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

  長安興化坊,里面青樓林立,勾欄瓦肆已經初具規模,酒樓內都有歌姬團,每日做出表演,吸引到訪的賓客。

  隨著朝廷穩固,關中安定,長安城又逐漸繁華起來,因此,長安內的達官貴族,士子階層,溫飽之后,對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增多了。

  潘月樓內。

  歌舞裊裊,琴聲悠揚,不少賓客在這里吃酒,小聚怡情。

  一般情況,這種酒樓之地,魚龍混雜,正是京城小道消息散播最快的地方。

  “諸位可曾聽說,華陰縣水災嚴重,還有官吏貪墨枉法事情發生。”

  “當然聽說了,陛下已經派馬周去賑災了。”

  “我還聽說,黃河決口,河內郡鬧了更大的災禍!”

  “今年暴雨連連,恐怕黃河沿岸的郡縣,都要遭遇了,到時候,難民肯定要餓死不少,哎,百姓苦啊!”

  一些身穿綢緞的貴族階層,有儒生士子,有太學院貢生,也有一些官吏換了便衣在這里小聚,還有些富商子弟,各有議論,對朝廷的事發表一些看法。

  “如此災患,皆因人事不修,上蒼才會降下災禍,或許是我們的朝廷,殺戮太多,不夠仁義,上蒼才會這般怪罪,給了警惕。”有一位士子打扮的年輕人,青色的直綴長褂,頭戴璞頭,說出了這種逆耳言論。

  有人不解問:“何以見得?”

  “你們想啊,當今陛下,戎馬出身,據說十四歲就上陣殺敵了,雙手肯定沾滿鮮血,后來替大隋鎮壓不少農民起義,打過不少仗,對付突厥,對付高句麗,滅吐谷渾,四處征戰,殺戮能少嗎?”

  “去年從西北一直打到長安城,逼走李唐,還親自帶兵剿滅王世充、竇建德、李密兵馬,他身上的殺氣太重,即便做了君王,但是戾氣不減,如今還在對梁國用兵,貪心不足,徒增殺戮,因此上蒼看不過眼,便天降暴雨,黃河決堤,給他警示,再不止干戈,息戰事,最后也會像前朝煬帝那般,難得善終。”

  此人這番言論,可謂字字珠心,把羅昭云的一番功績,反而說出殺戮罪孽,來煽動民間情緒。

  酒樓內有些人聽到這個消息后,滿臉的震驚,想不到有人會抨擊時政,對陛下懷有批評意見,還把上蒼降下懲罰,說成君王無德,殺戮過重。

  有太學院的生員站出來,面紅耳赤喝道:“大膽,陛下定國安邦,平定禍亂,乃是真命天子,豈容你這小輩輕辱。”

  那青年冷笑道:“煙花之地,言論自由,天災連連,難道還不能我輩讀書人,說出實話嗎?”

  “你這是假借天災,抨擊時政,抹黑當朝陛下,委實大逆不道!”

  “就是,天災是天災,是,強行牽扯起來,你是何居心?”

  那年輕人見形勢不妙,冷哼一聲,不再爭論,而是加快離開,免得被人告發,前來捉捕他,反正他的言論說出來,已經被許多人聽到,起到了散播的效果,有心之人聽了,想要生事,引導輿論,也夠用了。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人盯住了青衫男子,悄然尾隨上去,要查他的腳根來路。

  一位士大夫打扮的中年男子,捋著胡須,站在二樓扶欄邊,將剛才青衫男子與太學生爭論的一幕看在眼里,似有所思,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雅間。

  雅間里面,同樣有幾個身穿綾羅綢緞的男子,看樣子非富即貴的氣質。

  這幾人分別是,裴律師、封言道、于筠、楊思訓、元常仆,而走入房間的是竇琮,這些人除了門閥身份外,好幾位都是跟隨李唐的人,回京之后,雖然免去了罪行,甚至還封了散官,但是,沒有實位補缺,大多閑置下來。

  “剛才的言論,你們幾位也都聽見了吧。”竇琮神色古怪地問。

  封言道是封德彝的兒子,對朝廷的事也有所了解,率先答道:“不錯,聽到了,有人開始對當今皇帝不滿了,也不知道是那股勢力散播這些言論,難道要動搖皇帝龍位不成?”

  竇琮搖頭道:“當今關內,想要動搖皇帝寶座,已無可能,因為他手握兵權,而且軍威甚高,京城駐軍都是皇帝嫡系的人做將領,外面征戰的大軍,也都是他信得過的大將,破格提拔,沒有人控制軍隊,想要動搖皇位絕非可能了。”

  裴律師有些狐疑道:“那有些人放出這些消息,是為了什么?”

  于筠有所分析,解釋道:“當然是添亂,有可能是蕭梁的間諜,在這里散播謠言,這樣激發民憤,能夠形成一種輿論壓勢,讓當朝陛下可以罷兵收手,免除滅國之厄。還有一種可能,朝廷有股勢力,不想看著他皇權鞏固,到時候,兔死狗烹。”

  楊思訓問道:“那我們當如何做?”

  竇琮神秘一笑,壓低聲音道:“自然是.......把消息散播的越快越好,你們想,如果當朝皇帝穩固了權力,騰出手來,對付的就是關隴門閥勢力,更不會重用我們這些北周勛貴后裔了,只有他的位置不牢固,流言飛起,到時候大臣進諫,宜靜不宜動,迫使他放緩提拔寒門,對付門閥大族的速度,我等的家族利益就能多保住一段時間。”

  請:m.022003

大熊貓文學    江山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