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9年(咸康五年),晉國征西將軍庾亮,有收復中原故土的想法,于是將豫州刺史之職授予輔國將軍毛寶,讓他與西陽太守樊峻領一萬精兵,共守邾城。
又任命陶稱為南中郎將、江夏相,率部曲五千人進入沔中。
庾亮之弟庾翼任南蠻校尉、南郡太守,鎮守江陵。
任命武昌太守陳囂為輔國將軍、梁州刺史,進入子午道。
又派偏師伐蜀,進入江陽,擒獲成漢的荊州刺史李閎、巴郡太守黃植,將他們押送京師。庾亮則率十萬大軍,據石城,為諸路大軍的后援,故而向朝廷上疏請求北伐。
這個庾亮是何許人也?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乃是晉國的外戚、名士。
史載其姿容俊美,善談玄理,又遵守禮法,為人嚴肅莊重。
晉元帝司馬睿為鎮東大將軍時,被召任西曹掾,頗受器重。其妹庾文君為世子(司馬紹)妃。庾亮先后任丞相參軍、中書郎等職,封都亭侯。他在東宮侍講,與司馬紹結為布衣之交。
歷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中書監等職,王敦之亂平定后,辭封永昌縣開國公。
明帝駕崩后,庾太后臨朝,庾亮與王導等輔政,但政事實際都由庾亮決斷。他執政后一反王導的寬和,依法斷事,因而大失人心;因與南頓王司馬宗等人的矛盾激化,庾亮最終將其黨羽或殺或廢。
后來庾亮不聽群臣勸諫,執意征蘇峻入京,最終造成了蘇峻之亂。蘇峻攻入京師后,庾亮逃奔溫嶠,與他共推陶侃為盟主,平定了動亂。
蘇峻之亂平定后,庾亮外出任平西將軍、豫州刺史。陶侃逝世后,代其為征西將軍,兼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
晉國都城,建康,皇宮臺城。
皇帝司馬衍看到庾亮的奏疏之后,當即召開大朝會,商議此事。
“諸位愛卿,征西將軍庾亮欲北伐羯人,不知道你們意下如何?”此時的司馬衍還很年輕,剛剛十九歲,還沒加冠親政,故而朝政都是王導等一些權臣把持的。
這樣的大事,司馬衍壓根兒就不能自己裁決!
現如今晉國的朝堂上有兩位權臣分庭抗禮,一個是王導,一個是郗鑒。
此時是王導輔政,皇帝司馬衍年幼,局勢艱難,只維持著大體的局面,顧不上細節,王導所委派的趙胤、賈寧等諸將,都不守法,眾人為此感覺擔憂不滿。陶侃曾打算起兵廢除王導,但郗鑒不同意,這才作罷。
到后來,庾亮又想廢黜王導,于是寫信給郗鑒,陳述王導的過錯,并征求郗鑒的意見,郗鑒仍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罷。
歷史上的東晉之所以屢屢北伐,而最終都功敗垂成,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權臣互相傾扎,各大豪門世家互相爭權奪利的緣故。
聞言,王導還沒有站出來說話,太尉郗鑒便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萬萬不可再次北伐!”
“何以也?”
“陛下,北伐的事情并沒有準備充分。此時不宜北伐!庾亮大人認為羯胡偽帝石勒已死,石虎不成氣候,這是謬論!石勒已經死了三年之久,而石虎現在又是號稱大趙天王,國內諸軍皆服,可以上下一心。”
郗鑒沉聲道:“陛下,現在北伐中原,不亞于在石勒在世的時候北伐。之前祖士雅(祖逖)也曾經北伐中原,雖然一度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疆域,但是最后都功敗垂成了!現在陛下認為朝廷的國力猶勝于祖逖北伐之時的國力嗎?”
