沒有必要反對。但是,誠如工會主任所說,也得有預防措施。
“增產是好事,但是工資上下差距不能太大,而且不能損害工人的利益。如果能處理好,我贊同。”
楊可馬上闡述了工資的計算方法,最后道:“我會設定一個平均工資,在這個數額基礎上上下浮動,不會偏離太遠,所以不會造成太大的差別。”
本來楊可是本著工資上不封頂的原則設計的,但是一聽眾人的意見,便沒有說出來,而是選擇了折中的說法。
最后徐樞記統一意見,眾人完全同意這次革新!
陳志和楊可這才長出一口氣,心中感嘆:還好,沒有白忙啊。
這時,廠辦主任敲門進來,道:“徐樞記,南方的大客戶已到襄平賓館,中午您請他們吃飯,下午陪同客戶參觀總廠,現在已經到下班時間了,您…”
“我這里有非常重要的會議,飯局我就不去了,讓李副廠長全程陪同吧。下午參觀的時候告訴我。”
眾人走后,徐樞記對陳志和楊可道:“走,我們去食堂,邊吃邊聊。”
王霞不僅大嗓門,管理工人也很認真,工人都有些怕她。
但王霞的性格很男人,非常講義氣,對工人的關懷也是無微不至,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她都主動幫忙。所以一聽說王霞調走,都舍不得。
幾個班長都來到辦公室,不讓王霞收拾東西,有的甚至流淚。
很多工人也在門外徘徊,等待結果。
“我又不是不來上班了,就是上一個樓層而已。這叫高升,應該高興才是,還哭鼻子,小孩子啊,別哭。”
王霞說著說著,自己鼻子也酸了吧唧的,眼淚在眼圈里打轉。
一名班長道:“王姐,你就別去了唄,我們集體向廠長請愿,他肯定能答應。”
這時,楊可從食堂回來,見工人都在門口圍著,問什么事,工人七嘴八舌:“小楊啊,你可回來了,快勸勸主任吧,別去縫制車間。”
楊可笑道:“這是好事兒啊。”
“小楊,你咋胳膊肘往外拐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