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

  唐軍從汧源、雍城撤退之后,大華軍隊順理成章地占據了汧河以東的三座城池,兵不血刃,沒有傷亡,使得兵威日壯,將士們士氣如虹,覺得唐軍如土崩瓦狗,不是大華對手。

  事實上,自唐軍與大華交鋒以來,就一直處于下風,這種心理養成,使得大華軍士愈加自信,而唐軍對大華就越來越膽怯。

  雍城是扶風郡的治所,管轄十個縣,有九萬多戶百姓,里面有一座岐陽宮,是當初隋文帝重新修繕改建,作為避暑之用。

  后來有了仁壽宮,才少來此宮殿了,但畢竟屬于皇帝御用之所,所以城郊宮殿,一直被細心打理,哪怕反王占據后,也沒有破壞,而是自己住進去享受。

  唐弼、薛舉都曾住過,如今,大華軍清理打掃,迎接大華的皇帝羅成,搬到此處歇息,作為行宮。

  文武官員隨行,抵達岐陽宮,里面富麗堂皇,比西北地區的王府建筑強許多,沾染了帝王的氣象,皇室的威嚴。

  羅昭云坐在一間宏偉殿宇內,文武官員分立兩側,朝廷班子越來越成型了。

  “郭副使,你來為諸位講一講,唐軍目前的分布。”

  “遵命!”郭孝恪身為樞密院副使之一,是他們幾人中最懂軍事的,許多軍事戰略的擬定,他都會參與,最后做批文。

  他指著場中木桌的山河圖,朗聲說道:“諸位大人請看,目前唐軍撤退,集中兵力在岐山一帶,駐守山城,扼守了我軍東進的一條路,不過,這并非必經之路,我軍可以繼續向東南行軍,攻打郿城,進入京兆郡。但如此一來,我們的側面等若暴露給這支唐軍,隨時有切斷我們后路,斷我糧道的危險,如梗在喉,不得不除!”

  褚遂良、于志寧、侯君集、來護兒等人,都同意郭孝恪的說法,岐山城不拿下,讓大華軍隊始終有后患之憂,不能全心進軍京兆郡,這也是唐軍考慮在內的計謀,撤軍保存實力,固守岐山城,與大華軍隊在此硬拼對峙。

  侯君集道:“陛下,還是讓我先鋒軍出戰,圍攻岐山城,解決此患,大軍再進入京兆郡吧!”

  來護兒、陳稜兩位大將軍也意動了,想要立功,不過,他們自持身份,覺得跟這樣年輕將領爭功,有些降低身份,所以,目不斜視,表示不動心的樣子,其實雙耳在注意聆聽。

  羅昭云猶豫道:“此城依山傍勢,易守難攻,若是強攻,傷亡必然慘重,當智取才是。”

  郭孝恪說道:“根據斥候回報,前幾日,唐軍將三城的糧草,以及周圍的糧倉,都不斷運往岐山城,估計夠五六萬守軍,半年之用了。我軍即便困住此城,圍而不攻,要困死它,也得半年時間,到時候天氣入冬,唐軍可以反攻,我軍只能后撤,給唐朝廷茍延殘喘的機會。”

  “既然圍困不行,那就只能硬拼了,勸降不成,偷襲也難!”來護兒在旁說道。

  這時候,羅昭云猶豫著,要不要動用炸藥包,突然偷襲,給岐山城一個措手不及。

  經過這幾年的研制,黑火藥基本成型,而且效果穩定,批量生產,暫時屬于大華高度的軍事機密,將領和士兵都不知情。

  上一回攻城動用了一次,是派來的特戰團人員,親自上陣,動用了炸藥,沒有讓普通士卒接手,因此消息不曾外泄。

  將士們只以為是一種類似火罐的裝置,根本沒想到什么黑火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在攻打岐山城之前,陳稜將軍,你率兵兩萬新軍,先繞到岐山后,拿下仁壽宮!”

  “末將遵命!”

  羅昭云繼續點將道:“侯將軍,你帶先鋒軍,兵臨城下,暫時做好圍城準備!”

  “遵命!”侯君集抱拳點頭。

  “來護兒將軍,朕派你帶兵四萬,進逼郿城,把唐軍堵在扶風與京兆郡的邊界,讓長安的唐軍,無法前來解圍,到時候,朕要俘虜山城內的唐軍,讓他們插翅難飛。”

  眾將一愣,沒料到陛下忽然間,如此胸有成竹,竟然要全俘岐山城的唐軍。

  褚遂良忍不住問:“陛下,可有妙計,能夠輕易破城,拿下此岐山城?”

  “哈哈,暫時說不得,已有了想法,但具體實施,卻要保密,說出來就不靈光了。”羅昭云賣了一個關中,決定要拍斥候和情報人員,在初期攻城時,要探測山城的城門厚度、結構等,然后再推算用多少黑火藥,如何炸開城門。

  只要城門告破,那山城就如決堤大壩,毀于一旦了。

  分兵之后,陳祾和來護兒帶走六萬人馬,還剩下十萬雄兵。

  侯君集領兵五萬,其中三萬先鋒精銳,兩萬新軍和降兵,浩浩蕩蕩,趕往岐山城。

  按照慣例,先以新軍和降兵攻城試探,同時錘煉新軍意志和膽色,也把降兵整合磨礪。

  羅昭云身披戰甲,御駕親征,率五萬中軍,前往岐山城外五里督戰。

  多日沒有步入沙場廝殺,羅昭云覺得自己帶兵打仗會有所退步,這不利于他征討天下,必須保持一種馬背上定國安邦的狀態,才能適應接下來的諸侯爭霸。

大熊貓文學    江山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