關于祖逖北伐的時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當時司馬睿在江東立足未穩,無力北伐,但祖逖愛國之心也應該受到鼓勵,于是他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撥給他可以供一千人食用的糧食,三千匹布,沒有撥付鎧甲兵器,讓祖逖自行招募解決。于是祖逖率領部屬一百余戶(大都是強悍杰出勇士),北渡長江。
祖逖也是一個厲害人物,牛氣沖天。
渡江之后,祖逖率眾屯駐淮陽。在這里,他一面發動大家趕造兵器,一面招募士卒,擴大隊伍。經過一番努力,祖逖在原來部曲鄉勇的基礎上又招募2000余人,組織起了一支新軍。
隨后祖逖又率軍平定了豫州,進擊兗州,為石虎所阻。祖逖通過“設伏兵、擺奇陣”等戰法,大敗石虎。石虎撤回襄國,留部將桃豹守蓬陂。
祖逖又敗桃豹。
隨后,石勒設在黃河以南的據點大都投降祖逖,留在北方的晉將李矩、郭默、趙固等人也都表示愿意聽從祖逖指揮,黃河以南失地絕大部分為祖逖收復。
正當祖逖準備渡河北進,完成統一大業之時,司馬派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黃河南北六州軍事,以牽制祖逖北伐。
祖逖大失所望,憂憤成疾,于公元321年含恨去世。
祖逖北伐,功敗垂成無疑是最讓人遺憾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聞雞起舞的故事說的便是祖逖。
太常蔡謨亦是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太尉大人說得有道理。此時不是北伐最恰當的時候,石虎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庾亮不是祖逖,他不一定能夠戰勝如今更為強大的羯人!”
“丞相大人,你怎么看?”司馬衍又詢問王導,顯然是有些大失所望的。
王導垂手道:“陛下,我倒是贊成庾亮北伐!現在的羯趙國固然強大,但是我們晉國也很強大了。諸軍經過數十年的厲兵秣馬,早已不是元皇帝(司馬睿)時候那般孱弱的了!”
“現在的中原,人心思定。北方的漢人正等著我們北伐而驅逐胡虜,克復中原!若是朝廷遲遲沒有出師北伐,只怕會讓中原的漢人心寒,屆時過了數十年,只怕國將不國,北方便是胡人的天下!”
“現在不北伐,更待何時?”
太尉郗鑒反駁地道:“丞相大人,恕我不能認同你的意見!北地的漢人苦于胡虜的統治久矣,但是人心還是向著我們晉國朝廷的。現在諸事皆沒有準備充分,倉促北伐的話,只怕會消耗這些年來朝廷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國力!這個責任你擔負得起嗎?”
王導聞言,據理力爭地道:“太尉大人,你這是在強詞奪理!自永嘉之亂后整個中原便淪陷于胡人之手,而我晉室南渡,漢人是歸心于我們晉室沒錯,但是長久的不作為豈能久矣?”
“現如今,我聽說各地的胡虜都在中原殘害我們漢人!尤其是在羯趙國,我聽聞漢人已經被殺的十室九空,不臣服即死!”
“羯趙偽王石虎更是過分!其奪漢女五萬入后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于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而且羯人還明文規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北地的漢兒實在是太苦太苦了!”
“陛下!”王導痛心疾首地道,“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現如今我晉室乃是天下歸心,但是何以不得天下?正是因為忙于黨爭,不能一致對外的緣故!”
“自我們晉室南渡以來都發生了多少次叛亂?華軼之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郭默之亂等不下數十次大大小小的叛亂!這些叛亂無不都在消耗我們晉國的國力!”
“孟子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現在我們晉室偏居一隅,王業何以不偏安?王業豈能偏安乎?順勢北伐,乃是順天意,得民心之舉!陛下,臣力主北伐!”
沒想到一向溫和的王導都能說出這些話,可想而知,他對于晉室腐敗的政治是多么的深惡痛絕!
郗鑒沉默了一下,說道:“陛下,此時真的不是進軍中原的大好時機!北伐之事,茲事體大,不可操之過急。當年的祖逖北伐,的確是勢如破竹,一度收復過黃河以南的中原故土,但是僅此而已!”
“祖逖北伐,過于急功近利,孤軍深入,而背后又沒有雄厚的國力作為支撐,故而祖逖當年的北伐失敗了。現如今的羯趙國乃是今非昔比,變得更加的強大了,但是我們晉國朝廷似乎還在固步自封,除了人心剛剛安定之外,各方面幾乎都是無法與羯趙國相提并論的!”
“雖然中原的漢人心向我們晉室,大軍一旦北伐的話,各地的漢兒都會紛紛響應,但是真的能收復中原故土嗎?這是一場賭上國運的戰爭,請問陛下,請問丞相,請問朝堂上的泱泱諸公!我們朝廷賭得起嗎?!”
“這…”群臣都面面相覷,不敢站出來反駁。
王導對此,亦是沉默不語。
“諸卿意見如何?”
太常蔡謨垂手道:“陛下,臣贊成太尉大人的諫言!”
“臣附議!”
“臣附議!”
群臣紛紛站出來表示贊同。
司馬衍嘆了口氣道:“善。既然大家都不贊成北伐,那么朕便回絕了庾亮的奏疏。”
“陛下圣明!”